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剪力墙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短肢剪力墙结构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适应人们新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这种新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框架的缺点,得到了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对中庭中和面的高度随中庭天窗的开启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如何充分利用中庭烟囱效应有效诱导自然通风进行探讨。通过对一住宅建筑中庭改变其天窗开启面积各工况下的自然通风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中庭中和面高度变化规律;基于以上研究,延伸中庭高度,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中庭烟囱效应有效诱导自然通风。研究表明:随着天窗开启面积的增大,中庭中和面高度随之升高,一般每增加20%左右的天窗开启率,中和面上升一个楼层高度(3m),到天窗开启面积达到76%左右时,中和面上升至建筑最顶层;随着天窗开启面积增大,自然通风效果趋向良好;通过延伸中庭高度,明显降低了顶层建筑的温度,提高了室内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多高层住宅设计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多高层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住宅设计中积极采用新的结构体系和新型建筑材料已非常必要,合理的政策支持对多高层住宅设计也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居住建筑发展看,从最初的院落式住宅,发展到多层单元式,进而出现高层住宅,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的,而且这种发展还在继续之中。通过对我国城市居住区中当前最常见的别墅住宅、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三种建筑类型的论述,从中分析他们不同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今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小区已是星罗棋布、遍布城郊,且处于高度发展阶段。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不再停留在住得下、分得开上,而由对住宅设计的面积和平面布局为主,转向对水、电、厨、卫、储的多方位要求。在高层住宅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给排水设计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给排水以后施工的质量,而且影响到住宅整体的质量和安全,因而,就给排水设计中谈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高层住宅的与日俱增和社会对结构要求的逐渐重视。剪力墙结构在民用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高层剪力墙住宅的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浅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显著,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地迅速崛起,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发展已进入到住宅领域。但是,高层住宅的遮光、影响通风及热岛效应等问题,仍然只待解决。因此,对于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分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层住宅的主要施工技术,希望可以为我国高层住宅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层住宅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的商品房市场的主流,而高层单元式住宅由于采光和通风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倍受青睐,超过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在高层住宅中自成一个体系,而高层单元式住宅户型设计的核心是选型,套型设计和套型组合,两者相互依赖也相互影响。因此在户型设计过程中要重点把握项目的各项因素和条件,针对不同要求与限制,通过综合比较,因地制宜地去设计经济合理和时尚舒适的高层单元式住宅。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短肢剪力墙结构与异形柱框架的试验资料与工程实践基础上,论述了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并分析了各自的结构计算、构造的相关问题。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本文对这两种新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强与完善,高层建筑的应用以及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然而,高层住宅后浇带的施工,往往容易存在很多通病。文章阐述了高层住宅工程后浇带施工相关定义,探讨了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个基于风振性能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来解决高层建筑在各种风灾条件下的风致性能设计问题。借签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划分了高层建筑的三水准抗风设防标准。各水准下的风灾烈度及其概率要素可以通过对气象部门的极端风速记录开展统计极值分析来进行。基于高层建筑风致动力响应的频域内风振模态分析,给出了各种风致加速度指标的实用表达式。通过数学建模对风致性能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作出了精确描述,用结构构件尺寸等设计变量显式的表达出各种风振性能设计指标。发展了基于优化准则法的数值算法来求解高层建筑在多种风致性能设计约束条件下的结构最优设计。最后,通过一个40层住宅楼的工程实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多级抗风性能自动化结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哈尔滨市一座1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的成功爆破拆除为例,介绍在复杂环境下,由于高层框架楼房倒塌距离受限,运用单向折叠控制爆破技术,有效控制高大楼房倒塌范围和实现最佳解体破碎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介绍有效控制高层楼房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和塌落振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重点剖析了爆破切口部位、角度、起爆顺序、起爆延时时间等因素对高大楼房倒塌距离产生的影响,为复杂环境下对高大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实施单向折叠倒塌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solid waste emission issues between the industrialized and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uch rubble waste from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C&D waste), including evaluation index and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whole life cyc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empirical study was applied using a steel structure industrial type of construction, applied to a residential building and comparing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such dwell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SAP84有限元软件系统在解算复杂高层剪力墙结构问题上,作了若干处理。对结构模型化问题,应用软件系统的子结构功能及求解过程等作了阐述。在国产长城0520A微机上实施了25层复杂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动静力分析,并取得了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哈尔滨市一座1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的成功爆破拆除为例,介绍在复杂环境下,由于高层框架楼房倒塌距离受限,运用单向折叠控制爆破技术,有效控制高大楼房倒塌范围和实现最佳解体破碎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介绍有效控制高层楼房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和塌落振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重点剖析了爆破切口部位、角度、起爆顺序、起爆延时时间等因素对高大楼房倒塌距离产生的影响,为复杂环境下对高大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实施单向折叠倒塌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陆珏  陈洋  谢薿 《声学技术》2019,38(3):328-333
针对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及其声环境的特点,结合既有住宅室内声环境及建筑安全性等要求,以实际工程案例为示范工程,总结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的关键技术。基于现场噪声监测及门窗隔声性能试验的结果,给出门窗进行选型表及阳台加固方法,对小区环境提出综合改善措施。经噪声实测分析表明,改造后住宅室内声环境已经达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得到提高,对今后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甘肃某博物馆中庭热环境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一拟建博物馆中庭为例,采用CFD数值方法对建筑中庭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不同负荷下中庭高度方向和人员活动范围内的温度分布,分析各种建筑因素对中庭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中庭建筑和通风设计能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体的热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毛建西 《声学技术》2009,28(5):634-639
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居住空间声环境是重要的环境之一。为了解释良好居住声环境的特质,探讨怎样创造和形成良好的居住空间声环境,编制了声环境调查量表。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居住空间声环境是一个客观的、独立的存在,是一种多维度的结构,这一结构包括声源的三个维度和声环境认知与反应的四个维度,设计的声环境调查问卷实现了对各个维度的测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初步印证了目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声环境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既有建筑附属用房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改善居住建筑声环境,对既有居住建筑附属用房地下换热站的噪声源以及噪声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既有居住建筑地下换热站室内噪声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室内环境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居民的健康和舒适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附属用房的降噪处理改造设计方案。经过改造后的空间噪声明显降低,空间声环境指标达到标准要求,有效地改善了居住建筑的声环境。文中提出的改造设计方案为制定民用建筑附属用房声学设计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城乡居住建筑环境质量差、常规能源缺乏的现状,通过对城乡居住建筑的大规模实地勘察、对建筑物理环境和能耗等指标的详细测算以及对城镇居住建筑和传统民居基本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西藏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了低能耗建筑设计基本气象参数数据,创作出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技术、适合当地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节能居住建筑体系和新型乡村生态民居建筑并建成示范工程,在满足基本热舒适条件下,同时保证了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的超低能耗。编制了西藏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和图集,推动了当地建筑节能行业的整体进步。研究成果对于西部其他地区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