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20,(4):78-79
当前,司法实务中长期运行的低非讼化纠纷解决途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家事纠纷解决的特殊质效要求。家事纠纷的基本特点、家事纠纷解决之价值追求、克服"对抗—判定"诉讼模式缺陷的要求以及我国家事民族传统、革命司法传统的影响等都决定了家事纠纷解决应走非讼化之路。域外国家已经确立的家事纠纷解决理念、调解优先等程序制度及其实务运行经验,启示着我国家事纠纷解决之非讼化路径选择和方案构建;我国家事纠纷解决的现状以及减轻审判压力的需要迫切要求推进家事纠纷解决非讼化改革。鉴此,我国有必要重新确立家事纠纷非讼化的理念、原则,系统构建促进家事纠纷解决非讼化的程序制度,推进我国家事纠纷解决的非讼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6)
构建健全、科学性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针对金融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起着显著作用。然而,非诉讼解决机制与以往诉讼解决机制相比,在解决金融消费类纠纷中存在更多的优点。下文,将对国内金融消费纠纷采取非诉讼解决机制所面临的困境加以试析,便于对金融服务相关督查机构的建立、对金融仲裁制度加以强化从众多方面进行有力健全、整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6):71-72
多元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并不是将现存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简单地进行罗列,而是在分析各纠纷解决机制的共同功能和特殊功能以及各纠纷解决方式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功能分流、内部统一的行政纠纷解决体系。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多元行政纠纷解决机制,首先应当分析现存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理清可能影响多元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的主客观因素,为我国建构以司法为中心的多元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5):162-163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顺应时代对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提出的要求,在传统的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为中心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之外,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探索新的行政纠纷解决途径。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摸索出市长公开电话、首长接待日、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方法。作为在传统纠纷解决机制之外的探索与创新,这些新途径逻辑性并不周密。根据多元行政纠纷解决机制主、客观方面的标准来进行判断,也不完全符合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要求。但这些行政纠纷解决新途径的实践,为我国多元行政纠纷的解决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改革,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字  张婕 《建筑经济》2012,(6):51-54
争端裁决委员会(DAB)在国际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解决建设工程合同争议所需时间、费用、专业性、结果的约束力及对当事人合作关系的影响等方面,对DAB与国内法定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如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DAB在解决建设工程合同争议中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评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议解决方式是国际工程合同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FIDIC、NEC、ICE、JCT、AIA等5种目前通行的国际工程合同,其争议解决方式各具特点,体现了现代合同管理公平、效率的理念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思想.借鉴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助于改革我国目前的建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9)
协作问题解决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通过比较教育测评领域中ATC21S、ACT和PISA2015协作问题解决素养测评,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构建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框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李龙 《山西建筑》2012,38(17):26-27
由于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城市用地、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市民心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了"干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就如何利用这种建筑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进行了一一论述,以期有效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争议解决方式不仅可以使争议双方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有效地解决工程合同纠纷问题,而且对争议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维持和稳固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新版FIDIC施工合同文本中推荐的DAB争议解决方式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对DAB方式的程序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从时间、费用、专业性、解决效果4个方面将其与国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办法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我国建立DAB争议解决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从观念思维、法律制度、行业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DAB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德智  李朔 《建筑经济》2020,41(3):34-37
FIDIC红皮书合同争端解决可以通过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加以概括,即争端解决方法由争端解决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争端解决的主体由工程师-仲裁向工程师-DAB-仲裁方式的转变;工程师作用的加强与工程师行事的权利限制;DAB功能的完善与DAAB预防争端功能的建立。分析不同版本红皮书争端解决条款,认为工程师和DAB的功能设置、权利配置和权力制约是FIDIC红皮书争端解决机制安排的主要体现,也是其在争端解决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126-128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要培育出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阐述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及评价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过课题制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7):40-42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案必讼"的情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民法院案件压力与日俱增。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资源和纠纷总量"僧多粥少"的现状问题十分严峻,构建完善功能互补、程序衔接恰当、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需求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十分必要。实践证明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对利用诉调对接平台解决医疗纠纷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快速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减少医患双方诉讼成本。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供多渠道、多角度、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渠道,满足双方当事人多元化纠纷解决需求。目前司法实践中利用诉调对接机制解决医疗纠纷仍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该问题给予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5)
本文主要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以实验教学问题解决的机理、心理机制研究为指导,对实验课问题解决教学进行分析,并列出教学实践1例。  相似文献   

14.
耿虹  罗毅 《城市规划》2006,30(12):33-39
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村庄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存在于小城镇这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空间范围内。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内部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民内部解决。要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解决农村问题,需要充分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小城镇这个重要基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筑》2016,(14)
正一、争议解决方式的分类在国际工程合同中,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类—诉讼和非诉解决方式。诉讼和仲裁属于以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手段,而诉讼和仲裁以外的手段则属于非诉解决方式,一般包括协商、调解、调停等。按照契约自由的原则,在国际工程合同中,合同当事人享有选择解决争议方式的权利,即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以非诉或诉讼的方式解决合同双方之间发生的争议。而且,非诉和诉讼解决方式的选择在同一合同中并不冲突,合同当事人完全可以在合同中规定除了友好协  相似文献   

16.
王臻  王雁芬 《建设监理》2011,(12):20-22
协调就是协助调解、协商解决,是正确处理解决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处于良好、顺畅的运行状态,以期实现工程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管桩常见的粘皮、内壁塌落和内壁露石等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指出质量问题往往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解决时应分清主因、次因,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7)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本文聚焦于"两个着力"即"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分析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群众路线教育的任务要求,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4)
人民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软手段,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到纠纷解决过程中。其具有灵活性、民主性、准司法性等特征。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文化及法制进程的发展,人民调解自身的纠纷解决功能弱化,人民调解的认可度、公信度降低。因此急需对人民调解制度从调解的程序、调解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完善,从而提高大众对人民调解制度的认可度,将人民调解机制解决纠纷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2005,(9):6-6,10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一届中央领导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日益明晰,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开始形成。但“三农”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认识到行之有效的行动,一步步稳扎解决。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载体,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本刊特邀“三农”和小城镇方面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剖析问题,提出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