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点介绍镶黄旗塬林煤矿主斜井皮带的安装过程,阐述了皮带安装的施工程序、方法、控制重点。详细分析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为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总结了经验,在同类型施工过程中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世纪,而我国是世界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发展最快、水文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特长隧道采用TBM施工也越来越普遍。在TBM施工全过程中,设备选型和设备组装又是工程能否顺利施工的前提。目前国内TBM组装,主要包括洞外露天组装和洞内组装2种,受场地限制,引汉济渭秦岭隧道岭南项目TBM组装采用洞内组装,组装过程中项目部采取多种措  相似文献   

3.
李晓勇 《中国机械》2014,(3):102-103
近几年,TBM正成为我国长大隧道施工的最主要施工方法,本文主要简述了TBM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分类,构造和原理以及在国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TBM施工过程中,刀具是岩石隧道掘进机施工的主要消耗件,对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成本有很大影响。如能对刀具的消耗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TBM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以越南某水电项目TBM施工为背景,通过对刀具失效形式进行研究,并对刀具非正常损坏形式及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可知,刀具损耗受刀具质量、围岩条件、设备运行状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结合TBM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为今后TBM施工中降低刀具消耗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TBM是集机械、电气、液压、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大型隧道施工机械。与其他的隧道施工方法相比,TBM施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安全可靠,施工过程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改善了隧道施工条件和作业环境。目前TBM主要分为敞开式TBM、双护盾TBM和单护盾TBM,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地层。本文以中天山项目为例,探讨铁路长大隧道TBM施工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正连续皮带机出渣,具有出渣效率高、设备投入少、施工干扰小、环保性能好,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同样也是可供TBM选择的3种洞内出渣方式(汽车运输、轨道矿车、连续皮带)中最经济、便捷、高效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目前,罔内外厂矿渣料运输,港口小件货物运输,乃至快递业务的分类等,均在用或已经使用了连续皮带,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其前景更为广阔,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以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南TBM项目为背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深埋长隧洞的涌水具有涌水量大、水头压力高、补给丰富等特点,同时施工中不断会出现断层、涌水涌泥、岩溶、软岩、岩爆和煤层等现象,因此工程采用双护盾TBM掘进。以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中某标段TBM隧道为背景,分析了引黄工程TBM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富水段,长距离、大坡度反坡排水等一系列施工重难点,并从隧洞掘进、通风除尘、排水、施工期通信、管片运输、安装及回填灌浆等方面阐述了TBM掘进施工方案和隧道通风方案,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刀盘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的地质适应性是决定TBM掘进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TBM刀盘制造企业设计的实际需要,制定了刀盘设计基本流程,结合掘进地质条件、刀盘结构参数和掘进参数,建立了刀具布置、开口、盘体设计等关键参数计算模型,提出相应的TBM刀盘地质适应性设计方法。将TBM刀盘设计方法应用于某供水工程,对该工程所用TBM的刀具布置参数、刀盘驱动性能与掘进参数以及刀盘结构参数进行地质适应性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力学性能和出渣性能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刀盘设计方法能有效实现刀盘结构、刀具布置以及相关掘进参数地质适应性设计,所设计的刀盘力学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目前该刀盘在引水工程中累计已掘进12 km,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王静 《装备制造》2014,(Z2):169-170
