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空气分离装置是化工企业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分离方法,我国化工企业众多,由于工艺参数不确定,在空气分离装置流程的选择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就空气分离装置在化工企业中的流程选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空气分离装置是现代化工的重要组成,空气中含有大量日常需要的原料,通过多种流程设计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成分,通过对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分离来供应石油和冶金等行业的生产使用。随着化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行业内的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空气分离装置工艺流程研究也逐渐广泛,本文对空气分离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各个工艺流程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空气分离装置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气分离装置把所需要的气体,比如氮气、氧气等等,经过一定的处理流程(精馏、液化等)把其从通入装置中的空气内分离出来,然后根据生产的需要投入到生产中去。从空气分离设备的分子筛吸附器的介绍出发,对空气分离装置的变压解吸技术进行详细地分析,最终对如何更好地改善分子筛净化系统中的氮气放空阀、均压阀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望经过创新改进之后,分子筛净化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兖矿鲁南化肥厂28000m^3/h空分装置属双泵内压缩空分流程,其原动机为汽轮机,拖动原料空压机和空气增压机,于2008年6月29日建成投产。空分装置自建成投产以来,空气增压机(型号为RBZ45-7)主止推轴承温度一直居高不下,最高达到106℃,严重威胁着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市场上产能大于100 t/d的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均采用中压氮气双增压膨胀循环制冷工艺。针对某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对采用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与常规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有所区别)和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两者均为中压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详细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在设备(原料空气压缩机、氮气喂气机、循环压缩机及静设备等)投资成本、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相当,但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之综合能效明显优于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几套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详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能效高出约2%~3%。基于目前市场上高氮氧比大中型液体空分装置的实际状况,在液氮:液氧≥1.2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此种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U-GAS气化炉操作压力下空分界区氧气和氮气的压力要求,可供选择的空分流程较多,选取了双泵-中压膨胀流程、单泵-中压膨胀流程、单泵-低压膨胀流程、外压缩流程以及自增压-外压缩流程5种空分方案进行对比。简述了空分部分的工艺流程,介绍了5种空分方案流程的异同,并对5种空分装置的运行能耗、投资、占地等进行了对比,为不同工艺流程的配套最优空分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气分离装置是煤制甲醇化工生产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和深度冷冻的方法将空气液化、精馏、分离。主要介绍了空气分离装置的主要开、停车步骤,并对装置的正常操作、变工况操作以及生产设备的维护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某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世界首例应用煤制甲醇生产丙烯项目,该项目配套建设的3套60000等级的内压缩流程制氧设备,由浙江某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Y公司)设计制造,采用空气循环膨胀制冷的双泵内压缩.精馏塔采用上塔、下塔平行布置,主冷单独布置,为提高氧、氮提取率设置增效塔流程.由某建设公司负责承建.在2007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渭化28000m^3/h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液氧泵在试车及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对液氧泵回流阀、液氧泵密封气进行了改造和维护,对液氧泵的联锁进行了完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石亚玲 《中氮肥》2010,(3):43-45
我厂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之一的28000m^3/h空分装置由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成套供货。该空分装置采用全低压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制冷,全精馏无氢制氩,空气增压循环的氧、氮双泵内压缩流程。RIK112S空压机和RBZ45空气增压机由陕鼓与德国曼透平合作生产,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凝式汽轮机驱动。汽轮机自2008年5月31日冲转成功后,于2008年6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1.
