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点式光纤测温系统在常村煤矿电网高压开关柜上、下静触头与电缆接头等重要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做到了事故提前预防,避免了变电站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缆接头因施工不良、运行过载和环境恶化等原因频繁发生严重火灾和停电事故的情况,研制了一种柔性的防火防爆袋。该装置应用具有阻燃功能的耐高温柔性材料,主要安装在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位置,不仅适用于多数现场工况不良的安装环境,还能避免传统的防爆壳发生爆炸后将碎片溅射的问题。该装置选用阻燃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折叠紧缩形状,紧套在电缆外表面形成缓冲空间,可在电缆接头爆炸时将接头与空气隔绝,防止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对供电部门提高电缆线路安全可靠性尤其是对投运已久的电缆线路进行安全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起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电缆外护套绝缘层破损的事故,通过对事故过程分析及对事故电缆的细致检查,从电缆质量、电缆选型等正常老化开裂,电缆感应电流、电晕放电、外护套放电、紧密敷设等内力积聚,格兰头、电缆夹具固定及冬季施工等外力积聚分析开裂原因,最终得出在电缆选型、安装等方面的直接原因,最后提出在设计、施工中类似工程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曹轲峥 《机电信息》2023,(10):39-41+45
目前,在电缆接头上广泛应用的刚性防爆装置体积庞大,在狭窄的电缆沟中安装十分困难。此外,在电缆接头发生爆炸时,刚性防爆装置上会出现破口,无法阻止空气进入,使电缆接头极易发生火灾,因此亟需改进。现研究提出了柔性电缆接头防爆袋,可以折叠后安装,不占用多余空间;同时,由于采用了耐热的高强度材质,不会出现破口,电缆接头在爆炸时不会有空气漏入,从而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该柔性电缆接头防爆袋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XLPE高压直流电缆附件是目前国际、国内技术含量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电缆附件,其安装关键工艺控制对保证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的顺利安装运行尤为重要。现对高压直流电缆接头安装的关键点提出施工时采用简易移动净化室、降低连接管的温度、提高接地封闭可靠性等措施,并运用于上海电缆研究所±320 kV直流电缆、±210 kV直流电缆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回路的安装。上述试验回路均已全部通过试验,从而证明了所述工艺措施对于提高超高压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平台的有限安装条件,按照变频柜整体尺寸验证及确定、变频柜内部模块布局、柜内元器件安装梁布局、传输方式铜排或电缆选择、柜内铜排走向设计、散热风道设计、正门板元器件排布、结构强度分析及柜体散热分析、二次回路元器件排布设计和后期干涉检查的设计流程,参照国标铜排尺寸及人体工学的相关设计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的200kW以下小功率紧凑型变频柜的设计建模及分析方法,并以有极限尺寸规格要求的DPC200-Z-160-10系列变频柜举例,介绍了该基于SolidWorks设计软件的200kW以下小功率紧凑型变频柜的设计建模方法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矿采场高压电缆采用的是UGF-3.6/6型矿用高压橡套电缆。由于采场作业条件比较差,高压电缆的接地、短路、冒炮故障经常发生。处理这些故障的电缆接头,过去采用的是高压胶布缠绕法。这种方法处理的电缆接头,机械强度和电气绝缘强度比较低,防水性比较差,寿命比较短,重复故障发生率很高,影响了采场正常供电,给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简述现代建筑特别是智能型高层建筑中,因电线、电缆本身故障造成火灾事故率高的情况;从电缆的接头触点表面氧化、松动和接触不良,施工、安装中留下的隐患以及人为因素三方面分析了事故起因;通过分析,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现有电缆接头测温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直接准确电缆线芯温度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薄膜的新型高压电缆接头内置式测温装置,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内置测温薄膜的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了电热耦合仿真,研究了不同线芯温度工况下内置测温薄膜对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以期为内置式测温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指导。安置测温传感器前后的温度场分布比较表明,在30℃、60℃、90℃等多个不同的电缆线芯温度工况下,传感器均对电缆中间接头的温度分布无影响,传感器安置部位无温度突变和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一起电缆中间接头因防水处理不当引发的事故案例,积极利用外观检查和解体检查手段进行故障分析,准确剖析认定故障原因。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防范解决措施,对保障高压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现实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光伏电站一台10/35k V油浸式全封闭厢式变压器与高压套管连接的电缆头间隙放电故障,通过观察、分析、论证,认为施工工艺是造成间隙放电的主要原因,提出重做电缆头、改变电缆排列方式、增加变压器箱体底板与电缆线芯距离等解决方案。经过重做电缆头、防火封堵、增加线芯距离、增加变压器箱体底板与电缆线芯距离,改变电缆排列方式等改进措施,消除了电站箱变电缆头间隙放电故障。  相似文献   

