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硫醇类化合物作为聚氯乙烯和三元乙丙椽胶的共混物的偶联剂,用机械共混法制样,研究了共混条件及其混合物组成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硫醇类化合物对 PVC/EPDM 共混体系是有效的。在180℃下,共混物的抗冲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偶联剂的增加而增加,偶联共混物的抗冲强度为简单共混物抗冲强度的十几倍。同时,我们采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从而得到其力学性能的回归方程。并且验证了其弹性模量可以用 Uemura 和 Takayanagi 方程及修正 Kener 方程进行模拟。动态粘弹仪(DD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证实了在有偶联剂下 EPDM 对 PVC 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加工过程中,某些芳族二胺类化合物对PVC/CPE共混物的化学改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有芳族二胺类化合物作为偶联剂的PVC/CPE共混体系中,可发生偶联反应。偶联剂的用量对共混物的多相结构和力学性能都有显著影响。借助于DSC和TMA,证实了偶联剂能改善PVC/CPE共混体系的两相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动态硫化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概述了动态硫化PP/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体系及硫化原理;总结了共混体系的成份配置和工艺条件对PP/EPDM共混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简述了动态硫化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最后展望了动态硫化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半水磷石膏微粉进行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共混物。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用量对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改性后,半水磷石膏微粉与PVC的相容性更好,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铝酸酯偶联剂达到1.5%时,共混物力学性能最佳。此外,铝酸酯偶联剂也改善了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聚氯乙烯(PVC)、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α-MSAN)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PVC/α-MSAN/DOP和PVC/PMMA/DOP共混物,利用动态黏弹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相形态。结果表明,PVC/α-MSAN和PVC/PMMA共混物均为完全相容体系,引入增塑剂DOP后,PVC/PMMA共混物仍为相容体系,而对于PVC/α-MSAN共混物,随着DOP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愈趋明显;最后阐明了小分子化合物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乙烯—丙烯酸丁酯(VC/BA)共混物作为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仲实验、动态力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Brabender流变仪测定了VC/BA共混物增容PVC/H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VC/BA共混物是PVC/HDPE共混体系的良好增容剂。在一定范围内,VC/BA共混物与HDPE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vC/BA和HDPE的加入改善了PVC的塑化和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熔融状态下利用Friedel - Crafts 烷基化反应原位增容聚苯乙烯( PS)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共混物,研究了不同的催化体系对PS /EPDM 共混物性能及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助催化剂氯化钠的催化体系有利于强化PS 与EPDM 间的接枝反应,同时降低EPDM 的交联反应,提高了PS /EPDM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助催化剂后PS /EPDM 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PS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降低; 动态流变行为显示,在低频率区域,加入了助催化剂的共混物其动态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高于加入普通催化体系者,损耗因子低于普通催化体系; 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加入助催化剂共混物的两相结合紧密,脆断面的橡胶粒子剥离空洞减少,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内烯腈(AN)为原料,以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与PVC树脂熔融共混制备r抗冲件能优异的增韧塑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及PVC/EPDM-g-MAN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EPDM/MMA-AN悬浮接枝体系具有较高的CR、GR和GE,分别可达92.5%、64.0%和69.2%.EPDM质量分数为15%的PVC/EPDM-g-MAN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高达89.5 kJ/m2.SEM分析表明:随着在合成EPDM-g-MAN时MMA/AN质量比的增加,共混物的增韧机理由裂纹支化终止兼有剪切屈服向剪切屈服为主转变.TEM分析表明:在EPDM/MMA-AN质量比为50/50,MMA/AN质量比为80/20时,共混物的EPDM相以近连续相结构存在,PVC树脂与EPDM-g-MAN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应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为了改善PBT/L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采用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e EPDM)为增容剂。使用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e EPDM对PBT/LLDPE共混体系熔融-结晶行为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的加入对基体PBT的熔融-结晶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随着EPDM或e EPDM用量的增加,共混物中PBT的晶型结构保持不变,但结晶程度减弱,且EPDM或e EPDM对PBT结晶的影响比对LLDPE的更为明显。与纯PBT相比,共混体系的熔融-结晶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向高温方向移动,且因熔融共混过程中e EPDM与PBT的相互作用导致e EPDM的影响比EPDM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苯乙烯-∈-己内酯嵌段共聚物与PVC进行共混改性研究。试验了P(S-b-CL)的组成和含量对PV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共混物进行力学性能及透明度测试,加入P(S-b-CL)几乎不影响PVC共混物的强度,而延伸率和韧性明显增大,由于P(S-b-CL)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其共混物呈透明,透光率一般在80%以上。并对该共混体系进行动态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开放式炼胶机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硅橡胶(SR)混炼胶和单相硫化硅橡胶(v-SR)的共混胶,通过流变行为研究了组成比例、界面交联作用等对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两相剥离强度对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流变行为成功预测了高黏度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形态结构。共混物中EPDM的用量在30~70份(质量,下同)时,EPDM/SR混炼胶的形态呈双相连续结构。用超过1份的过氧化物交联剂对EPDM用量为70份的EPDM/SR混炼胶中的SR进行单相交联,v-SR的连续结构发生了融合,转变成颗粒状结构,且颗粒结构的相畴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高剂量的交联剂可以使两相形成共交联。  相似文献   

12.
