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Planning》2019,(16)
英语流行语在传媒领域得到应用,是近年来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产物。合理运用英语流行语词汇,有利于加强网络文化英语沟通的效果。本文将以英语流行语及其在传媒领域的应用为基础,对英语流行语的传媒传播应用途径,应用现状及运用方式等做逐一分析,为英语流行语在传媒领域的科学运用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256-257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论和模因的复制传播类型,并以2018年网络流行语为例阐释了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着重分析了基因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其中基因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包括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异形传递,而表现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则包括同构异义传播、同形联想传播和同音异义传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作为新的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网络热词及流行语广泛为大学生群体接受及运用。通过查询对比近五到七年来活跃在人们视线中的网络热词及流行语,特别是以英语或英汉混杂为主要形式的热词和其流行与运用程度,以此作为研究依据,简要分析和探究网络热词及流行语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了部分网络热词和流行语;注重对网络热词实意的理解,可读性和中国大学生的接受度,促进中国大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英语,学习英语,丰富今后的生活,并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优势。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紧跟时代潮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6):96-99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日益丰富,不但成为网上使用的交流常用语,而且也逐渐来到网下,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社会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更是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诸多关注,成为语言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从最近流行的"hold住"一词出发,着重探讨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并通过实例分析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和现实意义。在积极肯定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形式的新发展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事业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流行速度及产生的影响以达到惊人的地步。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现象日益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方式,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特性中的符号性、简洁性、形象性、幽默性等方面对网络流行语的特性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4)
网络流行语已经被大学生群体普遍接纳和使用,并对其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问卷和走访调研,大学生群体对所使用的网络流行语的意义有较全面地了解,使用调侃、积极和中性类的流行语的频率较高,能自觉抵制粗俗流行语。大学生视网络流行语为非主流语言文化,无法取代正统语言的地位。同时,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较清醒的认识,但忽视对流行语负面作用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随着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网络流行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表达形式更加简洁,内涵更加深刻的特征。在网络环境的自净作用和官方话语的引导下,网络流行语所代表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关切日益加深,以更加理性的姿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也进一步融合,共同推动网络流行语以及网络文化成为促进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8)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出的"流行语",让师幼互动充满了尊重、平等、温馨关怀的氛围,也让集体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和谐。但是这些"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弊端。文章在还原、剖析幼儿园活动"流行语"运用不当的现象的基础上,探寻把握"流行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278-27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大猪蹄子"的来源、语言变体、盛行的原因等三个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
网络流行语是时下年轻人热爱的语言种类之一,是年轻人这个群体表达感情、调侃时事的常用语言,在日常生活照,尤其是网络交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度。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留学生开设的汉语教学,若在教学中植入流行语的教学,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经典文本的同时了解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而且可以掌握当代的中国语言文化潮流,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汉语这个交流群体。为了教学地高效性,须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创造性解读,并且应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征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流行语的教学应从其产生特点及构成规律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