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薄煤层硫化铁结核剥落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典型结核不同出露状态与滚筒截齿着力点不同部位等状态进行了结核剥落的数值试验,分析了薄煤层硫化铁结核的剥落机理、形式及条件.结核在截齿作用下其周围煤体形成贯通式破坏区,声发射沿结核周围煤体密集分布,呈现平移剥落、旋转剥落、松动剥落及压入剥落等4种整体剥落形式.典型结核(200 mm×150 mm)整体剥落荷载为6.8~13.8 kN.结核在煤壁的深度越小,剥落荷载越小;截齿着力点位于结核中部的剥落荷载大于端部.当结核厚度较小(≤45 mm左右)时呈现截断剥落形式,在结核中线及周围形成破裂区,声发射沿结核中线及结核周围分布.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7,(11):33-36
针对松软含硫化铁结核煤层在顺层钻孔施工存在的塌孔、卡钻、成孔深度浅等问题,提出深槽螺旋复合钻进技术,开发出相应钻具组合,并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试验,对钻具进行了优化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在松软含硫化铁结核地层中钻进,原来一直认为硫化铁结核是影响钻进成孔的决定性因素的这一观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硫化铁结核影响下的孔壁的稳定性;深槽宽翼片螺旋复合钻进技术在松软含硫化铁结核煤层中成孔率高,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测制地层岩性剖面的基础上,对渭北煤田西区奥陶系地层的时代划分、层位对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塔中岩石可钻性剖面建立和钻头选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塔中地区深井构造特征,利用综合资料法(包括地震、测井、钻井和实验室资料等)进行地层抗钻特性评价、岩性预测和地层可钻性剖面的研究,得出地层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硬度、研磨性、牙轮和PDC钻头的可钻性级值等力学参数,建立塔中Ⅰ号断裂带可钻性剖面。对101口井实钻钻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可钻性剖面优选钻头类型。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证明该措施经济实用,能够有效提高深井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5.
以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利用前人的野外剖面、岩芯、测井及区域地质等基础资料,结合其岩石类型、沉积环境、剖面结构等研究结果,对青海省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岱崮地质公园是以岱崮地貌景观、典型地层剖面为主要特色,涵盖典型碱性岩体剖面、中小型构造、冷泉景观以及山体崩塌遗迹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的中型地质公园。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研究了岱崮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形成发展,并对园区的各地质遗迹点(群)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其具备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与开发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背景世界大洋海底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即锰结核),其中含有几十种元素,尤以铜、镍、钴、锰富集为特征,也最有经济价值。据估计,全世界大洋底多金属结核资源总量约3万亿t,仅太平洋就有1.7万亿t。位于太平洋东北部以克拉里昂一克里帕顿断裂带为边界的海区,估测储量达150亿t。据预测,50年后,上述4种金属的陆地资源将濒临枯竭,人类必然转向大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从50年代末开始,西方等一些发达国家及其财团,在中、东太平洋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活动,并圈定了多金属结核富矿区。至70年代,其勘探、采矿、选冶试验研究工作亦…  相似文献   

8.
黏土型锂矿是当前锂矿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然而对富锂黏土岩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等认识依然不足。选取鄂西宜昌地区二叠系梁山组与龙潭组典型富锂黏土岩剖面,开展野外剖面精细刻画,采集富锂黏土岩样品,进行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旨在揭示梁山组与龙潭组富锂黏土岩地质特征、恢复其沉积环境、查明其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两套地层含矿岩系存在明显差异,梁山组富锂黏土岩中以含炭质高岭石黏土岩、硬质高岭石黏土岩Li含量最高,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绿泥石、锐钛矿等;龙潭组富锂黏土岩分为下部含植物根系黏土岩与上部含黄铁矿结核黏土岩两套矿层,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勃姆石、绿泥石、水铝石等;梁山组与龙潭组富锂黏土岩沉积环境为相对湿润、缺氧还原、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的地带,且Ga含量、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具有作为伴生有益元素综合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种球形放射状黄铁矿结核,并讨论了其成因,认为该种结核形成于成岩作用的早期,是在一种Fe^2+、S^2-供应充足、空间充裕的条件下形成的。图5,表1,参1。  相似文献   

