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在充分搜集邯郸东部平原地热资料的基础上,以魏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为例,探讨邯郸东部平原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通过对大庆油田地热资源调研分析,阐述了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最现实的方式和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油田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相德英 《山西建筑》2007,33(23):86-87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洪洞县的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洪洞县的地热资源、减少开发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郝召剑 《山西建筑》2015,(5):172-174
结合山西地热资源概况,分析了山西省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价值,并针对地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资源过度使用、资源利用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能源好比是经济的命脉,我国的能源工业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越来越显著,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地热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国务院参事室城建与资源组负责人王秉忱参事早在三年前就与其他参事一起,连续两年上书国务院,建议大力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刊记者就我国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王秉忱参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239-242
四川省作为全国地热资源丰富的省市之一,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根据四川省内地貌条件差异,结合已发现的300多处温泉、地热井进行分析,按热水形成的地质作用、所赋存的地质构造条件和介质特征,将四川省地热资源分为两大类型四个资源区和三种热储类型,归纳各个类型地热资源的特点,为四川省地热资源未来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琳 《安徽建筑》2011,18(5):179-180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拥有大量潜在的地热能源。文章以天津市宝坻区周良庄镇小庄子村的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当地提出了开发地热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提出了预防及治理措施,对本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伊犁州支援油田建设办公室了解到,1996年12月,伊犁盆地发现了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从2000年起,自治州开始对地热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勘探分析。近日,自治州相关部门与国内地热及地矿专家一起,再次对伊犁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调研,伊犁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
从区域地质构造及地热地质背景出发,将四川省的地热资源归属为隆起山地型和沉积盆地型。对这两大类型地热资源的地质构造条件、分布、产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四川地热资源分布和产出主要受构造和地形地貌控制的规律。通过两大类型地热资源典型区进行成因模式分析,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报废油井改造成地热井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港油田地区的地质特征,对报废油井改造成地热井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改造方法包括开天窗侧钻法、改造泵室射孔法、直接射孔法,这3种方法都具有造价低、工期短的特点。大港油田及华北油田报废油井改造成地热井的应用实例证实了改造方法的可行性,改造后的地热井用于生产和生活,使用情况良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陈怀玉  王少辉  马畅  刘天阳 《矿产勘查》2020,11(9):2017-2021
随着燃煤替代、能源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地热作为清洁能源愈来愈受到重视。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前景分析和靶区圈定成为政府决策的关键。该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手段,在综合分析地热地质背景和地热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预测了河南鄢陵凸起中深层地热的开发潜力,为该区地热资源可持续集约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崔宏文  柴建宙 《山西建筑》2006,32(17):108-109
简要阐述了运城盆地的地层特征,分析了地热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为该地区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热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实施燃煤替代、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低碳绿色发展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为通许凸起内新增的新生界和古生界复合型中低温地热田,其热储层主要有新近系孔隙热储、古近系裂隙孔隙热储和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热储,其中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热储为商丘地区新发现并首次探获成功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热储层。根据项目实施所得数据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进行地热资源评价,通过建立热储模型,估算地热田2000 m以浅的地热流体资源储存量为8075.83×1016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1279.26×1012 J/a,折合标准煤60927.31t/a,达到中型地热田规模,为制定该区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地区地热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龚胜平  刘瑞德 《矿产勘查》2021,12(2):362-367
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成因类型多为传导型,其中以沉积盆地隆起型地热田分布最多。这类地热田面积大,资源储量丰富,紧邻城市周边,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潜力巨大。目前地热田勘查以电磁法为主,利用电阻率参数解译深部地层分布及断裂构造展布,预测热储构造位置,进而指导钻孔布置。发现热储构造的关键是勘查资料的成功解译。本文对3处地热田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解译实例进行探讨,认为在断裂构造附近且地表2000 m以下深部电阻率值高低变化明显部位为地热勘探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6.
皮伟  邓国成  吴侠 《矿产勘查》2019,(8):2015-2022
为查明武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地下储水导热构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岩石密度与磁性特征、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和航磁特征圈定研究靶区。再通过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地震、地温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初步查明了勘查区地热赋存条件,研究了地热分布规律,圈定了地热异常区及地热有利开发范围,确定地热勘探孔井位,打出了地下低温热水,达到了勘查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在利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分析武川盆地地热勘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该地区的地热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维静  李明骏  古军 《矿产勘查》2019,(8):2001-2007
通过对武蛟地热田已有钻孔及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结合前人勘查资料,分析了武蛟乡地热田区域地质特征、地温场分布特征、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补径排条件,说明武蛟地热属深循环途中正常大气热流加热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成因模式为断裂岩溶复合型,地热田的热储模型为断裂对流型带状热储。采用热储法计算出研究区内控制级的允许放热量为6. 40×10~5Kca L·h~(-1),推断级的允许放热量为9. 08×10~5Kca L·h~(-1);研究区内年可开采水量为63. 02×10~4m~3。初步摸清武蛟地热田分布规律及资源量,为武蛟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光凯  白云  刘波 《矿产勘查》2022,13(10):1533-1540
浅层地温能作为绿色新能源,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开发与应用,通过对龙口市主城区展开水文地质调查、地温场调查、现场热响应试验及热物性试验等工作,查明了工作区浅层地温能的赋存条件,得到了地埋管型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潜力分区,并通过等效计算获得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经济、环境效益价值。根据调查与计算分析可知:考虑土地利用系数时,(1)工作区地下水换热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1082.00×104 m2,冬季可供暖688.55×104 m2;地埋管换热系统夏季可制冷面积1573.43×104 m2,冬季可供暖1677.81×104 m2。(2)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总能量为755.79×104 GJ/a,折合标准煤15.06×104 t/a,节煤量43.04×104 t/a,热资源价值10543.51万元/a。(3)可减少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悬浮质粉尘、生成煤灰碴等总计37.91×104 t/a,节省污染治理费4249.03万元/a。  相似文献   

19.
丁武  杨德才 《工程质量》2013,(11):73-76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勘探、试验和动态观测等工作,初步调查与了解温州岩土层的结构、岩土体的各种热物理参数及浅层地热条件,论述温州平原区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喻广建  任鸿飞  孙健  张宁 《矿产勘查》2023,14(2):183-189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清洁能源在供暖和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愈来愈广泛,中深层地热资源在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河南省含煤地层区的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地热异常显示、成因机理分析等方面探究含煤地层区地热资源潜力,圈定地热资源远景靶区,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奠定技术基础,为实现河南低碳、清洁能源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