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丁颖  曹满党 《断块油气田》2006,13(1):60-60,75
主要介绍了Sharoof-1A井φ244.5 mm套管开窗侧钻工艺的施工及相关工具。该工艺实现了开窗工具悬挂斜向器,液力坐封斜向器,一趟钻开窗,具有开窗速度快,对井下固井质量、套管壁厚、井斜要求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可回收式斜向器是用于下套管完成井中,从套管内开窗侧钻的一种专用工具,用它可钻出多底井,以达到地质和开发目的。本文在简要介绍斜向器构造和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斜向器的应用技术,包括坐放前的井眼准备;下井操作步骤;开窗和钻进中对斜向器的保护;斜向器回收工艺等。经过使用证明本文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3.
潜山油藏水平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42平2井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第1口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完成的在?177.8 mm套管内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侧钻水平井,目的是开发古潜山地层油气藏。选择在清白口系的长龙山组致密地层(2617 m)下入斜向器,使用铣锥开窗侧钻、侧钻降斜、稳斜、增斜进入潜山地层,在施工中合理选用?152 mm斜向器,配合使用无线随钻测斜仪(MWD)一次坐封成功,优选碎硬质合金作为主切削刃的?154 mmXZ系列铣锥开窗侧钻一次成功。使用无线随钻测斜仪及时准确地掌握了井眼轨迹的变化,配合使用不同规格小井眼导向马达确保侧钻井眼轨迹的控制,提高了井眼剖面符合率和中靶精度,实现了优质、快速、安全钻进。?177.8 mm水平井开窗侧钻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小井眼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套管井侧钻技术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近10年来千余口侧钻定向井和20多口侧钻水平井的开窗研究和实践认识,采用列表形式对比分析了斜向器、段铣两种常用套管开窗技术的优缺点、技术重点、注意事项、常见事故分析与处理等,为今后提高开窗的高效性、一次成功率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震宇  李国兴  谢忠 《钻采工艺》2008,31(2):142-142
针对钻井现场裸眼侧钻的技术难点,选择了注灰式斜向器,下部设计旋流管、调整套管串以及对扣接头,根据侧钻点选择调整下部管串长度,送至预定位置打水泥封固,保证了斜向器的坐封稳固,使侧钻一次成功,相比之下,避开了常规打水泥侧钻、常规液压式斜向口侧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定向井的关键技术,总结出了套管内定向开窗侧钻方式及工艺技术、窗口位置的选择原则、侧钻小井眼定向井的剖面设计及轨迹控制技术、小井眼固完井技术.现场试验和应用表明,一体化地锚斜向器配合复式铣锥进行套管内开窗侧钻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开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开窗工具串难以通过狗腿度较大井段、锥式磨鞋易偏离导斜面、斜向器和磨鞋需要两趟钻送入等技术难点,研制了通过节流压差坐挂的斜向器及与其配套的次级磨鞋、挠性短节、开窗磨鞋等工具,形成了可一趟钻套管开窗钻具组合,该钻具组合实现了斜向器送入、坐挂及开窗作业。将一趟钻套管开窗作业分为5个阶段,推荐了相应阶段的磨铣参数,并制定了处理作业过程中复杂情况的技术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渤海油田203口井应用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进行了套管开窗,开窗成功率100%,平均开窗周期10.5 h,平均修窗周期2.6 h,与应用两趟钻开窗技术的井相比,开窗时间平均缩短2.4 h,提效22.8%。现场应用表明,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能够提高开窗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可为海上油田稳产和提高采出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魏城2-1井双层高强度套管开窗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城2-l井是一口事故侧钻井,由于固井时钻杆被上返水泥浆固死,无法打捞,决定在落鱼上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开窗位置有Φ177.8及Φ244.5两层高强度厚壁套管,开窗难度大。魏城2-l井选用自制的槽式斜向器及复式铣锥只用了24h就成功地完成开窗,从而高效快速地完成了开窗侧钻任务,解除了事故,并顺利钻达靶区完钻。  相似文献   

