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水面漂浮物直接影响工程泄洪、发电、航运、水质、景观等,现有工程治漂方式不适应大规模治理要求,治理漂浮物是当前工程环保难题。为改善工程被动低效治漂方式,提出水力一体化治漂方案,在河道水力与结构自身提供的水力共同作用下,将漂浮物引导至指定部位拦、导、清(排)漂达到整体治漂效果,降低作业强度和清漂成本,形成长效治漂机制。2014年汛期长江科学院在三峡坝前通过浮桥导流式浮排开展水力一体化治漂生产试验,取得了在运行过程中拦漂、导漂的预期效果,为定位、集中、可控清漂提供有利条件。设施经船舶撞击、风浪、水位变化、水面反恐演练等检验,适应各种极端状况,结构定位安全可靠,可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2.
蔡莹  杨伟  黄国兵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1):168-173
为改善水利工程现有治漂措施存在功能相互独立、操作被动、效率低等不足,保障工程效益和水面安全,依据漂浮物特性、河势及工程布置特点,利用水力一体治漂浮排、浮槽、浮闸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水力一体拦、导、清(排)漂治理技术进行研究,多方案组合试验均取得因势利导一体化综合治漂效果。其中,主要技术"水力一体治漂浮排"经工程现场实际运用检验可实现主动、大量治漂,可拦截各类大型危险漂浮物,减少中间操作环节。研究结果表明,水力一体化治漂方式能够适应漂浮物特点,改善治漂方式,可以为工程长效稳定治漂提供技术支撑,其实用装备可应用于各类相关工程,为水利枢纽构建水面安防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引水枢纽首部的漂浮物影响水工建筑物和水质,漂浮物高效治理问题亟待解决。以拦、导、排为基本思路,对水库治漂浮槽进行了改造,设计出旋转式浮筒拦排。对旋转式浮筒拦排在不同来水流量、不同安装角度和不同漂浮物的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来水流量越大导排漂效果越好;合理的安装角度对驱动浮筒的转动起到一定作用;一定质量和运动速度的漂浮物对导漂效果起着积极作用。针对改扩建工程和新建工程分别提出导排漂设计方案。本研究可为引水枢纽漂浮物的治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其他类型建筑物的导排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道漂浮物对工程影响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漂浮物问题,大量漂浮物聚集,对水质、水面景观、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都造成影响,加强河道漂浮物治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直接效益、改善水面环境。为减轻漂浮物爆发对工程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治漂措施包括拦漂、排漂、清漂等,这些措施没有充分发挥河流水力的优势,治漂能力不足、治漂效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是解决漂浮物问题的科学方法,三峡等工程过去曾开展了一些坝前治漂研究工作。河流漂浮物运移、聚集、滞留与河势及工程布置有关,深入研究河道漂浮物特征,可获得因势利导治漂效果,改善目前被动治漂现状。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三峡梯级枢纽坝址为上游漂浮物集聚地,漂浮物不仅影响发电水头,而且对环境、水质、航运等均存在不利影响.从近坝区河势、来漂现状、运移规律、排导拦清漂设施应用情况、治漂效果现状等方面对葛洲坝枢纽漂浮物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以排为主、导排清结合"治漂思路下的对策,探讨了"以清为主"的大系统综合治漂思路和对策,论述了深入研究葛洲坝、三峡梯级枢纽漂浮物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桑河二级水电站是位于柬埔寨的一等大型工程,流域的植被茂密,汛期大量的树木、杂草、灌木等漂浮物顺流而下,因此决定在发电进水口前设置拦污漂作为第1道拦污设施。为了节约成本,拦污漂浮箱须利用施工临时浮桥改造。主要介绍该电站拦污漂如何结合工程特点设计和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飞来峡水利枢纽电站进水口拦污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淳 《人民珠江》2003,(5):59-60,78
为了减少飞来峡水利枢纽电站的电能损失,在设计中,对漂浮物采用了拦、导、排、清综合治理措施。在电站进水口拦污栅前沿水域设置一道浮式拦污排,将进入电站进水口水域的表层漂浮物大部分先行拦截,导向溢流坝排漂孔排走。  相似文献   

8.
