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织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后的亚麻织物进行接枝改性处理,研究了丝胶蛋白亚麻(S-DAC)的制备机理以及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和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氧化亚麻织物的抗皱性能比亚麻明显增强;氧化亚麻织物经丝胶蛋白溶液处理后,丝胶大分子与亚麻纤维素大分子形成化学交联,抗皱性能进一步增强;丝胶蛋白溶液处理后透气透湿性能、染色性能比氧化亚麻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树脂整理对亚麻织物舒适性的影响,测试了树脂整理前后亚麻织物的弯曲应力应变性能、压缩性能、摩擦性能和透气透湿性能。结果表明:经树脂整理后,亚麻织物的力学性能、舒适性能发生明显改变。醚化DMDHEU树脂整理后的亚麻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优于DMDHEU树脂整理后的亚麻织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织物进行有限氧化,再利用丝胶对氧化亚麻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氧化亚麻织物力学性能、抗皱性能、吸湿性能以及透气透湿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丝胶处理后的亚麻织物其抗皱性能和吸湿性有显著提高,另外,相对于氧化亚麻织物,丝胶蛋白溶液处理后的氧化亚麻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亚麻纤维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亚麻纤维、纱线、织物的加工工艺,结合生产实际设计开发了两类亚麻混纺织物,并对织物的物理指标与性能进行测试,表明亚麻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表面处理对亚麻织物/PV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亚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利用柠檬酸三丁酯对亚麻织物表面进行处理,探讨亚麻织物表面处理对亚麻织物/PVC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强力拉伸仪、声传感器等对亚麻织物/PVC复合材料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界面的剥离强度、拉伸强度、声发射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三丁酯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预处理后,PVC树脂与亚麻织物间的界面相容性大大提高,界面的剥离强度也有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亚麻织物/PV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并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天然麻类材料的抗紫外性能,以涤纶为对照样,分别对苎麻、亚麻、汉麻的精干麻纤维及麻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和耐紫外老化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亚麻与汉麻的精干麻纤维的紫外防护性能相近,但耐紫外老化方面亚麻优于汉麻纤维。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受织物颜色的影响显著,颜色越深,其紫外防护性能越好。颜色相近的苎麻、汉麻、亚麻织物中,亚麻织物的耐紫外老化性能最优,汉麻次之,苎麻最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防污亚麻织物的生产方法,及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亚麻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的工艺条件,比较了整理前后亚麻织物的防污性能、强力、透气性.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亚麻织物进行后整理,可以使织物获得较好的防污性能,而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丁帅  刘壮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4):4-4,6,7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整理工艺、特性及功能,指出了亚麻纤维优异的环保性能及亚麻产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对亚麻织物进行改性。研究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对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拉伸性能、硬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手段对紫外光接枝亚麻织物服用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织物的上染率和染色深度有明显提高,拉伸性能提高,硬挺度增大,透气性降低;接枝率增加,上染率和色差值ΔE逐渐增加,接枝率达8%左右时,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但接枝率增加,硬挺度增大,透气性降低。SEM照片显示出亚麻织物经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后表面出现覆盖物和纤维间的粘连。XRD分析表明紫外光接枝后的亚麻织物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引发亚麻织物接枝改善染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淳  王晓 《纺织导报》2006,(3):79-81
亚麻纤维染色性能存在缺陷,以往多采用阳离子化学改性法、化学接枝法、稀土法、涂料法、添加增深助剂等化学方法来改善其染色性能。文章研究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引发亚麻织物接枝丙烯酸的可行性,进行了亚麻织物的接枝与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可以引发亚麻接枝丙烯酸,并且很好地改善了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1.
赵兵  张峰  林红  陈宇岳 《针织工业》2010,(11):32-34
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对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的亚麻织物进行接枝,与未氧化接枝亚麻织物比较了断裂强力、回潮率、透气性能、抗皱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织物吸湿性能上升,抗皱性能和抗紫外性能提高,断裂强力和透气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变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并使其染色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处理后的亚麻织物染色速率、上染率、固色率都有所提高,从而解决亚麻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等缺陷,大大提高了亚麻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亚麻纤维生成活性醛基,氧化亚麻纤维表面的醛基具有和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表面的氨基共价结合的能力,从而制备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以部分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为例研究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无盐染色性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例研究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有盐染色相比,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的上染性能提高,色牢度令人满意。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亚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亚麻纤维具有高强低伸性,吸湿性好,结晶度高,此外,亚麻织物还具有良好的抗菌率、驱螨率与阻燃性能,符合汽车内饰材料的性能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李玲 《染整技术》2012,34(3):9-11,6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变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并使其染色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亚麻织物染色速率、上染率、固色率都有所提高。从而解决亚麻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等缺陷,大大提高了亚麻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6.
姜生 《染整技术》2007,29(10):10-13
先进行亚麻织物的壳聚糖整理,然后再进行亚麻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有利于修补亚麻织物的损伤或亚麻纤维分裂度不匀等问题,使亚麻织物得到均匀染色。同时,对提高亚麻织物的染色水处理牢度、改善色光、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究亚麻纤维经过树脂整理剂整理前后的吸-脱附性能、孔径分布、热稳定性及透气、透湿性能。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同步热分析仪(DTA-TG)等对纯亚麻和整理后亚麻的性能做了测试。研究发现,亚麻织物经过改性DMDHEU树脂整理后,热稳定性和透气、透湿性虽有所降低,但亚麻纤维表面的孔径均匀、集中在2~10 nm,亚麻纤维上孔数量减少,亚麻纤维的表面变得光滑,穿着更加舒适、健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亚麻纤维的组成,亚麻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碱处理对亚麻纤维微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为亚麻纺织品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液氨/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家好  张华  李俊 《纺织学报》2008,29(8):63-66
 观察并测定经液氨和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缩水率、舒适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亚麻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液氨处理对亚麻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缩水率和抗弯弹性模量的改善是有限的,但经液氨和交联联合处理后,亚麻织物外观形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交联处理会降低亚麻的吸湿率、透气量和相对透湿率,但液氨/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舒适性能仍然好于未处理亚麻。液氨作为预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交联处理亚麻织物的强力保持率。  相似文献   

20.
李小平 《毛纺科技》2012,40(3):62-64
主要测试和分析了亚麻和苎麻针织物的吸湿性、悬垂性、拉伸性、折皱回复性、刺痒感、缩水率等服用性能,结果表明亚麻、苎麻针织物都有着良好的吸湿性;苎麻针织物悬垂系数小,比亚麻针织物的悬垂性好;亚麻针织物的拉伸强力大于苎麻针织物;亚麻针织物的抗皱性比较优越;亚麻和苎麻针织物的刺痒感都比较强,且苎麻针织物的刺痒感大于亚麻针织物的刺痒感;苎麻针织物的缩水率大于亚麻针织物的缩水率.在相同原料下,1+1罗纹组织针织物的回潮率、悬垂性、拉伸性能、弹性、缩水率以及刺痒感优于纬平针组织针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