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密度电阻率法较常规电法具有信息丰富、精度高的特点。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露天铁矿采空区进行探测研究,并通过对探测结果的分析对比,建立了可准确划定探测区域地表浅部空区分布范围的视电阻率识别模型,进而有效的进行采空区探测。  相似文献   

2.
重叠回线是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重合敷设的装置,当利用偶极子合成回线源方式计算重叠回线TEM全区视电阻率处理实测数据时,可以有效消除晚期视电阻率存在的“边界效应”,使早期道视电阻率接近地表真实电阻率,这在地质勘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小线框重叠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应用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某引水工程地质勘察中,分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采空区的物性特征、地震映象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采空区的工作方法和主要内容,通过在辽宁某露天铁矿区的法的实例分析可以得出,运用综合物探方法可以对采空区进行有效的探测、圈定。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的存在对煤矿区的生产、人民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有效地探测采空区的位置、范围、深度,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由于瞬变电磁法对于采空区积水探测效果极佳,探测深度也较大,因此本文从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入手,分析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说明瞬变电磁法可有效地实现对采空区的探测,为采空区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查明采区内地层含水性及富水区域和构造分布是煤矿安全开采的必要前提。查明是否存在裂隙、溶洞、断层等对开采极可能带来的影响,对煤矿安全开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并圈定的低视电阻率异常区相对比可以分析出矿井岩层的富水性和井下积水,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采煤活动造成的地下采空区会引发地表沉陷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根据煤矿采空区表现出来的地球物理特征,能够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勘探、测氡法等物探方法探测其位置和范围。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物探解译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源超低频电磁波监测地震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超低频(SLF)电磁波可以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利用它可以研究地下电阻率结构和空间电磁场;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北京等地区的观测表明,SLF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超过天然场源信号数倍以上,所得到的视电阻率数据精度远高于天然源方法,并有长时间的稳定性。在试验测量期间距测点约120 km发生的迁安4.2级地震与观测的电磁场异常和视电阻率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矿井的外因火灾火源位置,采空区火源位置,采用磁探测法,电阻率探测法,气体探测法,氡气探测法,煤炭自燃温度探测法等方法进行火灾探测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确定采空区群的存在位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大宝山47线采空区群进行了探测,确定了11个采空区的空间关系及各自的分布状态;在探测基础上,分析了各个采空区的稳定性情况,给出了爆破处理时机及采空区爆破施工的顺序。最终利用强制爆破崩落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爆破参数,控制了炸药装药量,对装药及填塞也进行分类处理。现场爆破施工表明,第一爆区、第二爆区、第三爆区的上部岩石较好地落入了采空区范围内,充填效果良好,成功消除了采空区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确定采空区群的存在位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大宝山47线采空区群进行了探测,确定了11个采空区的空间关系及各自的分布状态;在探测基础上,分析了各个采空区的稳定性情况,给出了爆破处理时机及采空区爆破施工的顺序。最终利用强制爆破崩落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爆破参数,控制了炸药装药量,对装药及填塞也进行分类处理。现场爆破施工表明,第一爆区、第二爆区、第三爆区的上部岩石较好地落入了采空区范围内,充填效果良好,成功消除了采空区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在官桥煤矿未知采空区及构造区运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结果,得到该煤矿采空区及构造区的地球物理特征,从而为官桥矿采空区及构造区探查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所以高密度电法也被称作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后期资料处理,并结合实例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地下空洞探测、地下管线探测及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方法,对工程项目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的开采与建设中,地下水、雨水、河流等许多因素,都会造成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导含水等危害,严重的影响到煤矿的生产安全。本文就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了瞬变电磁法与三维地震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等地质情况的概念及应用。以期促进煤矿行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瞬变电磁技术和煤矿水害特征,将瞬变电磁技术应用到煤田水文勘探中,能有效的预防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本文分别介绍了瞬变电磁技术在查明构造含导水性、采空区勘查、含水层富水性评价和矿井水文勘探中的应用,针对不同的目的任务,提出了地面大定源回线和井下偶极两种数据采集装置,分析了每种装置的工作方法,并研究了实际生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创新型、高效用技术方法,在煤矿采空区中使用这种勘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查明含水地质岩溶洞中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探测深度,并且能够有效消除噪声源。对此本文对瞬变电磁法和地震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为瞬变电磁和地震勘探在矿区更好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茹浩  钟菊芳 《硅谷》2012,(4):95-96
瞬变电磁技术是针对堤坝隐患实施实时无损探伤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堤坝中电导率发生异常的部位。现有大多数瞬变电磁(TEM)仪器检测到的是感应电动势信号,由于根据感应电动势信号通常只能初步判断有无隐患以及隐患发生的大概范围,难于进行隐患的快速定位。为对隐患进行精准定位,尚需对信号进行时深转换,但现有转换方法难于满足实际工程对定量精度的要求。针对目前在信号分析上存在的难定量的问题,对其采集信号的快速反演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通过计算信号的全区视电阻率并对其进行基定系数修正,来得到堤坝的视深度以及其对应的视电阻率,最终得到堤坝的地电断面图的方法,为堤坝除险加固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时间经验,简单论述了煤矿采空区,构造及陷落柱等不同地址条件下,应用三维地震和电磁发探测采空区边界及含水性的技术方法与地址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物探法的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堂煤矿水文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严重影响了矿井采掘安全、制约了井巷掘进效率,采用传统的电阻率法探水工艺复杂、耗费人力物力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将瞬变电磁法用于井下实施探水预测预报。理论分析了瞬变电磁法探水原理是通过测量断电后电流发射线圈周围空间在各个时间段的二次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的地电特征,当一次电流断开时,地下感应电流产生“烟卷效应”,并得到由近地表感应电流产生的早期瞬变电磁场反映浅部电性分布规律,利用晚期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特性可探测大地电性的垂向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四川省宜宾市金堂煤矿副斜井的探水工程中,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能较准确探测出井下赋水的存在,能有效指导钻探施工。  相似文献   

19.
李海波  韩冬  赵秀玲 《硅谷》2011,(14):124-124,119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通过测量断电后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的地电特征。该方法观测纯二次场,分辨率较高,尤其对低阻异常反应敏感。简要介绍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及在煤矿采空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许黎 《硅谷》2014,(5):118-119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开采,有许多的煤矿采空区出现。如何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地基处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文章针对采空区地基处理使用的注浆法进行分析,分别讲述了在地基处理中注浆法的基本原理和效果,然后从地基处理工程的流程上分析注浆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