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20 kV中低压配电网采用分相供电出现的三相不平衡现象,分析了20 kV电压等级分相供电对电压及无功的影响,并利用PSCAD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20 kV分相供电会造成各相电压不对称,并利用调压器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改善了系统各节点的电压。  相似文献   

2.
由于微电网中有大量的单相负载运行,其三相电压容易出现不平衡。在微电网电压不平衡下,并网逆变器传统的锁相环(PLL)控制输出电流产生大量谐波,为减少输出电流谐波,提出一种基于全通滤波器的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在微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对所提出的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变压器输出单相负载设计之初,一般按用户分配配置。但是,随着农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变压器输出单相负载的不平衡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个别相电压过低。此外,用电设备尤其是感性负载在过低电压下工作时会增大电流来满足功率,加剧了电流的不平衡,并降低了输出电压。针对以上情况设计了一种智能换相控制器,配合现有的换相开关,可实现配电变压器输出负载的实时平衡匹配和平衡负载,以确保电压稳定,保证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邓志奇  余夫良 《机电工程》2011,28(8):1000-1005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PWM)变换器在无电网电压传感器和不平衡电网电压状况下的运行,研究了其控制策略.通过构建虚拟磁链作为PWM变换器的同步信号源实现了无电压传感器运行.通过正、负序分量分离方法,减少由输入相电压中的奇次谐波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上的偶次谐波含量,实现了PWM变换器在电网电压不平衡状况下的运行.然后通过M...  相似文献   

5.
对动态电压恢复器中常用的单相电压跌落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常用的低通滤波器对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的影响和制约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滤波的单相电压跌落检测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结构元素,结合形态学的基本运算,设计出适合单相电压跌落检测的低通滤波器,以此来提高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验证了其可行性,形态滤波器运算简单,速度快,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压跌落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控软启动刮板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电机的功率不平衡问题,首先对功率平衡目标和不平衡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功率平衡的电气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功率平衡方案效果显著,可大幅降低机头和机尾电机的功率不平衡度。最后,利用仿真模型对电机顺序启动中的时间差进行了对比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变频器的广泛应用,在不接地系统中出现了变频器输出回路接地引起母线三相相电压均升高的异常现象。本文从变频器的基本原理、主电路、系统运行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提出了通过测量变频器输出相电压来查找接地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自动识别,是自适应重合闸实现的关键。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及其故障相电压特性,应用小波包分解和近似熵对故障相电压中的高频暂态分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瞬时性故障,其故障相电压的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值在开关动作跳闸后的一段时间内显现振荡的变化趋势;对于永久性故障,其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随时间递减。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系数近似熵的衰减系数累加和的输电线路故障性质自动识别方法,给出了相应自适应重合闸动作判据。仿真研究结果及工程应用实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低压系统保障人身以及设备安全的重要设备,但是谐波、三相不平衡等因素会导致剩余电流保护器发生频繁误动,甚至使其无法投入使用。针对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系统,综合考虑三相线路阻抗、漏阻抗及负载的不平衡情况,建立了三相不平衡系统漏电流仿真模型,然后在多种不平衡程度及负荷水平下,对系统的漏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相线路阻抗或漏阻抗不平衡下,系统的漏电流很小;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系统的漏电流较大,且负荷水平及负荷不平衡度越高,漏电流越大。因此,负荷水平及负荷不平衡度是剩余电流保护器频繁误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建立了转向单元装配线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利用启发式平衡方法对装配线进行平衡优化,提出对合装工艺、锁紧工艺、密封工艺等几方面的优化仿真方案。采用优化方案后,装配线平衡率由41.82%提升到75.75%,工位由36个减少到28个,节拍由90秒减少到60秒。