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文荣 《中国橡胶》2007,23(16):15-19
世界合成橡胶(SR)工业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形成了丁苯橡胶(SBR,包括ESBR和SSBR)、聚丁二烯橡胶(BR)、聚异戊二烯橡胶(IR)、乙丙橡胶(EP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和丁腈橡胶(NBR)等七大基本胶种的产品体系,也大量生产丁苯胶乳和丁苯热塑性橡胶(SBS),还生产量少但价值极高的如氟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及丙烯酸橡胶等特种橡胶。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动汽车修补漆起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修补漆体系,汽车出厂时带一罐修补用漆。80年代中期,我国轿车保有量还不足100万辆时,发达国家汽车修补漆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最早进入我国的国外品牌有ICI(Autocolor)、AKZO(新劲)、Herberts(施必快)、BASF(鹦鹉)、DuPont(先达利)。  相似文献   

3.
钢铁冶金用炭素材料(一)(续5)李圣华(吉林炭素总厂吉林132002)为了加强炉底冷却,高炉炉底可砌高导热的石墨块(制造工艺同石墨电极)。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出现了一些新品种高炉炭块,如经过浸渍的高密度炭块使,用电煅无烟煤为原料的半石墨质...  相似文献   

4.
黄原胶的特性、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原胶的特性、生产及应用赵景联(西安交通大学化工系,710049)黄原胶(xanthan)又称汉生胶,是野油菜黄单孢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分泌的一种胞外酸性多糖,分子量很高,是50年代才开始研究、60年代末开始应用的新型水...  相似文献   

5.
氟碳弹性体     
氟碳弹性体是带有碳-碳主链的含氟交联无定形聚合物。它们能在今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起源于50年代初期对优异耐热和耐化学性的弹性体的军用需要。O55年,M.W.Kellogg公司生产了一种VDF(Vinylidenlfluoride)和CTFE(Chlorotrifluoroethylene)的无定形共聚物,商标是Kel-F。50年代后期,DuPont和3M公司开发了VDF和HFP,的共聚物,商标分别为Viton和Fluerel。今天,供应商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氟碳弹性体,主要生产商有3M(Fluorel)、DuPout(Vito)、Ausimont(Tecnoflon)、Daikin(Da-el)和AsahiGlass(Aflas)。…  相似文献   

6.
钱树安 《炭素》1996,(2):6-17
液相炭化机理这一研究方向的全面发展史区分为三个分支方向:(1)始自20年代后期的纯烃类特别是芳烃类液相热解机理的研究;(2)自50年代中到中间相出现以前石油重质油液相炭化机理的研究;(3)始自1965年的中间相的创立和进展。文中概括地介绍了在半个多世纪中,国际学术界对模型烃类液相势解和炭化研究的主要工作,即始自本20年代后期原苏联基里切耶夫的系统研究,以及自50年代以来直到80年代西方学者以DTA  相似文献   

7.
现代管理浅释世界企业管理发展史,经历了传统管理(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科学管理(20世纪初至40年代)和现代管理(40年代至现在)三个阶段。在我国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现代管理的基本内涵大致可归纳为:一是在组织...  相似文献   

8.
欧美化工企业调整改革动向罗承先(中国石化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29)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欧美化工企业先后步入了战后最困难的时期,利润急剧下降(表1),有的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为求得生存,各企业采取了新的战略,大规模实施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9.
自从90年代末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完成了结构重组和扩张。结构重组后,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简称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主导我国炼油工业。  相似文献   

10.
化工引进项目概况(续)(六)乙烯引进项目概况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起步于60年代。当时,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从德国鲁奇公司引进了1套3.6万t/a乙烯装置。在此期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不过几万t,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70年代,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上海石化股份...  相似文献   

11.
橡胶挤出机的发展状况(下)任大卫(化工部桂林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广西541004)4传递式挤出机和销钉传递式挤出机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的RCM(RubberConsulting+Machineryag)公司、瑞士的RCM(Research-Co...  相似文献   

12.
乙二醇     
乙二醇乙二醇(俗名甘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PET)和不饱和聚酯、防冻剂、醇酸树脂,也可用于生产溶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增湿剂等。1发展概况我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生产乙二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量增长缓慢。70年代以后,随着...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制剂及其在化妆品的应用(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化妆品科学的推动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裘炳毅(广州510631)1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生物技术是70年代兴起的,经过80年代的技术积累,已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国内外的科技界都认为生物技术在...  相似文献   

14.
香料二氢茉莉酮甲酸酯的合成冯乙巳王中褚有玉(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合肥230041)自古以来,茉莉花香就同玫瑰花香并列为花香代表,是人们最喜爱花香之一。在茉莉花香气中关键组份是顺式茉莉酮(Ⅰ)和顺式茉莉酮甲酸酯(Ⅱ)。60年代化合物(Ⅰ)和(Ⅱ)检测确定...  相似文献   

15.
郁为民 《中国橡胶》2001,17(23):22-25
一、现状我国的聚氨酯工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1958年在大连染料厂首先建起了一套异氰酸酯装置,生产用作粘合剂原料的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60年代又分别在大连、太原、常州、重庆建起了500t/a规模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MDI和PAPI)生产装置。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工业的基础,有了它我国的聚氨酯泡沫、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剂的研究开发工作才先后起步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的聚氨酯工业。就聚氨酯泡沫而言,60年代中期,在自行研制开…  相似文献   

16.
玻璃的分相与结晶(二)刘平,陈显求,许淑惠(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0050)(西北轻工业学院712071)5.玻璃分相与成分的一般规律从人们开始研究分相以来,已对许多系统玻璃分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数据资料。Vogel在70年代...  相似文献   

17.
长效复合肥在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效复合肥在林木容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朱本岳邵大方鄢振武秦国峰吴天林(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310029)(浙江省林业厅)(中国林业科学院亚林所)中图分类号S131.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苗木需要量愈来愈大,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实现育苗工厂化,5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氟资讯》2006,(7):24-24
聚硅氧烷化合物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已将其应用到纺织品上;70年代开始,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用于纺织品后整理,赋予织物柔软性和独特的手感。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开发有机硅纺织印染助剂,目前已有几百家助剂厂在生产有机硅柔软剂,其产品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油)、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含氢硅油)、聚甲基羟基硅氧烷(羟基硅油)和含有环氧乙烷、聚醚和氨基等改性有机硅。其中发展最快、最多的是各种型号氨基硅油,并以微乳液作为商品。该类产品使用方便,柔软效果优良,适合各种纤维,因而广为应用。但经氨基硅油处理后,织物亲水性降低,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市场上又出现亲水性自乳化的氨基硅油,不需乳化剂就能使用,经整理后的织物柔软性稍有降低,而亲水性增加。目前国内市场上除名目繁多的柔软剂片剂(软片),几乎是氨基硅油一统天下。  相似文献   

19.
成疆 《中国氯碱》2001,(11):10-11
晶闸管由于其生产技术的成熟,大容量平板式的元件国产化,触发控制技术在90年代前期诞生了TCA785(TCA787)晶闸管移相集成块,90年代中期,数字电路触发器和由单片机组成的触发器相继出现,使得晶闸管整流技术在90年代后期上马的氯碱装置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陶瓷研究》2011,(4):35-35
产地:中国,江西省,景德镇 年代: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