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渡边诚 《辽宁丝绸》1997,(4):38-38,24
本研究所用棉(芯丝)、丝(鞘丝)复合丝是在缫丝时使作为销丝的蚕丝的长纤维缠绕在作为芯丝的棉纱周围而形成的同心圆双重结构丝,这种复合丝兼有棉纤维和蚕丝纤维的特长,其产品既有棉的良好的吸汗性、保湿性等,又有蚕丝的优柔的手感、保温性等,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1.复合丝的制作原料:棉(芯丝):805蚕丝(鞘丝):54D生丝捻丝:用意大利式捻丝机300T/MZ向精练:用肥皂精练漂白:用H刀。漂白2染色性实验用酸性、含金属酸性(1:2型金属络合染料)及烟酸附加型三氯杂苯系活性染料对棉、丝复合丝进行染色,比较其染色性。厂家提…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合纤维和生丝的热水收缩率之差,开发了柔软而有弹性的生丝复合材料。首先,用化合纤丝包缠无捻生丝,在这种丝精练时,因精练时的热作用,使化合纤丝热收缩,但被精练的蚕丝并不收缩,因无捻而膨胀。结果是,化合纤丝成为芯丝,其周围卷绕着蚕丝,呈逆转状态,形成收缩的化合纤丝进人精练后无抱合蚕丝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1 前言真丝色织产品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 ,可分为生丝色织产品和熟丝色织产品两大类。生丝色织产品为单丝经固胶染色处理后 ,与未经处理的生丝按产品工艺要求进行丝织生产 ,织成坯绸后 ,经精练和整理成为产品 ,其产品较为轻薄 ,以纺类、绉类为主 ,尤其适宜做夏季衣料 ,而熟丝色织产品是按产品工艺要求 ,将生丝并捻组合经精练脱胶后选用丝绸常用的染料进行染丝 ,再将染后的丝色织成产品 ,产品一般不需再精练 ,熟丝产品一般都作为装饰及冬季衣料 ,以锦缎类产品较多。由于生丝色织产品是先经生丝固胶染色 ,织成坯绸以后再进行精练 ,最后整理为…  相似文献   

4.
4.开发新形质生丝: 根据蚕丝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动用高新的机械加工、化工技术等,可以开发一系列的新形质蚕丝。 (1)细纤度生丝:对细纤度茧丝的蚕茧,采用低温药物煮茧、低张力浮缫缫丝,就可生产出细纤度生丝。细纤度生丝是保持了茧丝卷缩性的生丝,富有比普通生丝柔软、膨松和伸度大、染色性能好的特点。 (2)网络生丝。将多粒煮熟茧缫取丝条时,由成形(竹或)对卷取的各根茧丝赋予各向异性的风力,将茧丝排列成网状,然后加以轴向牵引就缫制成网络生丝。其网络生丝富有高膨松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拓蚕丝新用途,自昭和10年(1935年)至今,日本对新形质生丝进行了种种开发研究。目前虽已有一部分产品上市,但还很不完善。新形质生丝多数是以提高弹性和膨松性为目标的,但也有通过化学整理进行改质加工的。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的新形质生丝,供今后开发新产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丝鸣和丝鸣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丝鸣?如用手抓蚕丝纤维(成块状),则产生“GuGu”或“GiGi”的鸣音。这是何等独特的音色,叫做丝鸣。它和蚕丝的光泽、手感被并列为蚕丝的三大特性。而在穿着蚕丝织物时,则叫“衣料摩擦音”、“蚕丝摩擦音”。很多人、对这种音很欣赏,令人体会到穿着蚕丝的实感和身。已愉快的感触。“丝呜”是蚕丝特有的现象,是其它纤维绝对不能真正模拟的特性。生丝不发生丝鸣,但不管如何精练,练减率约15%以上的精练蚕丝,或大或小发生鸣音。据推测,丝鸣是精练蚕丝摩擦发生的声音。日本蚕丝产品的丝鸣弱,而意大利制的蚕丝产品有优良的丝…  相似文献   

7.
王宜田  樊素贞 《染整科技》2001,(1):18-24,28
本文对羊毛/蚕丝混纺针织绒线染色用的酸性染料、弱酸染料、特殊的弱酸染料Sandolan MF染料、改性的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复合的Lanaset染料及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料对羊毛和蚕丝同浴染色过程中各自染色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对比试验,对各种助剂及染色温度对羊毛/蚕丝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的影响作了阐述。蚕丝一般低温上色较明显,羊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步染,蚕丝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褪色”。针对各种不同染料提出了羊毛/蚕丝同浴同色的各自染色工艺。总体原则就是适当降低染浴pH值,提高元明粉用量,降低最终染色温度,以保证羊毛、蚕丝得色量基本趋于一致而达到同浴同色的染色效果。根据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颜色浓淡和不同牢度要求,选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8.
桑蚕丝脱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0.05g/L碳酸钠溶液对桑蚕丝在煮沸的条件下精练0.5h,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除去盐离子及蚕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得到脱胶蚕丝,烘干后计算生丝脱胶率,并用苦味酸胭脂红溶液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生丝含胶率约为32.18%,脱胶3次基本上可将丝胶除尽。  相似文献   

9.
在1998年以前的研究中,报导了使用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可改善蚕丝染色性;用酸性染料得到浓染效果。同样,将环氧化物处理生丝和坯布,可以固着丝胶,这一事实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10.
真丝生坯染色绸在吴江通过省级鉴定一项填补国内真丝绸染色新工艺空白的真丝生坯染色绸,已在吴江绸缎炼染一厂研制成功。12月ZI日,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这项列入江苏省科委1993年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真丝生坯染色绸,打破了真丝坯绸先经过精练、脱胶成练白绸后染...  相似文献   