12.
刘海静  王宏杰  柯琳  柯建仁 《机械》2009,36(6):76-77
针对采油设备潜油电泵井口密封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留用于三相电缆密封的橡胶套、橡胶垫因压紧力不够造成井口密封失效或压紧力过大。破坏电缆绝缘性能,导致接地或放电,引起井口起火,影响电泵机组的正常工作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在分析影响井口密封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用于高含气电泵井的电缆高压密封接头。在不更换采油树的情况下,可实现电泵采油工艺。改进了结构,提高了电缆的可靠性。防止高压洗井井口泄露,避免原电泵井口洗井出现的井口泄漏缺陷。可重复使用,本密封装置在上、下引接电缆长度允许情况下可重复使用,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相似文献   

13.
6kV高压电缆(以下简称电缆)是井下主要的电能传输装置,坑内中段与中段之间、中央变电室至各采区变电室之间都是靠电缆供电.井下一旦发生电缆事故,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坑口的生产,轻则一个中段停产4至6小时,重则整个坑口停产一个班或几个班,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可想而知.为了摸清井下电缆事故的发生机理,寻求有效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给生产造成的损失,笔者利用三年时间对井下电缆事故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类统计,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抑制并减少了事故发生的频数.首先,按照一年中事故发生在白天、晚上、节假日这三个期间的频数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把白天、晚上、节假日所发生的电缆事故在一年所发生的电缆事故总数中的频数当做概率(见表1).表1 按事故时间进行的分类统计表  相似文献   

14.
雷忠伦 《中国机械》2013,(13):56-56
智能变电站中凡是敷设有屏蔽电缆的电缆通道中仍然需要敷设100mm2专用接地锕排。在开关场配电装置,一次设备本体与汇控柜/端子箱内的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之间仍存在屏蔽控制电缆,因此在配电装置处需要敷设接地铜排;在保护室内部,仍然存在少量屏蔽控制电缆和屏蔽双绞线,因此在保护室内部需要敷设接地铜排。开关场配电装置与保护室之间的电缆通道中,经过优化后不存在屏蔽电缆,仅有光缆和电力电缆,无敷设接地铜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缆接头温度过高引起的电缆故障是电缆输电网络的主要故障之一,为提高电缆输电的可靠性,文中将一种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埋入电缆接头中,实现对电缆接头温度的直接测量。监控主机通过超高频电磁波向温度传感器传输能量并获取电缆接头温度,同时通过NB-IoT网络将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电缆接头的温度信息和报警信息,监控主机的电源由安装在电缆上的CT提供。文中搭建的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安全、有效监测电缆接头温度,降低事故率,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某港埠公司M16-25门机的两个电缆卷筒安装位置不佳,容易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其减速器与电动机之间也时常发生链条脱落、断开故障和导缆滑轮卡死现象,经过改变安装位置、重新选择电缆卷筒等改造,消除了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性能,降低了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7.
滚压万向管掺头是高压回转接头的一种变形形式。接头座用(内)外管螺纹或(内)外普通螺纹接到油路系统上以后,接头体可绕接头座水平轴心线回转,而接头又能绕接头体垂直轴心线回转,因此接头便可摆动到空间任意一点,而成为万向接头。这样就可为各种管路的安装带来很大的方便,因为管接头可以应用它的万向摆动的功能可方便地与要连接的管子对接。应用这种管接头,弯曲半径小的软管也能使用,因此它扩大了软管的使用范围,软管安装应力的减小又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试验  相似文献   

18.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螺栓法兰连接设计应避免螺栓卡涩并减少螺纹损伤,在RPV主螺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主螺栓或螺孔螺纹损伤事故,势必会影响核电站安装或换料的正常进行,增加维修成本,进而影响整个核电站的经济效益。以M310堆型RPV为例,对主螺栓与法兰螺孔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结合核电厂安装及运行中出现的典型螺纹损伤案例,对螺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螺栓法兰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以减少RPV主螺栓和螺孔螺纹损伤事故,降低螺纹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一种柔性内置式测温装置对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的性能以及正常运行时电场分布的影响,本文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内置测温装置的110kV电缆中间接头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电场有限元仿真计算。通过研究可得,该内置式无线测温装置对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极小;相比未内置测温传感器时的情况,电场分布仅在测温传感器与主绝缘交界处存在极其微小的畸变,但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本文提出的柔性内置式无线测温装置可在直接测量电缆线芯温度的同时,不会对电缆中间接头内电场分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某500kV变电站一起35kV站用变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该变压器是干式变压器,提出造成该起事故是由于绕组引出线分接头存在缺陷,加之局部受潮,运行中热效应累积所致。为应对此类故障,本文论述了《变压器交接试验标准》中的不足及补充,增加温升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另外,一次电缆和重要的二次保护电缆不能同沟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