9.
斜向器套管开窗是在原井眼套管的某一位置下入并固定斜向器然后下入专用磨铣工具并从套管一侧磨铣形成窗口的一项技术。张海21-21L井分别在9"1/2套管和7"套管两次开窗侧钻,本文以9"1/2套管开窗为例阐述斜向器套管开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计算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斜向器装置角,分析了斜向器导斜角、原井轨迹对斜向器定向方位的影响,推导出斜向器定向计算公式,并为柔性钻具组合、弯外壳螺杆钻具侧钻新井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斜向器开窗侧钻井轨迹设计、定向开窗及初始井眼轨迹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径向水平井转向器的技术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3种典型径向水平井用转向器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列出各种转向器的优缺点,并提出转向器的最优配置。对转向器的技术发展提出4点建议,即将液力转向器与水力锚联接,组成最优径向钻井工具;减小转向器对钢质柔性钻杆的阻力,以增大径向水平进尺;发展小尺寸转向器,减小扩孔成本以及开展转向器的可靠性设计,提高其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2.
水平径向钻井钻柱通过转向器工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易松林  李力 《石油机械》1998,26(9):46-48
简要地介绍了水平径向钻井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分析了钻柱通过转向器的受力情况及径向井眼阻力R对钻柱通过转向器阻力岭的影响。由对转向器以上一段钻柱稳定性的分析,认为不宜以钻井液作用在钻柱上端的推力作为钻柱动力,欲使钻柱安全地工作,转向器以上一段钻柱应为拉杆。由钻柱所受径向井眼阻力R的变化,讨论了钻柱通过转向器的运动情况。指出要钻更长的径向水平并段,必须减小或消除径向井眼阻力R。为此,应在转向器、高压水射流破岩钻井技术、钻柱运动控制技术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四个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魏刚  邵明仁  张春琳 《海洋石油》2010,30(1):101-104
南堡35-2-A6mh井设计为一口多底水平分支井,下主支完成后,通过下入膨胀管,斜向器进行开窗侧钻上主支作业,并在上主支下入Ф177.8 mm尾管,然后套铣尾管及斜向器沟通上、下主支。介绍了NB35-2-A6mh井套铣尾管及斜向器的作业难点及现场施工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该井未套铣成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保证套铣作业顺利进行的建议,为以后海上4级完井作业中套铣尾管及斜向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欠扩孔式径向水平井转向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超短半径径向水平钻井技术转向器存在扩孔直径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新型欠扩孔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这种转向系统主要由圆筒式壳体、定位器、螺旋转套、斜向器和造斜组合钻具等组成。该转向系统主要利用水力的作用和转向器本身所受的支反力使造斜的钻井设备在井下根据要求自行造斜,从而实现随钻造斜的目的,可免去安装前扩孔的复杂过程或只使用常规扩孔工具扩孔,大大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5.
轮古40C井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定向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井改造措施中,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比较普遍,而在侧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地层压力系数,必须增加一层套管,这样就得用更小尺寸的钻头钻进,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轮古40C井所遇到的正是此种情况。为了预防窗口小影响下步施工,在塔里木油田深井中,套管开窗侧钻一般采用锻铣套管开窗,为减少施工工序,该井使用了斜向器开窗,并在?152.4 mm井眼顺利下入了?127 mm尾管并固井,然后用?104.8 mm钻头钻达设计井深。通过该井的成功探索,说明使用一次性斜向器开窗侧钻是可行的;钻?104.8 mm小井眼时,防止发生钻具事故是关键,如果钻具脱落,首选公锥进行打捞。  相似文献   

16.
径向水平井转向器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降低径向水平井转向器对柔性钻柱的阻力 ,对转向器的轨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经验公式 ,建立了转向器轨迹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内点惩罚函数法处理和运算 ,得出转向器轨迹最优设计参数 :α =2 5 5° ,R =349 9mm ,δ =- 1 4mm ,对应转向器最小阻力Fz=6 1975kN。考虑到摩擦阻力的存在 ,对阻力公式进行了修正 ,修正系数kz 取 1 5~ 1 8,从而预测出优化后的转向器实际阻力Fsz在 9 2 96 3~ 11 15 5 5kN之间  相似文献   

17.
宋玉玲 《钻采工艺》1998,21(3):45-47
钻多分枝水平井的关键工具是可回收式斜向器。文中介绍了可回收式带封隔器的斜向器、径向水平井斜向器和可回收接箍触发式斜向器,并对其结构、原理、使用中的工艺过程和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气开采需求,有时需要将多分支套管井分支井筒与主井筒沟通合并开采,对分支井套管及造斜器进行射孔作业就是一个方便快速的技术措施.与常规射孔工艺或常规定向射孔工艺相比,造斜器定向射孔工艺具有定方位要求高、定深度要求准、射孔参数严、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必须对射孔对象具体剖析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探讨,提出了相应射孔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径向水平井钻杆截面的塑性变形及轴向受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慧艺  杨永印 《石油学报》1998,19(4):109-112
径向水平钻井技术是开发油田的一种新技术,钻杆在经过斜向器时曲率半径反复变化,钻杆处于应力-塑性应变状态.钻杆截面变形量大小及斜向器弯道阻力的大小对能否正常钻进至关重要.分析了钻杆截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假定钻杆为理想刚塑性材料的条件下,推导出了钻杆截面的长、短轴极限变形量及钻杆转弯时的阻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滑道摩擦系数、射流反力对阻力的影响,从三种条件下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对比中可证明这些公式的正确性,对斜向器的设计和钻杆的选材以及确定实际钻进的工作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第1口自行设计工具,自行施工的三翼分支井——海14-20分支井的套管开窗技术,从工程设计、套管开窗工艺、斜向器方位摆放、窗口保护等方面阐述了分支井开窗技术难点和重点,探讨了分支并可回收式斜向器的回收及方位摆放技术问题,为今后实施分支井钻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