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通过均匀化退火、分级淬火、不同淬火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淬火、回火、时效以及对热处理后试样进行电化学实验,结合DSC曲线测试、扫描电镜及极化曲线、阻抗曲线等的分析,研究了CuAlMnX形状记忆合金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和电化学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460℃时效后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最差.其他处理耐蚀性能由差到好依次是经900℃油淬,150℃回火和900℃水淬处理.在氯化钠溶液中,CuAlMnX形状记忆合金的阻抗谱出现了典型的Warburg阻抗特征,说明此时CuAlMnX形状记忆合金腐蚀主要受O2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爱平 《中国水泥》2004,(11):101-102
矿渣是高炉炼铁的废渣.从炉中以熔融状态流出.经水淬急冷后成为高炉矿渣,化学成分中:C2AS和C2S活性较好,CAS2和CS活性较差,即:CaO、Al2O3含量高,SiO2含量低的矿渣活性高。同时活性与水淬质量有关,水淬好的矿渣80%~90%为玻璃相,矿物呈微晶状态,活性好。  相似文献   

3.
高炉法钙镁磷肥冷却水供水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林 《磷肥与复肥》1997,12(4):21-23
冷却水与水淬水实现分流;改造冷却水供水系统、增加反冲式滤水器装置,解决了水循环使用,水质下降,造成水套和冷却水水淋管堵塞而缺水,炉缸炉腹水套经常烧穿被迫休风的事故,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黄磷电炉出渣水淬池在出炉过程中产生含腐蚀性气体的大量水蒸气无序排放,介绍了开磷磷业有限责任公司20 kt/a黄磷装置渣池及收汽装置的设计,对渣池及收汽装置的结构及运行原理进行阐述和总结,重点介绍渣池围墙的结构、围墙与顶盖间的密封原理、顶盖的运行机理及排汽冷却塔的结构、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法(TMA),对从熔体经水淬和转鼓冷却装置在不同淬火速率下得到的Pd_(77.5)Cu_6Si_(16.5);Pd(77.5)Ni_6Si_(16.5)金属玻璃在恒定加热速率(20度/分)下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实验结果发现在淬火速率约为10~3—10~6度/秒范围内,上述各种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起始温度T_~-随淬火速率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玻璃转变过程的进行,到达玻璃转变终了温度T_~+时,便观察不出淬火速率对它的影响。整个实验结果可从自由体积理论用驰豫过程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陈相 《广州化工》2009,37(6):190-192
根据酸性水装置的特点,采用油水分离器动态脱油取代原脱油罐沉降静态脱油,缩短了工艺流程,消除了酸性水大罐的泄漏,介绍了油水分离器在酸性水装置中的成功应用以及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使用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水淬渣的胶凝活性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新熔融水淬的方法制备不同水淬矿渣样品,综合进行净浆强度实验和碱溶出实验研究,借助XRD,DTA, TEM, SEM和EDX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矿渣形成过程、形成结构和胶凝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渣潜在胶凝活性的形成机理.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排渣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水淬渣能够形成分相结构,对水淬渣胶凝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分相矿渣具有富钙相和富硅相,富钙相的迅速溶解和富硅相的缓慢溶解是水淬渣水化过程中产生足够早期强度和发挥稳定后期强度的主要原因. 由于玻璃分相的影响,排渣过程存在最佳工艺条件,即最佳的排渣过程能使水淬渣形成玻璃分相结构,从而具有最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汪家铭 《大氮肥》2006,29(1):24-24
2005年12月31日,川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化)第四套三聚氰胺装置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装置于2005年4月25日破土动工兴建,年生产能力为26kt,采用北京清大华业科技公司改良气相淬冷常压法三聚氰胺生产技术,由川化设计院在总结本公司已有的前三套三聚氰胺装置在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开车运转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工程设计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整套装置具有原材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性能好、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燕 《耐火与石灰》2009,34(5):59-62
研究了用白云石和铝矾土合成高温浇注料的可能性。在热急变的条件下,对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了测定抗热震性进行了水淬实验。通过图像分析检测出了在淬火之前和期间表面受损的程度。通过超声波对弹性动态杨氏模量进行了测定。这些结果表明白云石和铝矾土可作为低温合成耐火复合物的有效原料。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 CH_4蒸汽转化、两级变换工艺的中、小合成氨厂,降低中变气入低变炉的温度,提高变换气水碳化,大都在低变前用水淬冷来实现。由于中、小型合成氨厂一般未设置脱盐水装置,如果系统的蒸汽冷凝液不足以维持变换气淬冷及脱碳系统水平衡时,补充软水。由于补充软水造成淬冷中 Cl~-和盐份含量大大增加,低变触媒中毒结盐,淬冷器填料结盐埂塞、阻力升高,淬冷水在淬冷器中汽化状况不好,导至低变触媒遇水冷激其活性下降,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1.
某电镀锡机组2#软熔导电辊(位于淬水槽之后)在使用过程中粗糙度异常下降,寿命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组的正常生产。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对因此而产生的镀锌板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及元素成分的分析,比较了1#(位于淬水槽前)、2#导电辊的粗糙度变化,以及下机后2#导电辊在清洗前后的粗糙度。认为粘锡是造成粗糙度下降的根本原因,磨损所造成的粗糙度下降可以忽略不计。提出了控制2#软熔导电辊粗糙度下降的措施,如提高2#软熔导电辊的压辊压力,降低淬水槽中Sn2+的浓度,降低淬水槽温度,防止带钢边部产生锡须等。  相似文献   

