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品包装过度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沈黎明  金国斌  顾祖莉 《包装工程》2004,25(5):50-51,57
阐述了过度包装的定义,分析讨论了过度包装中"度"的界定和出现过度包装的一些原因,通过研究过度包装的相关属性,提出了过度包装的评判方法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凡 《上海包装》2012,(2):28-29
包装废弃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奢华、过度包装造成的,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过度包装的界定及形成原因过度包装指的是企业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驱动而过度的投资于产品的包装,造成对产品的过分包装。过度包装是包装价值和被包装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过度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人们都十分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然而过度包装却是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因素.文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与过度包装的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核心问题出发,分析了过度包装的危害.并从可持续发展观入手,提出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法律,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行绿色包装,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创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论月饼包装     
简述了月饼包装的概况,分析了月饼包装中存在的过度包装现象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月饼应提倡适度包装的观点.文章对实施适度包装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指出月饼实施适度包装符合包装的功能要求与绿色包装理论的要求.文章还从选择合适的材料、细分市场、设计合理的结构、利用立法实施适度包装等四方面阐述了月饼实施适度包装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两分法看商品包装的过度与适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章旺 《包装工程》2007,28(1):111-113,118
过度包装是市场经济下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处理不当直接影响着国内外商品贸易的发展.对商品过度与适度包装进行了界定,分别站在卖方、买方、设计师、社会的角度,用矛盾论中两分法的观点论述了过度包装的成因,提出了解决过度包装的观点,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卖方、买方、设计师自觉守法,这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对于过度包装的基本观点最近社会上有些人士反映的一些商品(如月饼)的过度包装现象,在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过度包装一是浪费资源,二是污染环境,造成不合理的过度消费。毫无疑问,过度包装对个人、对国家都不利。2、对于包装功能的基本认识众所周知,包装有7大功能:保护商品、美化商品、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7.
《上海包装》2008,(2):12-13
国家标准委公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及商务部制订《食品包装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包装规范的出台,无疑将成为一把遏制过度包装的利器,不仅表明了国家反对过度包装的决心,更为今后的执法操作提供了依据。这二文件对过度包装的定义做出了解释,规定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一般原则和部分商品销售包装的限量要求,并对商品包装的减量、简化、环保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工程的过度包装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过度包装是目前亟待治理的问题.为判定包装是否过度,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及微观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建立了一个理论上的过度包装评价体系.该体系旨在对产品的包装从理论上起到审查、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为包装的设计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过度包装”的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度包装”由来已久,并非是我国的独有。虽然我国古时有“买椟还珠”传说,突出的“过度包装”例证。与现代的“过度包装”不能相提并论。早在五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先是要求所有商品都必须有包装,继而在商品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急剧出现商品包装严重过度且有不断升温情况。于是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纷纷发出要求整治“过度包装”的呼声,也提出一些限制“过度包装”的治理措施。但时至今日,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伦理谈过度包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设计伦理的角度对当下的过度包装现象进行诠释,分析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应该从消费社会、企业(商家)、设计者、政府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才能很好地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以唤起大众对包装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关于销售包装信息的认识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平幼妹  余本农 《包装工程》2004,25(2):107-109
强化包装信息是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充分利用包装信息技术,讨论了关于销售包装信息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色彩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裴学胜 《包装工程》2004,25(5):198-200
分析了我国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出了实现商品包装特点鲜明化的途径。首先要考虑包装造型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其次要做到使包装色彩鲜明化,以便快速传递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并使人们迅速建立起对产品的深刻印象,以获得对产品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介绍机械产品,特别是重型机械的包装方法与包装材料,着重指出,在进行机械产品的包装设计时,要重点考虑装卸、运输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盛忠谊 《包装工程》2004,25(3):234-235
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实现"绿色包装"的途径和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包装技术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陈新 《包装工程》2004,25(3):40-42
对包装中智能技术的特点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国际流行的智能包装,按照其技术的特点,分别将其分为: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信息型智能包装.并对各类包装研发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发展新型智能包装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包装可靠性     
徐人平  胡志勇 《包装工程》1993,14(6):251-256
讨论包装可靠性的含义。分析了几种包装失效模型。提出以可靠性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问题,以便确定合理的可靠度指标,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的弹药包装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军弹药包装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军弹药包装现状.在力求提高弹药综合保障能力基础上,提出了2种新的弹药包装结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To make packaging truly beneficial to human beings, it is important to help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the great variety of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packaging techniques. In applying that knowledge, certain ethics should be observed by those engaged in packaging activities. The first step in achieving this task is to recognize what constitutes the packaging sciences, and from the results of various investigations a system of packaging sciences has been produced. Packaging science, as we have organized it, consists of the three major fields of packaging sociology, packag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With regard to the ethics that should form the backbone for the varied packaging activities, we propose that a Packaging Charter be established, incorporating the basic spirit and the ideas outlined herein.  相似文献   

19.
材料缓冲系数的快速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材料缓冲系数的一种快速试验方法,它通过使重锤自由跌落,冲击试样,从冲击加速度的波形直接得到材料的缓冲系数-动态应力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