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总结消弧线圈在河南油田电网中应用的经验,介绍了小电流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河南油田6~35 kV电网的接地方式和消弧线圈的作用,从减小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的电容电流,减少线路跳闸次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保护电网中的电缆设施以及改变谐振回路参数,消除变电站因TV参数变化引起的电网铁磁谐振等方面,举例说明了其在6~35kV电网不同系统中发挥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郁岚  倪伟 《电气技术》2010,(11):54-57
为了减小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接地电流,限制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幅值,实现故障选线。本文提出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大电阻的接地方式,并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对10kV配电网三种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大电阻接地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故障电流,是一种理想的接地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顺桂 《广东电力》1999,12(6):14-15
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及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小电流微机选线装置切除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对于全电缆配电网,宜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于混合网,如果架空线所占比例较大,宜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微机选线装置。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3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kV配电网。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10A,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多的架空线路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陆晓芸  郑曲直 《供用电》2002,19(3):34-37
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电网规模越来越大 ,特别是电缆在配网中的大量使用 ,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长。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电容电流较大 ,弧光不能自熄 ,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能有效地限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点的故障电流 ,达到灭弧作用。近几年国内研制生产了多种形式的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系统 ,保证了较小的残流 ,基本上解决了灭弧问题。但使用了消弧线圈 ,存在小电流接地选线困难的问题。因为当系统 1 0 k V部分存在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消弧线圈产生的电感电…  相似文献   

6.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分析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零序测量电流分布规律。自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由于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加入,使故障馈出线的零序测量电流的相位和幅值发生变化,使直接利用基波零序电流的选线方法很难真正实现。针对自动补偿电网的特点,将零序测量电流与消弧线圈补偿电流融合作为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计算判据,提出一种新的针对补偿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接地方式改造面临小电阻接地系统同原有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混合运行的情况,文中以研究混合接地系统运行对原有保护的影响与改进为主要目的,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实际参数建立混合接地系统模型进行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对单独接地和混合接地系统各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混合运行情况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侧的接地故障将会引起小电阻接地系统保护误动,最后提出有效的混合接地运行系统零序保护的改进方案。具有很强的工程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加入,使故障馈出线的零序测量电流的相位和幅值发生变化,更增加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的难度。在详细分析补偿电网零序测量电流分布的基础上,将消弧线圈补偿电流融入小电流接地选线计算和判断中,提出一种新的、针对补偿电网和基于单相接地故障工频稳态量分析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算法。EMTP仿真分析显示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保护裕度。初步挂网运行试验也证明了该算法选线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新永  吴立活 《电力设备》2006,7(2):106-107
我国城乡配电网中,中性点一般采 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电阻接 地3种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孤线 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后,系统仍可带故 障运行,这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优点, 但其故障电流小,使得接地选线的矛盾 较为突出,尤其在消弧线圈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配电网单相接地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水平,需开展人工单相接地系统试验,对消弧线圈以及小电流选线装置的动作性能进行系统测试。以西安地区开展的真实环境下人工单相接地系统试验为基础,总结了消弧线圈运行中存在的各类故障及小电流选线装置自身故障、二次接线错误等问题。结合发现问题,进一步给出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处置改造施工和运行的相关建议,为提高单相接地处置装置正确动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电缆沟起火事故,采用火灾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得到了接地故障电弧导致电缆沟引燃的时间与空间阈值。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预防电缆沟起火的综合治理措施。论述了兼具相控消弧线圈和预调式消弧线圈优点的相控预调式消弧线圈的实现方式及其实验测试数据。阐述了跨线相继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包含以暂态量法为主的连续检测过程及以稳态量法为主的增补处理过程。给出了单相接地保护跳闸延时的整定依据及间断性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针对城区和郊区配电线路分别论述了集中智能容错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和基于合闸速断的分布智能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介绍了在陕西全省172座110 kV变电站供电区域范围内配电网的整体应用成效,表明所论述的技术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电网公司均提出要快速就近隔离配电网接地故障,以减少触电与大面积停电事故,然而对中压配电网的不同接地方式及其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优缺点还有较大的争议,还没有形成共识,不利于形成优化的接地故障处置方案。文中总结国内外经验,对比了不同接地方式及其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的技术特点,指出接地方式会影响接地故障的检测标准与保护动作正确率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改为低阻接地、消弧线圈并低阻接地以及采用主动干预消弧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暂态接地保护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给出接地方式与接地保护方法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有消弧线圈的配电网中,快速选线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小扰动选线原理。介绍了运用该原理,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核心运算控制单元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原理、方法以及硬件构成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该装置在现场(中性点经KD-XH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运行的情况,实践证明了该装置的选线正确率达到96%以上。该装置适用于电网电容电流变化范围大、小电容电流、高阻接地的配电网系统。  相似文献   

15.
戴军瑛 《华东电力》2007,35(12):86-88
配电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了及时发现和切除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通常采用加装单相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分析了采用这一装置的机理,介绍了上海松江供电分公司10 kV配电网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并联中电阻选线方法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消弧线罔接地方式工作原理的分析,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选线和接地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在消弧线罔中并联电阻的接地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有利于接地选线保护的实现,减轻了过电压的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工作原理的分析,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选线和接地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在消弧线圈中并联电阻的接地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有利于接地选线保护的实现,减轻了过电压的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残流增量法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王保震 《青海电力》2010,29(1):50-52,68
文章详细介绍了残流增量法的装置结构和基本原理。该方法通过控制与消弧线圈并联或串联的电抗器,在故障发生后改变消弧线圈的补偿度,利用调节前后的各条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量确定故障线路及故障区域。文中对残流增量法的选线策略进行了改进处理,对一、二级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选线流程。该方法不仅能够确定一级变电站的故障线路,而且能够在一级变电站与二级变电站(或开闭站)之间的辐射状线路上确定故障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的抗过渡电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检测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采用低频方波对消弧线圈补偿电流进行调制,分析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调制后的信号特征。将各条线路零序电流分别除以零序电压包络幅值加以调整后进行解调和相关检测。构造了基于互相关函数的单相接地选线判据,讨论了低频调制方波频率的选择对选线效果的影响。结合实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单相接地选线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