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16年8月笔者策划主编,由国内多位安全减灾学者共同编著的《城市安全减灾管理读本》出版(中国城市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它是应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发展要视安全为第一,要在建设与管理两个环节上着力解决灾害与事故频发背景下推出的,它虽并非从纯技术层面的城市安全设计指南,但它对提升城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未来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 《重庆建筑》2007,(2):45-49
本文从国内外大城市频发的事故灾害现状入手,扼要地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综合减灾战略研究的框架思路,希望对国家“十一五”城市安全计划的研究制定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减灾协会组织国内著名城市灾害专家完成的《中国城市灾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于 2 0 0 0年 4月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城市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共计 15章 ,分别设纲要、灾害与减灾、对策三大篇。立足于 2 0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灾害事故 ,并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较为详尽地对城市灾害中的典型灾种的作用机制及危害予以史实般的描述及科学归纳。该书将减灾重点集中在过去长期并不关注的人为灾害领域 ,从案例、理论、方法、对策予以系统分析 ,这一点恰恰是国内外减灾界尚未深入研究的专题。该书还将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上升到城…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城市减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城市开发》2001,(2):23-26
■中国城市灾害现状及典型灾害分类 联合国1993年东京"大城市管理会议"总报告中将21世纪称为"新的城市世纪",在所强调的诸多因素中特别强调城市安全防减灾体系建设,联合国1994年横滨"世界减灾大会"已将面向安全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集中在大城市上,联合国1996年"国际减灾十年"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解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用水问题".可见,全球已极大地组织了城市的减灾活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庆洲 《规划师》2002,18(1):12-13,16
分析中国城市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灾害,提出了21世纪中国城市安全战略的设想,指出要加强对灾害科学的研究与投入,做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减灾的希望──从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谈起金磊一、联合国提出“城市化与灾害”的主题词1996年1月,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1996年减灾日主题为:“城市化与灾害”(DisastersandUrbanization)。1996年...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城市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承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等级值;其次基于概率论原理,利用实用概率方法进行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快速的给出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综合减灾管理问题研究金磊加强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城市减灾建设关注的焦点。在1996年9月、10月先后召开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上,它更成为与会专家一致研讨的热点问题。在城市减灾建设中,灾害管理的重要性正如国家主席江泽民早在1986...  相似文献   

9.
19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而造成的城市灾害成为了危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市世纪”的到来,各种城市灾害及公共安全事故也不断频发。中国尤其是继2003年SARS之后,规划界开始重视城市规划与城市减灾及其防治的关系,并寻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找出应对方法。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的关系溯源,分析了人类建设活动与当代城市灾害之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了通过减少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来对城市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而造成的城市灾害成为了危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市世纪"的到来,各种城市灾害及公共安全事故也不断频发.中国尤其是继2003年SARS之后,规划界开始重视城市规划与城市减灾及其防治的关系,并寻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找出应对方法.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的关系溯源,分析了人类建设活动与当代城市灾害之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了通过减少人类的不合理建设活动来对城市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阶段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等技术仍有欠缺,信息化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薄弱,并缺少综合化、集成化与系统化的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建设。为促进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防灾转变,提高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在系统研究城市建设多灾害防御技术基础上,构建"单体建筑防灾设计—区域防灾分析—统一管控平台"三个层次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理论体系,完善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了从单体建筑到城市不同维度的灾害分析与处置决策支持,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系统越来越复杂,城市灾害频发且具有不确定性,被不同灾害"牵着鼻子走"的城市防灾、减灾研究工作也逐渐陷入"被动"局面。如何转变思路,研究城市空间"主动"抵御灾害的能力是未来城市安全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韧性概念及其对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提出了城市空间适灾概念,并论述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哲学基础、动力机制,以及其研究概念框架和基本研究内容,以期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保障公共安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为了有效防灾减灾,必须研究灾害与城市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城市灾害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灾害的致灾因素和产生先后的不同特点,合理采取相应的“避灾、防灾、减灾“措施和“测、报、防、抗、救、援“手段,尽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灾是阻碍城市发展和破坏城市建设的最主要灾害之一,当前中国城市水灾在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上有加剧的趋势.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应在城市防洪减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城市水灾的总体情况,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构建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三大策略--"调、补、排",即调整布局、生态补水和加强排水,从而形成完整高效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水灾是阻碍城市发展和破坏城市建设的最主要灾害之一,当前中国城市水灾在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上有加剧的趋势。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应在城市防洪减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城市水灾的总体情况,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构建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三大策略——“调、补、排”,即调整布局、生态补水和加强排水,从而形成完整高效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一幕幕黑色的灾难记忆,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城市的安全问题。我国"防灾减灾日"也曾提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的主题,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城市的防灾减灾?苏经宇: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区。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后损失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的广泛性。从灾害风险角度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面临的灾害  相似文献   

17.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师》2017,(8)
随着大量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聚,城市成为各种灾害和风险的多发地,城市脆弱性不断加重,城市安全和城市韧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基于韧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借鉴国际经验,从规划观念、技术思路和系统方法三个方面分析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防灾减灾规划与传统的防灾减灾规划的差异,并以深圳为例,探讨基于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从防灾、减灾和救灾三个方面提出城市安全运行框架与应对策略,增强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6)
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各种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极大的破坏力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到科学的应对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和采用科学的灾害管理方式,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从拒绝接受国际援助到有条件接受援助,再到参与国际援助,中国已成为负责任的大国;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灾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应急管理战略与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救灾防灾减灾。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推动防灾减灾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王健伟  陈斌  张文俊 《市政技术》2012,30(4):73-76,94
防灾减灾是桥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基于相关文献、法律、法规、预案及技术规范,参考实际灾害管理经验,建立了1套城市桥梁防灾减灾安全机制,从灾前、灾期、灾后3个阶段采取措施来保证桥梁的安全,将灾害损失减至最低,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该机制的建立为桥梁管理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政策奠定了基础,也可为其他大型公共设施防灾减灾安全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月10月23日在中国市长协会举办的“35期、36期全国市长研究班”上,笔做了题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的报告——《关于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的战略研究》一书。在这部概念全新,内容丰富,紧密结合当今城市应急管理形势的专中,贯穿了“安全奥运”观及综合减灾这条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