解决了整条装配线不平衡、生产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宝钢2320冷轧机组工作中的上下轧机负荷不平衡问题,从轧制过程力学原理出发,研究由摩擦传递动力的六辊轧机负荷不平衡问题的形成机理,给出打滑是开始产生负荷不平衡起因,延时是增大负荷不平衡程度结果,给出由打滑引起负荷不平衡量的计算思想,采用MATHEMATICAL语言编制仿真程序,提供合理的技术指标,解决了打滑和负荷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压配电网中,由于负载不平衡、线路参数不平衡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等因素,三相不平衡问题突出,降低了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以电流不平衡度为评估指标,通过仿真分析,对以上三方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论中关于负载、配电线路和分布式电源规划的建议,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种转盘式变惯量飞轮力矩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建立了飞轮转盘的离心力矩和弹簧力矩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两力矩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变刚度平衡弹簧替代原来定刚度弹簧的思路,最后对改进后的变惯量飞轮的离心力矩和弹簧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变刚度平衡弹簧的变惯量飞轮两力矩基本上实现了平衡,不需要气缸产生额外的力矩去补偿变惯量飞轮的弹簧力矩与离心力矩之间的差值,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转子不平衡振动信号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衡振动是旋转机械失效的重要原因,实现精确平衡必须从强噪声中提取出与主轴转速同频的不平衡量振动信号,因此,不平衡振动信号的准确提取是进行转子动平衡的前提。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原理,通过建立提取转子振动不平衡信号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准确提取转子不平衡振动信号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有效提取了转子振动不平衡信号。研究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转子振动不平衡信号提取方法能够准确提取转子不平衡振动的幅值和相位信息,该方法可用于转子不平衡振动监测及动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邹律龙  侯东亮 《现代机械》2010,(1):80-82,94
基于Flexsim对摩托车装配车间的生产系统进行了仿真,给出提高系统效能的方案。参照装配车间工艺,建立了装配车间的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求解出瓶颈部装线;利用生产线平衡启发式算法,对瓶颈部装线进行了平衡分析,得出瓶颈部装线的优化方案,建立瓶颈部装线的仿真模型,进行方案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lexsim求解生产线上的瓶颈是可行的,生产线平衡启发式算法能够提高生产线效率。生产系统优化仿真能够为企业提供优化方案和科学依据,使企业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以ADAMS/Engine为仿真平台,对柴油机不平衡的惯性载荷进行分析,建立其曲柄连杆机构的多刚体系统模型。通过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获取仿真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数据,实现对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本方法为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对机体的激励力的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成为对柴油机进行平衡分析和优化设计缩短柴油机研制周期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时对电网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三相电压自动平衡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系统利用双向晶闸管作为换相开关,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对三相功率进行检测并计算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每相的开关状态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求得最优的开关状态,并对每相负载数量进行调节,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达到要求。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3自由度气浮台的仿真精度,减小重力引起不平衡力矩的影响,提出气浮台弹性不平衡力矩的计算及补偿方法。建立气浮台重力引起的静态、弹性、重力梯度和总不平衡力矩的计算模型,分析重力引起的各类不平衡力矩关系及影响。通过对比发现气浮台质心位置相对回转中心较远时,静态不平衡力矩起主要作用。随着质心位置接近回转中心,弹性不平衡力矩逐渐成为影响气浮台平衡的主要因素,此时质心位置与回转中心距离的减小已不起作用,说明弹性不平衡力矩是制约气浮台精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静态不平衡力矩与弹性不平衡力矩相互补偿的原理,给出自动调平衡系统补偿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补偿方法是减小气浮台不平衡力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力发电机磁轴承转子不平衡扰动的问题,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磁轴承转子系统扰动量进行观测,将观测器的输出作为补偿信号引入磁轴承转子系统,对系统的不平衡扰动力和力矩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扰动观测器能够准确快速地观测不平衡扰动,通过补偿减少了转子不平衡扰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无心外圆磨削过程中,砂轮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对工件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了磨削中砂轮不平衡引起的系统振动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与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由于砂轮不平衡引起的磨削表面和砂轮表面的相对瞬时位移,再利用准动力学谐波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砂轮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的谐波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