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以3个地源热泵工程为例,对用查表法确定的岩土体平均导热系数和现场岩土热响应试验确定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0%。建议对于小型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利用查表法获得埋管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平均导热系数;对于大、中型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采用取芯钻探方法对地埋管岩土热响应试验孔进行施工,用查表法对现场热响应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浅层土壤源热泵工程试验孔岩土换热条件下热物性测试为背景,在试验孔内分层布设测温装置,通过孔内原始温度场监测,进行热响应过程温度场及干扰后温度场恢复状态数据记录,研究土壤源热泵系统热响应过程温度场变化规律,供运行期地温场变化分析参考。结合室内岩土热物性试验,通过现场岩土体热响应试验,运用传热学不同计算方法,对浅层土壤源热泵系统分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计算分析,对比得出分层热物性测试参数值较为可靠,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依赖地源的高效供能技术,因此做好地源参数的评估研究至关重要。采用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对地质条件、岩土热物性、换热孔的换热能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实施的可行性论证、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温建筑技术》2016,(7):138-141
对合肥市某地源热泵工程进行热响应测试,通过试验井获取该地区岩土层地质成分、岩土的导热系数以及其它物性参数,进而测定岩土夏季工况排热能力和冬季工况取热能力,为类似工程提供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Visual C#语言,结合双参数估计法,基于线热源模型,开发了岩土热响应测试计算软件,实现了岩土热物性参数快速准确的输出。利用自行设计研发的岩土热响应测试装置,对重庆地区两个地源热泵工程的单U型地埋管进行了不同加热量的热响应测试,利用岩土热响应测试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直接决定地源热泵系统的合理性及其经济效益,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是获得准确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常用的方法是进行现场热响应试验。介绍了热响应试验的发展及热响应试验仪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在进行热响应试验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参数:岩土体初始平均温度、加热功率、循环工质流速和热响应时长;总结了热响应试验的换热模型:线热源模型、柱热源模型和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闯 《山西建筑》2024,(7):25-29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开发浅层地热能主要作用是为建筑物提供供暖制冷,目前利用浅层地热能作为冷、热源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芜湖某EPC公建项目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项目场地区域岩土热响应试验情况,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优化,阐述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由岩土热响应试验得出芜湖地区适合做地源热泵系统,利用规范中热量平衡原理,优化了初步设计中地源热泵的数量和节点处理措施,缩短了施工工期并节省了工程造价,针对地源热泵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提出应对措施,对工程实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及其单孔换热量是必不可少的参数。使用Dn32的双U型管,进行了一组不同加热功率的岩土体热响应试验,其加热功率分别为2 832 W和5 494 W。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对岩土体导热系数大小基本无影响,而单孔换热量跟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单孔热响应试验,给出单孔换热量的同时必须指出其相应的功率。  相似文献   

9.
刘刚  李海峰  邓邵杰 《建筑节能》2012,(11):36-37,41
介绍电加热式岩土热响应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测试仪在武汉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和测试结果。理论推导与试验数据相结合,指出地埋管中水流量、进水温度(或温差)等因素对地源井延米换热量的影响,为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相关规范,指出地源热泵设计前的地埋管岩土热响应试验应获得4个关键参数,并就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地埋管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参数匹配等进行分析,以典型热响应试验为例对所述关键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崔俊奎  王震  任常在 《工程勘察》2013,(11):36-39,94
岩土热物性参数以及如何准确获得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对整个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采用两种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使用瞬时系统模拟软件TRNSYS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的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指出两种测试方法的偏差和优缺点,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地源热泵埋管形式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以某高校地源热泵工程为例,从场地情况、周围环境、热物性测试、经济性等方面阐述了埋管方案的确定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并针对本工程采用多埋管方式与单一埋管方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以武广高铁新武汉站为例,探讨了大型铁路客站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关键问题。基于土壤热响应测试数据,计算了地埋管系统容量以及辅助冷源容量,对地埋管环路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实施的项目为例,通过对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单孔换热量(上海地区)的测试和分析,对上海地区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项目的工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冷负荷为主导的建筑,采用冷却塔辅助散热复合式地源热泵一方面能调节地下散热的平衡,另一方面减少了系统的初投资,但同时增加了冷却塔水泵和风机的功耗。文中从地源热泵的动态模型入手,模拟了不同冷却塔容量选型时系统能耗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冷却塔选型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的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进行能效测评,对热泵机组的性能和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现场检测,依据测试结果评估了项目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案例分析,为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实际节能效果测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姝  郑茂余  王潇  王亚轩 《暖通空调》2012,42(3):97-102
为了解决严寒地区长期使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所引起的土壤温度逐年降低问题,提出利用现有设备实现跨季节空气-土壤蓄热思想,建立了室外空气换热器和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分别对3种运行模式在4种埋深情况下的土壤蓄热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蓄热能效比为8.1~17.0;经综合比较可知,采用50m埋深、第2种模式蓄热更加经济高效。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梁娟娥  高亮  王静 《工程勘察》2013,(11):40-43,49
为完成浅层地热能调查项目,进一步推广其开发利用,天津市建立了土壤源地源热泵试验基地,开凿了80m、120m垂直钻孔以及120m的斜钻孔,回填不同类型的材料,并使用地层热物性测试仪进行现场热响应试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各地埋管钻孔的换热能力,得出深度120m、垂直、双U型以原浆加中粗砂作为回填材料的地埋管钻孔换热效率最高,并对地埋管斜钻孔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为以后的土壤源热泵工程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土壤热导率的测试方法,根据传热模型反解法设计了土壤热导率测试系统。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土壤热导率测试系统对北京某地区的土壤热导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系统采用的恒热流密度法可以获得最恶劣工况下土壤的热导率,从而确保了地源热泵的可靠性且测试误差较小,但恒热流密度法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