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婕 《电子测试》2020,(3):135-136
目前,新能源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太阳能和风能,而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一种蓄电储能装置,而在钒电池系统中,控制管理系统技术占据非常重大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针对钒电池系统用控制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化学储能电池,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储能系统及其他储能系统和供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钒电池的组成、分类和关键材料进行了简明叙述,分析了国内外钒电池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储能技术对风电规模化发展举足轻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林 《变频器世界》2010,(6):65-67,86
大规模储能与大容量风力发电系统的结合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趋势。借助储能装置来抑制风电系统固有的波动,使风电这种间歇性、波动性很强的可再生能源变得"可控、可调",使电网对这种最接近规模化发展的能源调度变为可能。文中囊括了液流电池储能、钠硫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储能等几种近期内最有可能规模化发展的储能方式,同时,对超级电容器、超导、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池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电池储能变流器调制方法的选择对输出电能的谐波质量、直流电压利用率和开关损耗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对比了多种电池储能变流器调制方法,阐述各自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然后针对某一实际算例,搭建了电池储能变流器模型,提出相应的调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风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选择的调制方法能够进行有功功率滞环控制,可以将母线电压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有效减少谐波,使变流器输出达到并网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生热模型仿真与实验的研究,对局部强化射流冷却散热系统开展了储能系统电池模块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流热数值仿真,实现了电池模块储能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热行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强化射流冷却散热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温度,但是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模块温度升高,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增大,不利于单体之间的协调性和电池模块性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池储能是一种实现绿低碳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电池储能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拐点。自储能产业的发展被提上日程以来,储能电池市场呈现了指数型增长的态势,甚至电池储能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电池储能系统装机量的增加,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比亚迪等电池企业也在储能应用板块持续加码,迎接万亿市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前馈的储能电池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电池充电与放电两种状态下控制系统PWM调制特点,设定两种不同的占空比前馈增量算法,以提升双向DC-DC变换器Buck模式与Boost模式的响应速度及稳定性。详细阐述了该控制方法的系统结构与前馈增量算法流程设计,并搭建了应用该方法的储能电池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讲述了一种基于储能架构的微型电网系统及储能方法设计,利用双闭环系统的控制,保证了控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文章所设计的微网体系,通过在传统微型电网体系中引入储能方法的概念,并通过双向逆变电路逆变将可再生能源设备和储能电池通过直流母线和该双向逆变电路并入公共电网,向该公共电网输送无功功率。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网应对负荷增长的方式,为相应的微网组网系统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基于两种直流功率变换器的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并联控制系统,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具有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算法的储能系统优化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够在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提高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而且有效改善传统算法控制中极易产生系统振荡的弊端,优化蓄了电池的工作过程从而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0.
钒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钒电池和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相此,它在设计上有许多独特之处,性能上也适用于多种工业场合,比如可以替代油机、备用电源等。文中余绍了钒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并指出我国钒矿储量据世界第一位和钒电池储能系统放术的进步,必将展现我国在钒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和应用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