10.
海洋浅地层剖面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海洋高分辨率浅地层结构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海洋井位调查和海洋工程调查等项目中。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浅地层剖面技术是Chirp技术和参量阵技术。本文从勘探分辨率及穿透能力的基本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两类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典型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剖面的对比分析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大洋海底表层,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其中含有Cu、Co、Ni、Mn等多金属元素,是人类的远景资源。本文介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国际海底开发制度,总结了三十年来世界大洋结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中国“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指出只有在结核金属价格行情看好,大洋采矿设备具有足够的可靠性,结核开采才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洋矿区采矿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明和  简曲 《中国矿业》1996,5(4):22-24
深海采矿面对的是5000m左右水深的海底复杂环境和条件,把赋存于海底表层的多金属结核采集起来,并将其输送至海面采矿船上,需要考虑海水压力、腐蚀、海流冲击、海底地形、地质、矿床位置、海洋气象及海况等因素。本文从采矿工程角度对中国大洋矿区采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简曲  成湘州 《中国矿业》1996,5(6):14-18
在世界大洋海底以,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其中含有Cu、Co、Ni、Mn等多金属元素,是人类的远景资源,本文介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国际海底开发制度,总结了30年来世界大洋结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中国“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指出只有在结核金属价格行情看好,大洋采矿设备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时,结核开采才具有力。  相似文献   

14.
从海洋底部采集多金属结核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可行的采矿运输系统乃是将结核与海水混合的浆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海上的集矿船。本文综述了这一浆体管道输送应用的现况和若干国内外试验研究和技术发展,并重点介绍结核输送系统的主要部分,即硬管装置及其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集矿机是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中的重要装备和核心技术单元。由于多金属结核矿区表层稀软底质具有抗剪性能差、承载能力弱等特性,并且深海作业环境差、腐蚀性极强,集矿机的履齿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履齿结构采用铝合金铸造具有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腐蚀性、更利于拆装维护等优点。针对履齿进行了选材和结构设计,并对其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其结果表明:应力及变形均符合各工况下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玉门青西油田岩石可钻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门青西油田岩石可钻性差,给钻井工程带来很大难度的情况下,为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周期,对已钻井的岩心进行室内岩石可钻性测定并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岩石可钻性解释、处理和分析,建立了纵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找出青西地区地层可钻性的横向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描述了辽东半岛寒武系的剖面,将剖面划分为碱厂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位,并进行了地层对比,使研究区寒武纪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得到了统一。根据沉积相岩石的岩性和化石带的分布等特征,能更好地了解层序岩相古地理展布和沉积演化,可以有效地恢复辽东半岛寒武纪时期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8.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自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牙形石作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最重要的标准化石,为该时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当时属于上中扬子地区的湖北省,由于位于三叠系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和曾经的层型候选剖面——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之间,同样记录了该时期大量的地层,基于此,对湖北省该时期牙形石带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对比。结果表明,湖北省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序列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与煤山、上寺剖面精确对比的牙形石带,为充分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利线索。但不同程度的海退事件对湖北省该时期牙形石带的记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在牙形石序列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牙形石个体形态、成分组成等其他方向的研究,将会帮助理解区域事件及全球性事件对生物的影响,从而对该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过程有更深刻的展示。同时,由于鄂西地区大隆组是下一页岩气开采重点层位,对其进行详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也能为未来探索页岩气富集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冯玉国 《地质装备》2006,7(5):16-18
1前言 通过钻探提取岩心和采集岩土样以鉴别和划分地层,并测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或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仍是目前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地铁、隧道、城市地下通道、海底隧道等对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定向或水平钻进取心做出连续的地层剖面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无论竖直勘探钻孔间距有多小,都不能保证所需勘察地层剖面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质填图、地层剖面测制、地球化学剖面连续采样、沉积界面及层序地层分析,查明震旦纪地层各岩性段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界面特征、含矿性特征等,探讨测区震旦纪地层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岩相古地理及成矿元素变化特征,建立震旦纪地层、空间上展布规律及上下叠置关系,总结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铅锌矿、磷矿等的找矿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