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迪  田密  廖心言 《太阳能》2022,(8):84-91
以2021年建设的四川省某光伏发电项目为例,针对其光伏支架选型设计,利用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对该项目分别采用固定倾角式、固定可调式、平单轴和带倾角的平单轴4种光伏支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LCOE最低时的光伏支架方案。结果显示:本项目在地势平坦区域推荐安装采用2P方案(2块光伏组件竖排)的平单轴光伏支架,其他区域推荐安装固定倾角式光伏支架。  相似文献   

2.
李康 《太阳能》2024,(4):5-10
针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展开研究,介绍了其相关概念,分析了其各个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LCOE的相关方法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光伏发电项目LCOE的3个组成部分中,初始投资部分LCOE的占比最大,达到了72%~76%;2)发电量是项目LCOE非常敏感的影响因素,应寻找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并且减少弃光率,提升上网电量,有助于降低项目LCOE;3)折现率对项目LCOE的影响很大,但其与项目本身无关,主要取决于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和项目投资者设定的项目预期收益率;4)光伏发电系统年衰减率和运维成本对项目LCOE的影响不大;5)寻找融资利率低的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LCOE;6)降低项目初始投资和提升发电量是降低项目LCOE最主要的两个途径,也是光伏工作者最需要努力的两个方向。以期研究结果可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PVsyst软件,对光伏阵列倾角与土地成本双因素影响下的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析了光伏阵列倾角与倾斜面上总太阳辐射量及光伏发电项目实际发电量的关系,计算了不同光伏阵列倾角和不同单位土地租金下光伏场区占地面积、土地年租金,以及光伏发电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研究结果表明:在光伏阵列倾角及土地成本双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随着光伏阵列倾角的增大,项目的 LCOE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存在一个光伏阵列倾角使LCOE最优,且该光伏阵列倾角与项目发电量最高时对应的光伏阵列倾角可能不同。不同单位土地租金下,项目的 LCOE最优时对应的光伏阵列倾角可能不同,随着单位土地租金提高,项目的 LCOE最优时对应的光伏阵列倾角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在超高海拔地区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选用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和平准化度电净现值(LNPVE)作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以能量回收期、年均节约标准煤量、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对全球首个建于超高海拔地区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该项目的LCOE小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说明该项目发电成本低,具有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潜力,可以实现最低价格的平价上网;LNPVE指标表明该项目能够实现对燃煤发电的替代,可以最低价格实现平价上网。2)该项目的能量回收期约为4.13年,年均节约标准煤约15.14万t,年均减少CO2排放量约41.93万t、SO2排放量约1.26万t、NOx排放量约0.63万t,环境效益良好。该研究对于在超高海拔地区规模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围绕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度电成本/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水平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LCOE的评估依据和测算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 LCOE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影响LCOE的几个典型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测算了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的 LCOE水平;预测了光伏发电项目的 LCOE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彬  舒安康  彭勇 《太阳能学报》2024,45(4):91-100
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瓦电成本和度电成本提出计算方法。从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生产技术路线着手,结合钙钛矿光伏组件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产线成本以及产线折旧等方面对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瓦电成本进行计算和讨论。同时对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度电成本进行预测,并与火电、水电以及风电的度电成本进行比较,所得结论可为从事钙钛矿光伏组件制造的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一定的助益信息。  相似文献   

7.
鲁正  陈芸菲  孙炜 《太阳能学报》2021,42(8):153-158
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是国际上通用评价发电技术的主要经济性指标.在原有LCOE评估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考虑折旧抵税后的税收成本和损耗带来的额外成本,进一步优化成本模型,并考虑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收入因素,提出更准确、更完整的优化LCOE模型,并结合其他投资指标提出适应我国现状的光伏发电效益模型.以南京某3 MW分...  相似文献   

8.
传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配比一般按1:1及以下比例设计,因存在光资源不足、系统损耗、弃光限电等情况,常导致交流侧输出功率无法达到额定工况,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以光资源实测数据的分析及处理为基础,解析计算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及弃光率,创新性得到了弃光率、年均发电量、弃光电量等参数与容配比的函数关系,并以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为寻优目标,综合弃光率、光伏发电系统衰减率、直流侧损耗、项目增值税抵扣、运营成本等因素,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定量分析了LCOE与容配比之间的强相关函数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优容配比。结果表明: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可得到准确的最小LCOE,进而确定最优容配比。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不同地区的20个光伏发电项目为样本,计算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将计算得到的不含税LCOE修正为含税LCOE,并与项目的核准电价、当地的脱硫煤标杆电价对标,分析含税LCOE与核准电价之间的变化趋势;对LCOE进行敏感性分析,将平价上网时代含税LCOE降幅与核准电价降幅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平价上网时代...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类型的光伏支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Vsyst软件,根据不同类型光伏支架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纬度、不同光照资源条件下的光伏方阵模型,对其采用不同类型光伏支架时的发电量及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LCOE作为评价指标指导光伏支架的选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光伏方阵采用固定式...  相似文献   

11.
李立 《江西能源》2014,(1):93-95
轨道交通是目前重要的交通方式,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可靠性,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光伏系统数学模型,阐述最大功率点算法,并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模,重点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与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动力统计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保加利亚鲁塞电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及同期太阳能光伏发电观测资料为例,分析了不同气象要素与同期发电量的线性相关关系,构建了不同时间序列的光伏发电量统计预报模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日值预报模型比全年日值预报模型、全年小时值预报模型和典型月日值预报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详述了新疆光伏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新疆发展光伏发电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陈瑶  黄润兰 《能源与节能》2021,(4):17-18,190
漂浮式光伏发电技术是未来光伏发电的应用方向之一。在同一地点建立了1座6.3 kW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及1座6.3 kW陆上光伏发电系统,分别对其发电性能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试验表明,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比陆上光伏发电系统高2%,总体发电效率更高,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降低温度损耗对系统发电功率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器件太阳电池出发,介绍了各类太阳电池的特点和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硅基太阳电池、化合物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的技术研发状况,并分析了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6.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和评价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发展思路,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芬  陈正洪  何明琼  徐静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2):188-192,206
从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光伏市场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国家近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扶持太阳能发电的法规、政策和规划,对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光伏发电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光伏市场的有序开发和行业发展提供借鍪.  相似文献   

18.
隋礼辉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209-211,215
介绍了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情况,以学习曲线模型为原理,分别采用恒定学习率与分阶段学习率分析了未来我国10年光伏发电单位成本发展趋势,并估算了光伏发电实现商业化运作所需的学习成本,预测在2020年左右我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持平,进而步入大规模商业化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19.
彭玥  许春雨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1):207-210
受阴影遮蔽影响,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下降,功率曲线呈现多峰值,使传统的最大功率点(MPPT)算法失效陷入局部极值点。基于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在正常和有阴影遮蔽情况下对光伏组件串并联输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功率曲线上局部极值点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规律。针对阴影遮蔽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提出建立微型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光伏组件间解耦的方法,跟踪每个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使光伏发电效率达到最优。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光伏发电的广泛接入,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电能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在分析光伏逆变器常用PQ和V/f控制策略基础上,构建了光伏电池及其逆变器控制策略模型,分析了光伏在PQ和V/f控制下的电能质量变化状况,从而得到光伏相应电能质量指标特性。结果表明,光伏并网且PQ控制时,主要是电流谐波等电流质量问题;孤岛且V/f控制时,主要是电压波动等电压质量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光伏运行和电能质量监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