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不控整流电路,首先分析了无源校正功率因数的三种常见方法的优缺点,然后着重讨论了有源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最后给出了一种以UC1854芯片为核心的低谐波高功率因数整流器实用电路。有源校正方法能使网侧功率因数接近于1,总谐波含量大为降低,对节约能源和改善电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控整流电路,首先分析了无源校正功率因数的三种常见方法的优缺点,然后着重讨论了有源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最后给出了一种以UC1854芯片为核心的低谐波高功率因数整流器实用电路。有源校正方法能使网侧功率因数接近于1,总谐波含量大为降低,对节约能源和改善电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控制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电子设备谐波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功率因数的定义和校正原理,并根据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说明了APFC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APFC技术的各种控制方法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对电路的干扰,使用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UC3855设计以升压电路为主电路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利用UC3855中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双环控制原理,对环路器件参数进行设计,使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达到与输入电压同相位.该设计方法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并有效地抑制了谐波和噪声,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9以上,总谐波畸变率小于0.5%.对设计的仿真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详细分析了基于电流峰值控制、临界连续模式的升压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并以MC33262专用集成芯片为核心设计一种宽电压输入、固定升压输出的AC/DC变换器,功率因数达0.994,总谐波含量低于10%.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类开关电源,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干扰,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场上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低、高次谐波多的问题,提出了无源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电路的研制流程以及其稳定可靠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需要额外1级DC-DC变换器才能实现低电压输出,而buck型拓扑由于在电网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没有输入电流而导致电流畸变很大,因此buck-boost型拓扑就成为在低电压输出场合实现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的优先选择。相较于经典的级联式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文中所提出的单级式无桥buck-boost拓扑所需的半导体器件数量更少,且导通回路中的功率器件个数也大大减小,从而可以降低导通损耗;加上引入了耦合电感提高了电压衰减率,因此特别适合低电压输出场合;采用了单周期控制作为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而且电路实现中无需乘法器,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控制电路、降低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拓扑工作原理可行、结构简单;采用单周期控制实现的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可靠、电流畸变率低、功率因数高。  相似文献   

8.
电流滞环式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AC-DC变换器的广泛应用对电网产生了大量的谐波污染.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是抑制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方法.论述了单相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Boost型滞环控制的DC-DC变换器采用Matlab进行仿真,获得最后校正的功率因数结果,说明这种PFC方案的确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多种场合.  相似文献   

9.
常规逆变焊机的大量使用会引起谐波污染电网,并导致功率因数降低。随着相关谐波限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以及人们对电网污染认识的不断加深,对逆变焊机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抑制谐波产生势在必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电流控制双PWM焊接电源,通过仿真证明可有效提高功率因数并抑制网侧电流谐波。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字控制逐渐和电力电子应用紧密结合,功率因数校正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在高压大功率的应用场合,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系统的效率,研究了数字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详细分析了在连续调制模式下的升压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整体控制方案.为了验证该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搭建了一台试验样机,实验证明了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稳定地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9以上,并将总谐波畸变率降至5%以下,在结果中给出了实验的输入端波形.  相似文献   

11.
An intelligen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cheme is presented for three phase low power factor loads.This new scheme is able to perform individual phase sensing of parameters by monitoring at all times to sense a change in system parameters and affects individual phase correction by applying the exact amount of reactive components needed for each phase, and can also reduce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caused by the load to improve system balance. An optimization criterion is used for the proper calculation of reactive power steps in a power compensation installation of capacitor banks. The criterion is enabled by sampling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the electrical plant examined within specific interval of time.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探地雷达探测过程中衰减、频散及其他干扰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褶积技术的探地雷达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地层系统响应模型基础之上,通过从原始记录中求取地层频谱校正因子,对原始记录的频谱进行校正,达到改善探地雷达剖面记录,提高探测分辨率目的.地层频谱校正因子决定了地振频谱校正方法应用效果的好坏,通过研究因子的求取和选择方法,对比分析校正前后的频谱和剖面情况,同时与尖脉冲反褶积和带通滤波的应用效果做比较,结果表明:地层频谱校正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尖脉冲反褶积和带通滤波方法更能改善整个剖面的信噪比,提高深部信号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0 INTRODUCTIONUnliketheboosttypeac dcsinglephaserectifiers ,thebucktypeac dcconvertershavestep downcharacter istics,sincetheoutputvoltageoftherectifierisalwayslowerthanthepeakvoltageoftheinputacsources .Italsopresentsasignificantfeatureforapplicationswherelimita tioncapabilityofinrushanddcshort circuitcurrentsarerequired .Butthebucktypeac dcconvertershaveadis advantagethattheinputcurrentcannotalwaysbesinu soidallywaveshapedbecausetheinputcurrentdistortionappearsinthevicinityofazerocrossin…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款用于驱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外部功率MOSFET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包括电平移位和图腾柱输出级两个部分.电平移位采用电流镜结构,通过控制偏置电流降低电路功耗.图腾柱输出级通过加入死区时间降低功耗,并将高压P管的栅电压箝位在6 V和11 V之间,不仅能够降低功耗,也节省了版图面积.基于0.4μm BCD工艺,采用HSPICE仿真结果表明,在VDD为14 V,开关频率为75 kHz时,整体电路的功耗约为7.34 mW,并节约了15%的版图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器的性能,首先叙述了工作于临界导通模式(BCM)下的单相双重交错并联型Boost PFC的原理;然后对基于FAN9612控制芯片实现双重并联交错BCM PFC的功率限制电路和补偿网络相关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搭建了400 W实验样机,测试了相关波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导通控制模式与双重并联交错拓扑相结合,保持了功率开关管零流开通、二极管零流关断无反向恢复电流等优点,并进一步减小了输入纹波,降低了对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简化设计过程,提高电源效率,采用Simulink拓扑结构和线性化方法,基于双环动态转移控制函数,建立了单周期、临界控制模式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的高层次模型.电压环路提供低频稳定性以获得低的总谐波失真,电流环路改善高频动态特性.根据系统模型,采用Sinomos 1.0μm 40V CMOS工艺完成了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设计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VDD为15V,VINV为2V, VZCD为2V的条件下,功率校正因数可达到0.988,总谐波失真为3.8%,稳定工作时电流仅为2.43mA.双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单周期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体现了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功率因数校正的电路实现方法及相关要求,最后概括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多、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桥结构的零电流开关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实现AC/DC功率变换,并对电路中开关管的选择及其驱动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适合该电路要求的驱动电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