结合我国铁路、公路交通、水利水电行业中TBM施工法的成功案例,将TBM运用在煤矿斜井巷道中施工。论述单护盾TBM的技术特点和地质适应性范围,分析煤矿斜井中采用单护盾TBM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TBM工法在煤矿矿山建设领域的优势及传统施工方法的缺点;分别以煤矿平硐和斜井工程为例,详细阐述并分析了盾构机和TBM两类产品的设计参数、应用难点及施工效果,并对其在矿井开拓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TBM在我国隧道施工中应用已有二十几年,其中出现过TBM主轴承故障导致工程工期延误的案例。文章从TBM掘进施工途中主轴承损坏被迫更换的实际出发,系统阐述了主轴承更换的总体土建方案及换装作业顺序,着重介绍了刀盘固定、主轴承运输、换装作业等,对今后TBM施工途中主轴承发生故障时更换与处理节省时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阳泉南庄煤矿8826工作面的施工方法、安全检查和注意事项,通过使用拆除二部皮带大架部分、拆除头部皮带的机尾部分、对接皮带和试运转等措施对8826工作面进行了施工,保障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TBM设备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TBM在长大引水隧洞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以国内某重点调水工程引水隧洞为例,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引水隧洞TBM主机型式选择的"三步走"原则,确定了最终的TBM主机型号和刀盘驱动方式。该工程于2010年建成,目前已投入运行9年,结构安全可靠,输水损失小,证明了所提的主机型式选择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超长距离连续皮带出渣方式,是3种TBM可供选择的配套出渣方式(汽车运输、轨道矿车运输、连续皮带机运输)中最经济、最便捷和高效的一种,是未来TBM施工隧道出渣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虽大伙房和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已经成功使用,但结合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南标段的地质情况,在斜井支洞内如何布置及安装,以及如何正洞转渣至支洞,洞口如何进行分渣,都是本项目皮带机安装的难题。本文将结合现场超长距离皮带机的安装过程,从斜井支洞及正洞的安装顺序、安装涉及的6项技术和主要构件安装3方面进行概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疏浚业发展已久,船舶在码头停靠作业,以及在航道中行驶都需要相当深度的水深。世界上许多港口都需要进行疏浚,以加深和维护航道和海港入口。而在某些地方,建筑和土地复垦所需的沙子和砾石也从疏浚工程中获取。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深水港口和围海造地的需求,这些都需要疏浚。在实际疏浚的过程中,出于对经济效益、施工条件以及船舶资源等的限制,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在施工条件、船舶资源投入受限的工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与皮带船组合施工是十分具有优势的。本文对现有船舶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将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和皮带船两者之间的优点相结合,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与皮带船组合施工的方案进行了实操供吹作业,并对组合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硬岩掘进机(TBM)性能预测是关于掘进机选型、设计和施工的核心问题。文中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性能分级预测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依托样本数据,建立在不同岩体可掘进性等级条件下,以特定岩体掘进指数(SRMPI)为性能预测指标,融合地质、施工等领域参数的TBM性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细化和科学推导得到TBM其他系统级性能指标,从而建立完备的TBM性能预测体系。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工程的某一施工标段,预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指导施工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指导TBM施工,降低TBM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研发了一套TBM耐磨抑尘系统,并提出对应的设备改装方法。同时,介绍了耐磨抑尘剂作用机理,通过注入耐磨抑尘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成本,达到绿色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TBM施工的工程项目,工程进度、时间和成本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掘进机的工作效率,而TBM工作效率的保证,不仅要求前期优良的刀盘、刀具和整机设计,更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正确的刀具维修技术。不正确的刀具维修技术,会严重阻碍掘进机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从滚刀轴承损坏的表象出发,分析滚刀装配工艺的各环节,根据实际测量与统计结果,科学分析、找出规律,介绍了隔离环的选配及测绘方法,实践证明效果明显,能为相关TBM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对TBM这种大型施工设备信息化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国内外TBM控制系统研究的局限性,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控制架构技术的大型TBM模态掘进实验平台,创新了这种大型平台的控制硬件及软件系统架构,这种新型基于CAN总线控制技术的控制设计为TBM自主控制系统的设计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TBM滚刀作为专业的破岩工具,其技术性能的优劣对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有重要影响。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刀具的消耗费用约占施工成本的30%,刀具检查和更换造成TBM停机的时间占施工总时间的15%,因此统计分析刀具破坏形式及原因、加强刀具管理有重要意义。一、滚刀结构山西大水网工程T2标段采用罗宾斯滚刀,刀盘开挖直径5.06 m,布置有33把滚刀。其中面刀15把,边刀10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