12.
大型贮槽固定式罐顶的一种形式——伞顶的构造与构件的计算。伞顶是介于锥顶与拱顶之间一种固定式罐顶结构形式。它同时具有锥顶和拱顶的优点,值得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常见网壳拱顶的结构分析 ,认为网壳拱顶在大型固定顶储罐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着重介绍了经纬型网壳拱顶的结构、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制定网壳拱顶结构的相关标准规范 ,使此种技术能在工程上得以进一步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多孔细旦丝生产的环吹风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建杰 《聚酯工业》2012,25(1):39-40
利用环吹风冷却工艺技术生产多孔细旦产品,重点针对与环吹风生产特点密切相关的喷丝板以及无风区长度进行设计、调整,使之适应环吹风的工艺特性,最终生产出高品质多孔细旦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三维卷曲涤纶中空纤维生产 ,可以通过调节无油丝粘度 ,提高环吹风速 ,来强化不对称冷却吹风效果。借助于 WA XD、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风速调整前后纤维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 ,粘度是影响生产稳定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 ,提高螺杆温度 ,降低熔体粘度 ,相应提高环吹风速 ,强化不对称冷却吹风效果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结晶度。  相似文献   

16.
杨洪平 《合成纤维》2001,30(5):35-38
分析了大型低阻尼密闭式环吹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和运行状况,测试了环吹风速均匀性,并同半敞开式环吹装置进行了比较。成功应用大型低阻尼密闭式环吹装置的关键是风的均匀分布和风的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流床气化炉激冷室的工作特点,建立了一套激冷室激冷环的冷态流动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激冷环气相冷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激冷环上不同位置喷嘴的流场分布;通过改变激冷环的进气方式,分析不同进气结构对激冷环上喷嘴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二进气道结构,四进气道结构使得激冷环喷嘴的速度分布相对均匀,能够达到激冷环对合成气强化换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罐底油泥的环境问题,采用新型环保清洗剂配方,选用热化学清洗法,研究了该清洗剂对罐底油泥的热化学清洗效果的影响。通过生物显微镜观察清洗后浮油的结构,以及测定油的回收率,确定最佳清洗条件为:清洗剂质量分数为1.2%,清洗时间为60 min。最佳清洗时,罐底油泥能够充分进行三相分离,油回收率可达92.5%,可以有效回收原油,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原料分离及提纯工段开车后真空泵出口缓冲罐振动并发出噪音。从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振动的原因是冬季温度低,采取保温措施后,使缓冲罐不再振动,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徐静楠 《当代化工》2017,(11):2324-2326
储罐容量计算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盘点结算时使用最普遍、最稳定的测量方式。它常用于储罐内石油产品的总容量存量测量,也可以用于输转测量。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很多石油化工企业对储罐容量计算也越来越重视。储罐容量自动计算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为误差及人员劳动强度,为生产与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介绍了储罐容量自动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