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穿过林区的供电线路所处地理环境复杂,输电通道山火灾害频发。为研究山火条件下林区输电通道风险评估问题,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某重要负荷的两条输电通道所经过的多个地区的气象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统计。利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计算山火发生概率,利用长空气间隙击穿理论计算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故障概率,进而建立了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山火条件下输电通道风险评估模型,并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还对一条输电通道故障,潮流转移至另一条输电通道后的线路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降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综合评估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故障与二次系统隐性故障导致的多重故障风险,提出了考虑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气象灾害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特点,总结了一二次设备耦合多重故障的特点。其次,综合考虑输电线路及保护装置的失效概率,建立了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模型。然后,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实现初始故障集的快速生成,进而评估系统失负荷、节点电压越限、支路潮流越限等风险指标。最后,采用IEEE39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一二次耦合的多重故障,系统面临的风险更为严重;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可兼顾不同气象分区内线路故障概率分布差异,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多维度风险指标排序,能够有效筛选灾害天气落区内影响电网风险的关键线路和母线,为电网风险防控和薄弱环节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灾害天气下电网发生短时多重故障有可能超出保护系统预设的反应能力,一二次设备耦合影响将助推多重故障风险发展和蔓延。为此,提出了计及一二次设备耦合故障的短时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电网短时运行风险的影响。其次,构建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故障概率模型,重点分析了一二次设备耦合故障引发保护拒动的概率。然后,结合保护系统对超预期故障的反应能力,提出了灾害天气下电网短时多重故障风险评估方法。最后,采用改造的IEEE39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算例结果表明:受外界气象环境影响,保护系统缺陷暴露导致非期望动作使得电网多重故障风险更为严重;综合考虑灾害天气对一二次设备影响下的短时运行风险,对于发现和消除保护系统薄弱环节及制定电网降风险运行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登云 《江西电力》2008,32(Z1):11-12
介绍了南昌电力通信网现状,描述了冰雪灾害期间通信故障现象,以实际应用的效果阐述了备用通道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配电网风险评估直接应用于实际预警预案还存在一定困难。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过热区域的城市配电网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各类灾害下相应最小过热区域的停运概率,计算灾害下配网负荷停电风险,并以此为判据进行实时预警预案。考虑了配网自身的自愈控制,克服了传统配电网灾害风险评估中的保守计算。显著提升了计算速度,有能力评估灾害下多条关联馈线段同时成为初始故障源时的风险情况,并量化了灾害下配网负荷的停电损失,可用于比较不同工况下不同灾害的危害程度。最后以实际城市配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通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恶劣天气下配电网应对极端事故的系统弹性提升问题,提出了计及复合自然灾害时空相关性的配电网储能电站多层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恶劣天气下考虑暴雨强度与风速相关性的联合灾害强度概率分布模型,通过对复合灾害强度分布特征与配电网元件运行风险之间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分析,构建了计及复合自然灾害时空相关性的配电网故障风险模型。其次提出了复合灾害天气下提升配电网运行弹性的储能电站多层规划策略,构建了考虑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的储能配置-风险建模-配网调度的储能电站规划模型架构,并基于Benders分解将其转化为三层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高效求解。通过典型配电网的仿真测试和对比分析可知,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恶劣天气下配电网应对故障风险的运行弹性和恢复能力,保障灾害事件下配网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7.
针对各类极端灾害频发、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的风险问题,该文研究了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演变路径,对降低停电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仿真模拟,以极端灾害导致的故障元件作为初始故障集,利用GPU并行静态安全分析,获取初始故障发生后系统的下层风险元件;利用GPU并行潮流计算模块对严重故障集进行交流潮流分析,计算线路故障的负载率、耦合指标、潮流波动指标和电压越限情况等关联性指标,判断出最严重的故障情况作为下级故障元件,当电压指标越限时采用最优潮流并行模块计算最小切负荷;根据故障链结束判据终止计算,得到初始故障集下的连锁故障演变路径。通过39节点系统算例进行分析和验证,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光纤通道在继电保护中应用,简述光纤通信系统与光纤纵联差动保护。以两起典型光纤通道异常事件为案例,采用单端站光纤通道自环方法,探讨通道异常告警处理步骤,运用通道衰耗和通道误码率重点分析,快速诊断故障位置,提高故障处理效率,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指导特高压密集输电通道等重要输电设备开展差异化防舞设计和舞动治理工作,开展特定重现期的舞动区域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安徽81个气象台站2010—2020年冬季历史气象资料,利用极值I型分布模型计算了各气象台站30 a、50 a和100 a一遇舞动极值日数,制定了电网舞动区域分级原则,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了气象台站周边地区特定重现期舞动极值日数,绘制了安徽省30 a、50 a和100 a一遇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分别适用于110~220 kV、330~750 kV和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防舞动工作。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显示,淮北平原地区及江淮沿江地区舞动风险较高,且100 a一遇的2、3级舞动区较30 a一遇舞动区面积更广,为特高压密集输电通道的差异化舞动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特定重现期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对提升电网抵御覆冰舞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线路光纤保护以其可靠性高、运行维护方便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线路光纤保护的可靠性,避免当光纤故障时两端线路保护同时失去主保护,进而影响一次设备运行,对系统中部分线路保护光纤双通道保护改造进行研究,实现线路保护当一个通道故障时,另一个通道可靠运行,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消除电网安全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