杨其  曾邦禄等 《中国塑料》2002,16(11):29-32
着重研究了硫磺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PP/EPDM)共混物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整个动态硫化的过程,并首次探讨了硫磺硫化体系在PP/EPDM共混物的动态硫化过程中的硫化机理。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超细全硫化粉末NBR(UFPNBR)/EPDM共混物的硫化特性、相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物理性能。UFPNBR粒子加入EPDM中明显影响了EPDM的硫化性能,UFPNBR/EPDM共混物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效果较好;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UFPNBR粒子在UFPNBR/EPDM共混物中始终为分散相,但在EPDM基体中没有分散成预期的纳米尺寸;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显示,共混物存在两个玻璃化温度,呈两相结构且界面结合较弱;橡胶加工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UFPNBR粒子在EPDM基体中形成了填料网络结构,使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变差;UFPNBR对EPDM有一定补强作用,但补强作用不如传统的纳米无机填料。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苯橡胶(UFP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研究了其硫化特性、相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无论UFPSBR与EPDM共混比如何,UFPSBR粒子始终保持为分散相。当UFPSBR用量为10份(质量)时,它在EPDM中的分散相尺寸为200 nm左右;用量较高时其分散相尺寸较大,存在大量的聚集体。动态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混物存在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共混物存在两相结构。加工性能分析结果表明,UFPSBR粒子在EPDM基质中形成了网络结构,对EPDM基质起到了较好的增强作用,当UFPSBR与EPDM的质量共混比为50/5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可达13.4 MPa。UFPSBR对EPDM的硫化特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悬浮法合成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腈(AN)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增韧聚氯乙烯(PVC)树脂。研究了PVC/EPDM-g-MAN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增韧机理、相结构以及热稳定性,并与PVC/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PDM-g-MAN比CPE具有更好的增韧效率。SEM分析表明,随着EPDM-g-MAN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增韧机理由裂纹支化终止转变为剪切屈服兼有空穴化。TEM分析表明,EPDM以分散相均匀分散于PVC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模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转变为近连续相结构。EPDM-g-MAN的加入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动态硫化C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R胶乳和PVC乳液共沉物为原料,通过动态硫化法制成CR/PVC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混炼温度和橡塑共混比对CR/PV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CR/PVC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5±10)℃下制得的CR/PVC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好;动态硫化CR/PVC共混物比静态硫化CR/PVC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应性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并采用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eEPDM)为增容剂改善PBT/L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和相形态观察,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研究了eEPDM对PBT/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融共混过程中eEPDM的环氧基团与PBT的端羧基发生化学反应,就地生成PBT-g-EPDM共聚物,该共聚物可对PBT/LLDPE共混物起到良好的增容作用。与PBT/LLDPE/EPDM共混体系相比,PBT/LLDPE/eEPDM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更小,分布更窄,而且加入eEPDM在改善冲击强度方面比添加EPDM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共混工艺和不同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4-甲基戊烯-1热塑性弹性体(TPX TPV)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硫化体系共混物的热氧老化性能和微观相态结构。结果表明,EPDM与TPX先混匀再加入硫化剂的共混物力学性能好于先在EPDM中加入硫化剂再混合的共混物力学性能。硫黄最佳用量为0.4份,硫载体最佳用量为1.5份。当硫化剂选用最佳用量时,共混物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硫黄硫化共混物和硫载体硫化共混物分别在100℃×72h和180℃×72h热氧老化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太明显,二者均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热氧老化性。DMA结果表明,EPDM与TPX有一定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的增韧剂(EPDM、HDPE、LDPE和SBS)对聚丙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EPDM含量为15%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较小,冲击强度比纯聚丙烯提高450%。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纳米CaC03和EPDM并用对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含量6%的纳米CaCO3具有增强和增韧作用;纳米CaC03与EPDM并用能协同增强聚丙烯;PP/EPDM/纳米CaC03的质量比为74/20/6时,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改性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增韧剂(ACR-g-St),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了增韧PVC共混物,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PVC/ACR-g-St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相结构。结果表明,PS能增加PVC与ACR-g-St二者间的分子链缠结,当ACR-g-St用量为8phr时,PVC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950J/m,是韧性断裂;扫描电镜照片表明ACR粒子在PVC基体中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