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9)
《鲁滨逊漂流记》中蕴含了大量的现实主义元素,笛福用回忆里的模式成功的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并将英国殖民主义、宗教迫害成功的应用在了《鲁滨逊漂流记》中,将现实主义元素与荒岛文学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为读者表达出坚韧不拔、不断进取以及勇敢开拓的精神,本文主要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现实主义元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0)
<正>《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探险小说之一。大家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因为它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主题意义深刻。此外,由于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因此自1719年出版以来,这本小说就广为流传。人们有时候把《鲁滨逊漂流记》当做是英国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它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生于1660年,1731年逝世。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人物,在英国文学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笛福非常有才,培养了诸多兴趣爱好,涉猎了包括政治、写作、新闻等等在内的领域。年轻的时候,笛福服过兵役,游历了西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以下简称《鲁宾逊》)作为英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而闻名于世。作家笔下的鲁滨逊缔造了一个生存的奇迹留给后人一个远行梦,更揭示了一个人自我心灵与外界世界和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现实主义是解释国家间关系的传统理论之一,作为现实主义理论之父的修昔底德,在其历史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最早讨论了战争与冲突的根源和性质,阐述了古代城邦间政治斗争中权力与正义的表现形式。简要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蕴含的安全困境、国家权势运用与利益追逐等现实主义理论,将会对国际权势竞争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本身,在东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中国之后,现实主义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潮。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更是在其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著名军旅作家柳建伟甚至肯定地说,阿来会以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4)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本文主要从《喜福会》中几位主人公在民国时期的经历出发,探询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分析造成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最后重点讲述她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所作的努力,反映了在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束缚下的女性的觉醒与抗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对其的颁奖词中写到:"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在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谵妄现实主义做出比较后,笔者认为应将"hallucinatory realism"理解为"谵妄现实主义",并以《蛙》为例试图得到论证,着重分析带有莫言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6)
南非小说家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人性的探讨和追问是库切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库切在其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并非一般意义上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讨论,而是对新南非制度下种种扭曲和变异的人性的探求、声讨和追问,实质上是对南非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痛斥和批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8)
《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由英国马丁·洛森著,被称为"华德福父母指南"。该书是对华德福家庭教育思想的全面介绍,旨在指导并帮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任何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家长都应首先明确对自己孩子的角色定位,即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怎样对待儿童"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甚至是一切儿童教育活动进行的前提。所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是把握华德福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在中国提倡华德福教育的重要理由。本文试图通过对《解放孩子的潜能》及相关华德福教育著作的阅读与理解,阐述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35-37
《耶稣的童年》是库切为塑造难民共通体所做的一次文学尝试。但小说中的难民共通体不可简单地定性为“乌托邦”或“反乌托邦”,这不仅是由于两者在小说中既对立又共存的状态消解了单一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阐释机制,更是因为这一难民共通体在寄托库切的伦理愿景、彰显小说的现实观照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浸润着布朗肖式的不可通达性。尽管小说中的难民共通体未必能径行直遂地实现,但通过对澳大利亚难民收置政策和生命政治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借文学这一言语事件开启通达他者的新的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6):14-16
在当代文学史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厚重大气的作品,颇具史诗气质。作品的史诗风格较为明显地体现在三个方面:浓郁的神话色彩,对半个多世纪沧桑历史的全景展现以及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深邃思考。《白鹿原》的巨大成功,使得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当代重新焕发了活力,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学诗史交融传统的恒久艺术魅力,也再次印证了责任感、担当意识之于文艺工作者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8)
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劳伦斯是最富有创见的作家之一,《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在叙事结构上还是在意象的使用上,这部作品都将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与现代心理小说的特点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5)
张爱玲的两部小说《金锁记》和《怨女》,是运用同一素材创作出来的但又迥乎不同的两个故事。《怨女》的主人公银娣相比《金锁记》中的"疯狂"的曹七巧呈现出"常态化"特征,这种改写反映了张爱玲对创作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张爱玲一贯的苍凉文风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已于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规范原有三个版本:《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本次修编形成了第四个版本。由于(2003)版只是局部修订(改了7条),可以说,本次修编是针对1999版的全面改写。改写过程中,编制组对规范十来年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发现《住宅设计规范》1999年版开始实施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5)
屠格涅夫向来以其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为人称道,但很少有人关注其散文诗中愈发成熟的现实主义色彩。本文以《白菜汤》为例,从客观外部条件催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作手法上遵循的现实主义原则来阐述其现实主义特征,希望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
在俄国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慢慢地开始崭露头角,而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当中,普希金首当其冲,《驿站长》的问世也是文坛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现,而在这部作品当,作者运用典型性的写作手法,从不一样的角度,来提示现实主义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6):60-6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6):60-6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9)
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一直在通过她的作品反映社会的现实,《一位美丽少女》同样是这样一部作品。本文拟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研究作品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手法,同时对爱的缺失,欲望与诱惑,青春和死亡这三个主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前卫开拓者。小说《到灯塔去》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的转型代表作,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伍尔夫通过对莉丽和拉姆齐夫妇关系的描写,分析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现象,透露了生活在维多利亚男权社会中女性生活的种种不平等现象。通过对女性问题的关心,伍尔夫在作品中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突破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