部分水库近坝区漂浮物堆积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为了方便漂浮物的清理,就有必要将其聚集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以非洲布桑加水电站为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库面流场和不同拦漂排布设位置下的漂浮物移动聚集规律进行了研究探索。研究发现:水库表孔泄流量维持在160~220 m~3/s、电站为满发引水工况、拦漂排在电站引水口上游呈锐角形式布置时,可利用库面稳定的流场将漂浮物高效聚集在电站引水口上游岸与拦漂排形成的三角区域中。相关经验可供类似水库运行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9.
郑江  刘勇  倪迎峰 《人民长江》2017,48(2):71-73
锦屏一级水电站水库死水位至正常蓄水位间水位变幅达80 m,且工程区两岸地形陡峭,地质灾害多发,气象条件复杂,旱季风大,传统形式的拦漂设施无法满足电站运行要求。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开展了斜坡固定导槽水力自升降拦漂技术研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设备安装要点。实际运行效果表明,通过采用斜坡式水力自升降连接装置、防风力翻转破坏沉没的拦污浮箱等新技术,有效保障了拦漂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漂浮物进入电站进水口前沿,并在适当时候将漂浮物导向排走,在大朝山水电站设置导漂排装置,两端支承装置都能随水位的升降而移动,文章介绍该导漂排的布置及设计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调度控制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家寨引黄工程调度控制和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分为6个单元:①万家寨水库—申同嘴水库;②申同嘴水库—分水闸;②南干一级、二级泵站—头马营隧洞出口;④汾河河道和汾河水库;⑤北干运行单元;⑥供电系统。包括系统的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经济运行,设备的安全运行,系统的集中、统一控制及调度5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周庄套闸工程实际状况,在现状调查、现场安全检测以及工程复核计算的基础上,对该工程运行管理、建筑物强度和耐久性、闸门与启闭机安全状态、建筑物的渗透稳定和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建筑物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结构、闸门与启闭机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主要设计指标满足要求,对照《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得出该工程类别为一类闸,由此为单位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湾水电站不同建筑物功能,设计选择不同闸门及启闭型式和布置方案。取水口事故门选用平面定轮钢闸门、溢洪道工作门选用露顶式弧形闸门、放空底孔进口事故门选用潜孔式平面定轮钢闸门,出口工作门选用潜孔式弧形钢闸门,配套选用卷扬或液压启闭方式。安全复核结果表明,金属结构设备选型和结构布置能够满足电站蓄水和安全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工钢闸门除锈喷涂是闸门制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在介绍水工钢闸门腐蚀原理及水工钢闸门常用防腐措施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喷涂的方法、施工工艺、具体要求和检查标准,并以簸箕李西引黄涵闸除险加固工程为例,对电弧焊喷涂外加涂料封闭防腐处理技术防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行6年后簸箕李西引黄涵闸平板钢闸门各构件防腐涂层厚度合格率为100%,远超现行规范要求的85%,防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汉江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汉江中下游湖北省钟祥市境内,是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泄洪量大、水电水头较低,工程区存在深厚覆盖层、软岩等地质问题。枢纽建筑物类型较多,主要由22孔开敞式平底泄水闸、河床式灯泡贯流机组厂房、船闸、横隔板鱼道、垂直心墙土石坝组成,经过多种方案的比选与论证研究,确定枢纽呈"一"字型布置,自左至右依次布置左岸土石坝、泄水闸、电站厂房、连接坝段、鱼道、船闸及右岸连接重力坝。  相似文献   

16.
大型浮体闸水工模型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浮体闸水动力量测要素的相似要求,详细分析水工模型试验所遵循的相似准则和设计试验方法,提出了双模型试验方法。基于工程安全和减小误差的原则,得出如下结论:浮体闸水力模型应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以保证模型水流处于紊流阻力平方区,并且使模型浮体闸各部分质量分布与原型相似,结构振动模型在线应变比尺接近1的情况下可以独立地选取长度、弹性模量和密度比尺。简单介绍了模型浮体闸控制量测试验装置设计及测力传感器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水工模型试验介绍了长江上游漂污物特性、三峡工程施工期坝前水流条件、漂污物漂移规律及分布规律,总结了葛洲坝工程运用二十余年来治理漂污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三峡工程施工期利用坝内排漂孔、坝前捞漂船打捞、坝前河段设置挑、拦漂排等漂污物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首次将大型浮体门应用于挡潮闸中,并将螺旋桨作为挡潮闸启闭闸门的动力系统。为了论证采用螺旋桨驱动大型浮体闸门启闭运行方案的可行性,采用理论计算和模型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浮体门的结构设计、螺旋桨动力系统的配置、浮体门操作运行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