11.
探讨染色工艺因素以及酸性中性染料电荷性质对HCDP/蚕丝混纺交织物染色的影响。研究表明:阳离子染料对蚕丝的沾色量随蚕丝比例的增大、染浴pH值的升高、中性盐和阳离子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扁平光泽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所谓扁平光泽生丝是由蚕丝科学研究所开发的既能保持茧丝间抱合又能保持生丝扁平态的一种专门缫丝设备缫制的生丝。 本次供实验用的为200D的缫丝工程缫得的扁平生丝。生丝因为无捻度因而纤维平行、富有光泽、其手感亦比现有加捻生丝(下面称其为普通生丝)光滑。  相似文献   

13.
精练蚕丝普遍采用皂碱或酶精练法,很少用酸精练法。Mosher于1932年最先指出,在PH9.5~10.5的碱性范围和PH1.5~2.0的酸性范围内都可以有效地精练蚕丝,但强碱精练将损伤蚕丝,而酸精练则非常安全。1933年Viktorov等做了用硫酸、盐酸精练蚕丝的试验。1944年还有人获得了用无机酸在PH1.0~2.9的范围内精练蚕丝的专刊(BP.563745)有报道表明,最近意大利工业生产中已采用了酸精练。用酸精练蚕丝能赋予其光泽和丝鸣。酸的精练作用是蛋白质的某个特定氨基酸侧链发生水解。丝素和丝胶蛋白质均受酸的作用,但稀酸对天冬氨酸、谷氨酸…  相似文献   

14.
唐育民 《染整技术》2005,27(3):50-51
我厂是以绞纱染色为主的染色加工厂,最近在染腈纶膨体纱时.发现纱上有多段捻度松紧染疵.在同一绞纱线上有的捻度较紧、有的捻度较松,颜色看上去也有深浅,不知何种原’因造成我厂所用的设备是圆筒形绞纱染色机望能帮助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晓霞 《辽宁丝绸》2000,(1):29-30,32
在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今天,无论是丝织物还是棉织物都很受人们的欢迎.我院开发的丝棉包缠纱产品,就是集丝的滑爽光亮、棉的挺括于一身的新产品。由于丝棉包缠纱产品含有柞丝和棉两种纤维(经:柞丝,纬:柞丝棉包缠纱),为了使织物在染色后得色一致,我们在染色工艺上,染料用量上,助剂用量等方面进行了选择试验。一、染色工艺的途择:织物:漂白柞绸8g,漂白棉布8g,同浴染色。染料:选用天津染化七厂生产的活性嫩黄KE-3G,活性红KE-3B,活性蓝KE-2B。染色处方:染料1%,食盐50g/L,纯碱10g/L,浴比1;40。染色…  相似文献   

16.
目前,约70%蚕丝用于和服,但为了设法扩大蚕丝的需求,除和服外,还必须向西服、床上用品类、室内装饰产品或工业用材料等广泛领域发展。到目前为止,作者等人已经开发了以混合蚕丝、网络蚕丝为主,用作西服的蚕丝新材料,但为了今后设法和国外产品差别化,有必要制做国外不能仿制的高品质生丝、超细生丝以及从茧子直接制造最终产品或与其近似的厂方各具特色的产品。从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蚕丝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工艺条件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蚕丝与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进行反应的最适条件是pH=10.8,SESA:蚕丝=1.9:1(W/W)。生成的对氨基苯磺酰乙基蚕丝(ABSE─蚕丝)经重氮化后与葡萄糖氧化酶偶联的最适条件是:pH=7.5,偶联时间>12h。加酶量为70-110U/g蚕丝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活力为35~45U/g蚕丝,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较高(>40%)。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稳定性较高,其操作半衰期约为21d。  相似文献   

18.
野蚕丝的染色性、发色性、染深性、吸湿性,通常都比家蚕丝低。根据以前的报导,如壳聚糖处理的织物用直接染料染色,在各种染色条件下,都能提高其染色性。对直接染料来说,可以认为壳聚糖有提高柞丝织物深色化、匀染化的作用,和有各种深浅色的效果。但是,目前尚未见到其它染料在这方面的详细报导。 因此,这次使用酸性、碱性和分散染料,在不同染色条件下,对壳聚糖处理的柞丝织物染色性作一探讨。 材料和方法 试料:和以前报导的一样,使用柞丝织物(柞绸)。 精练方法:按照以前报导所用的精练方法(以下将这种精练后的柞丝织物称为未…  相似文献   

19.
段亚峰 《国外丝绸》2006,21(6):9-11
对蚕丝虫胶染料染色过程中媒染剂的种类、媒染方法、染色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前媒、同媒和后媒等3种不同的媒染方法染色时织物所吸附的染料数量、色质及其对丝线断裂强力的影响作了比较。用各种天然的和化学的制品作为媒染剂,使用不同的媒染剂生产出了具有不同色质和强力的丝绸产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染色工艺条件对蚕丝织物的紫胶色素直接染色上染率的影响,以及媒染染色方法和工艺条件对蚕丝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测试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染色蚕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结果表明,紫胶色素直接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4,保温染色温度80℃,保温染色时间50 min;最佳媒染染色方法为后媒染色法,最佳媒染染色温度为75℃,媒染剂不同,其最佳用量及最佳媒染染色时间不同。媒染染色可丰富染色蚕丝织物的色谱,提高其色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