兖矿鲁南化肥厂28 000 m3/h空分装置由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成套供货,配套有陕鼓与德国曼透平合作生产的RIK112S空压机和RBZ45增压机,使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凝式汽轮机拖动。该装置采用全低压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制冷、全精馏无氢制氩、空气增压循环的氧、氮双泵内压缩流程。该装置于2008年5月底开始单体试车,2008年6月29日生产出合格氧气。3 a多来系统运行良好,但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油田气分离装置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有效能概念对诸流程进行了计算和热力学分析,并结合最小分离功概念进行比较,两者结果是一致的。经过分析指出,该种类型的工艺装置有效能损失主要是在压缩和换热两部分,其中特别是压缩。文章还简要地指出了提高热力学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蒋旭  厉彦忠 《当代化工》2014,(3):413-415,419
介绍了空气循环与氮气循环流程的空分设备的三种流程形式,通过具体计算详细对比了空气循环单泵流程、空气循环双泵流程和氮气循环单泵流程三者在氮气透平压缩机是否能做、下塔抽氮气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能耗与投资的优劣势,同时提出了针对产品规格的流程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参数泵分离的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操作机理和数学模型作了简述。在工艺的开发应用方面,除介绍探索性应用研究外,特别提到澳大利亚日处理水54立方米的脱盐装置,此工艺命名为“Sirotherm”参数泵分离过程。介绍了国内研究果糖葡萄糖浆的间歇和连续参数泵的分离工艺和影响因素。以及放大中的一些浓度和温度分布情况。最后对间歇固定床,参数泵分离和模拟移动床分离工艺各自的优缺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中海油华鹤化工有限公司KDON-45000/35000空分装置包括:空气过滤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气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低温冷箱系统、增压透平膨胀机系统、规整填料双层主冷精馏塔、高压液氧、液氮泵双泵内压缩系统。高压氧气用于煤气化3台气化炉供氧需求,高压氮用于净化装置低温甲醇洗和合成气压缩机密封气系统,空分设备的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精馏塔等均由开封空分供货,原料气压缩机和空气增压机为陕西鼓风机产品,汽轮机"一拖二"驱动方式,膨胀机一开一备,氧氮泵均为进口设备。空分装置自2015年试车投产以来,稳定运行5a,针对此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现有的MTO装置烯烃分离流程,给出了基于LNG冷能利用的MTO装置烯烃分离流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换热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69.95 t/h的LNG可替代原工艺约12 703.3 k W的冷量负荷,节省约5 950 k W的冷剂压缩制冷系统功耗,大幅度降低MTO装置烯烃分离装置的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17.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2-13
以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简称华鹤公司)为例,华鹤公司配套的空分装置包括空气压缩系统、空气冷却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透平膨胀系统、空气换热系统、精馏系统、产品外送系统等,而本套空分采用液氧泵、液氮泵内压缩系统。在煤化工行业中,内压缩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使煤化工在生产上更加安全。针对短期停车期间氧、氮泵采取不排液保冷操作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翁敦机  姚军 《山东化工》2016,(5):126-128,131
本文主要讨论延迟焦化装置运行中存在冷焦水处理流程复杂,大量焦粉在冷焦热水罐底部沉积,旋流除油器能耗严重等问题。在原有流程上进行优化,通过简化冷焦水处理流程、改变水罐罐底形式、优化旋流除油器流程、采用"隔板式过滤器"技术等工艺改造,既减少了冷焦热水罐中的焦粉沉积量,降低装置能耗,又延长机泵叶轮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7,(1):67-74
空分是煤化工项目氧气及氮气的供给装置,介绍了其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现代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装置具有规模大、产品规格多、产品压力高等技术特点。针对固定床、流化床及气流床等不同煤气化工艺,举例阐述了煤化工项目配套空气循环内压缩、空气循环外压缩及氮气循环内压缩等不同空分工艺流程及设备的技术特点,并介绍了关键配套部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氮肥》2021,(4)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 000 m3/h空分装置采用中压膨胀空气进下塔、液氧液氮双泵内压缩、全精馏无氢制氩工艺流程。22 000 m3/h空分装置停车时,原通常采用带压(空压机在线)排液加温操作,存在诸多缺点或不足;近年来,依托已有的空压站、7 000 m3/h空分装置分子筛纯化系统提供的加温吹扫气源,经过对空分装置停车排液、静置、加温吹除等工艺操作环节风险因素的辨识,创新管理思路,22 000 m3/h空分装置排液加温操作中多采用空压机离线的节能模式(静压排液)。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系列安全节能措施,合理控制冷箱内设备的关键部位、阀门及管线盲点排液,加快操作速度,空分装置排液加温实现了安全控制与节能降耗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