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示器件技术》2006,(3):43-48
本文通过对FED、PDP、CRT的原理结构分析和工艺比较,说明FED产业与PDP和CRT相比具有很大的资源兼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是CRT行业适宜的平板显示替代产品。随着全球FED研究(特别是其中的SED)的不断进展,CRT行业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至2010年,性价比优异的CRT仍是国际显示器市场的主流产品,仍能占有50%以上的显示器市场份额。以CRT为代表的真空电子显示器件,不会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以新的产品形式继续占领市场。本文介绍了CRT显示技术在如下诸多应用领域内所取得的惊人发展:直视型阳HDTV;投影型HDTV;数据显示;航空电子显示及扁平型CRT。  相似文献   

3.
电视机领域中CRT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主流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CRT和FPD技术特点及性价比优势,说明CRT新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今天拥有广大的潜在市场,根据中国的国情,应加强企业的研发,缩小差距,努力超越领先,使中国CRT事业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到最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CRT电视机在历经黑白电视时代。彩色电视时代.大屏幕彩色电视时代后.现在又迎来的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尽管目前各种显示技术在竞相发展,但是从市场上看。仍然以传统的CRT电视机最受欢迎,因为,它的性价比最高,产品也最耐用。  相似文献   

5.
光电显示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电显示技术作为光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了CRT器件技术的发展特征,综合分析了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场致发射显示(F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及数字光处理投影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新型微显技术——液晶硅显示和环保型电子纸技术的未来应用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在显示技术领域,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已经取代传统的、体积笨重的CRT显示并占据主流地位,涵盖了从手机到大尺寸电视在内的各种显示应用领域。从各家研究、咨询机构及各大型企业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在显示技术领域,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已经取代传统的、体积笨重的CRT显示并占据主流地位,涵盖了从手机到大尺寸电视在内的各种显示应用领域。从各家研究、咨询机构及各大型企业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液晶与显示》2008,23(3):31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在显示技术领域,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已经取代传统的、体积笨重的CRT显示并占据主流地位,涵盖了从手机到大尺寸电视在内的各种显示应用领域。从各家研究、咨询机构及各大型企业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CRT显示技术在HDTV数据显示,航空电子显示和平板型CRT应用领域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日趋成熟,平板电视将日渐成为市场主导技术,不断冲击CRT的垄断地位,全球显示器市场格局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从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看,CRT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实用影音技术》2008,(11):42-44
显示产业一直就是全球IT行业竞争的焦点,显示产业也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IT行业40%以上的产值与显示技术有关。但是,无论是风光一时的CRT(显像管),还是风头正劲的LCD(液晶),我们似乎都没有真正掌握其核心技术。因此,要实现我国显示产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创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技术向创新产业的跨越。10月8日,我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建设的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大规模生产线在昆山投产,  相似文献   

12.
《电子产品世界》2005,(8B):22-22
尽管平板电视、微显示技术(microdisplays)和数字技求正在对电视广播产业产生巨大的变革,iSuppli公司认为,传统的CRT技术旖在2009年之前继续主导电视机市场。  相似文献   

13.
CRT、PDP、LCD显示器——终端显示的“三国鼎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了CRT、PDP、LCD的结构和特点,指出在将来一段时间内,PDP的市场会进一步提高,而三种显示器会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正在东山再起,大显风采。迄今,它已成为当今平板显示技术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外彩色PDP的发展前景——最终取代CRT;新颖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称雄于壁挂式彩电领域。文末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真空电子技术》2009,(5):25-25
虽说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技术已成为过去,但是目前应用其原理而开发的新型平板(FPD)技术已经面世。 这种新型FP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CRT相同。只是用激光取代了电子束,用小型扫描仪取代了电子枪。只要在相当于荫罩(Shadow Mask)的屏幕上涂布可发出三原色光的荧光材料,使激光照射部分依次发光就能实现影像显示。  相似文献   

16.
《电子科技》1999,(13):32-32
1897年,德国的物理学家KarlFer-dinandBraun教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阴极射线管(cathodraytube-CRT)。至今,CRT技术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当年的球面荫罩式CRT已发展为平面直角荫罩式CRT,但结构基本没太大的改动。1969年,SONY推出了Trinitron(单枪三束彩色映象管,也称特丽城)的CRT,这种CRT(唯一的电子枪、荫栅影像和圆柱屏幕)的技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性能突破。1973年,TrinitronCRT由于杰出的图象质量,成为唯一获得zmmy奖的星象管。至此,从电视广播到美国宇航局的任务控制中心,Trinitron传奇般的颜色、明亮…  相似文献   

17.
《光电技术》2009,51(2):24-26
新一代平板显示(CRT)器件——薄型CRT已被研制出来,这种新技术显示了用于从更高效笔记本电脑与便携式显示器到台式监示器及电视的潜力。薄型机(〈8毫米)结合了低价可视性能与可批量生产的优点。利用相对高的阳极电压(6千)低行驱动开关电压(10.5伏)并结合细微光刻技术,即可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讨论了薄型CRT显示器件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将在2009年电视完全数字化,其它发达国家的电视领域也将紧跟着在今后的几年发生巨大的变化。什么技术将统治下一代电视领域呢?那必然是平板电视,所有的新的电视技术将旧的电视技术撵下台,包括有百年历史的阴极射线管技术(CRT)。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1):94-94
从1939年全球第一台CRT电视问世,CRT显示技术经历了从黑白画面到彩色画面、从球屏到纯平等多个技术飞越,一度在显示领域独领风骚数十年。1964年,美国伊利诺斯的两位教授发明了等离子显示器,从此打破了CRT显示技术独步天下的格局。到1968年,美国RCA公司正式发布液晶显示技术,显示领域又添新丁。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后,等离子和液晶显示技术正显示出与CRT显示技术分庭抗礼、三足鼎立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显示器件技术》2007,(3):25-29
表面传导电子发射(SED)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器被发展。表面传导发射习惯于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作PdO薄膜(厚度大约10nm)。薄膜应用电压通电活化,从而获得良好特性的发射电子。当阳极电压10KV时,电流密度达到大约30mA/cm^2。而且,36英寸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由SCEs和类似于CRT的显示屏组成,同样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