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冷却系统对于确保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散发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另一方面保持恒温减少发动机内部组件的磨损,其中的冷却水泵作为冷却系统的重要配件,在整个冷却系统正常运行中发挥作用举足轻重。但是由于冷却水泵受到自身结构特点、外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所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制约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入手,研究当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主要研究进展,并针对性提出了未来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汽车是信息时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汽车自带冷却系统会及时散热,由此可以看出冷却系统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故障,如冷却液温度过高、冷却液温度过低、冷却液渗漏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发动机运行,还会导致汽车其他机械部件处于不稳定状态,反而增加驾驶风险性。本文就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及维修展开系统化研究,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运行原理分析入手,阐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随后叙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及维修方法与系统维修及养护,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油变质、曲轴箱油泥过多、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定期地对发动机进行维修和保养,才可以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发挥能量转换的功能,为汽车提供动力,同时保证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水泵轴承作为汽车内部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运转,在工作载荷波动较大作用下,可能出现轴承窜动问题,为汽车的安全行驶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汽车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加强汽车水泵轴承窜动分析工作,寻求合理的对策予以实践,确保汽车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5.
冷却水泵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装置,为汽车的发动装置输送清水或物理性质的液体,来减少发动机运行带来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汽车发动装置的性能。目前,对冷却水泵的研究成为汽车工程师们研究的重点方向。因汽车水泵的运作空间小,环境温度高,因而在运作时对汽车容易造成汽蚀破坏。本文结合发动机冷却水泵的结构特点和能量特点分析,对制约发动机冷却水泵的发展因素作出重点总结,并对冷却水泵的发展研究和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诸多故障。基于此,本文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故障的常见成因、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策略以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的各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防止汽车水泵机械密封的渗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水泵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运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汽车水泵的失效形式是渗漏现象,即冷却水通过机械密封从溢水孔处溢出(参见图1),如果渗漏量较多,则说明水泵已经失效。此时如果不及时维修或更换,渗漏的水就会逐渐渗入到轴连轴承内部,侵蚀轴承的滚动体,并最终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机械密封的可靠性在汽车水泵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冷却系统是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点,其故障诊断很关键,可以有效降低其故障出现率,充分提高燃油效率,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伴随发动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冷却系统的维修技术也在持续转型升级,更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系统中,这全面提高了维修的精准性、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故障诊断,然后探究了重要的维修技术,最后从故障诊断设计、故障诊断结果等方面重点探究了基于RBF神经网络、数据处理的故障诊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衡量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发动机可以比作是车辆的心脏,发动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车性能的优劣。发动机冷却水泵,也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冷却水泵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状态。确保在发动机刚刚点火启动时,能快速使发动机升温,达到最适合的工作温度,帮助机油达到合适的粘度,各运动机件的间隙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在车辆低转速或大扭矩工作时(如重载或爬坡时)产生的高温有足够的冷却量输出快速冷却,确保发动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现代发动机冷却水泵设计,在原有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随着发动机轻量化、小型化、冷却量控制精确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发动机冷却水泵设计结构更为紧凑、轴承承载能力更强、水封组件能适应更复杂的使用工况。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生产模式的需求,要求零件通用化、结构简单化。再者为了适应与发动机厂的同步开发和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CFD分析软件对现代发动机冷却水泵研发的帮助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发动机冷却水泵研发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以及为适应时代发展,发动机冷却水泵研发必须作相应提升和进步的方面,并举例说明了CFD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汽车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节温器在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汽车故障原因大部分是来源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导致的,因此研究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对提高汽车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分析作为切入点,阐述其工作特点,进而论述其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传统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响应慢、精读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系统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来采集水温、转速、流量信号,可编程硬件系统,用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电控单元进行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冷却水,可精确快速的控制水泵工作,使发动机机体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该电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确定了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数据;利用GT-SUITE系列软件建立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冷却系统的计算模型,并首次建立赛车的赛道速度循环工况,通过仿真模拟发动机冷机起动暖机过程及循环工况中发动机温度变化,并对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针对现有赛车冷却系统存在的暖机时间长、停机后发动机出现热浸现象、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等问题,从散热器、水泵、节温器三方面开展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性能预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冷却系统可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温度附近,怠速暖机时间减少16%,停机后未出现热浸现象,耐久赛油耗降低1.7%。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柴油机NOx的排放量,设计了一种冷EGR温度控制器。该控制器可通过控制直流电动水泵的转速来调节冷却水的循环量,确保不同工况下的最佳EGR冷却温度。通过传感器信号获得EGR的冷却温度,如果EGR的冷却温度不在最佳冷却温度范围内,控制器通过PID控制改变脉宽调制信号PWM的占空比来调整水泵电机的平均电压以改变水泵的转速进而调节冷却水的循环量,从而实现冷EGR温度的自动控制。在CA498型柴油机上对该温度控制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冷却的EGR系统相比,该冷EGR温度控制器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柴油机不同的工况对冷却水温度要求不同,原冷却系统不能随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设计了柴油机智能冷却系统恒温控制系统。通过热平衡实验获得柴油机各工况最佳工作状态的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利用单片机控制变频器水泵转速和电控三通旁通阀的开度对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随柴油机工况变化将冷却水温度恒定控制在最佳工作温度,达到了节油效果,最大节油率为5.4%,平均节油率为3.6%。  相似文献   

15.
涡轮增压辅助电子水泵是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涡轮增压器在长时间工作下产生持续高温,对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产生较大影响,而电子水泵可通过防冻液冷却剂对涡轮增压器进行降温,有效降低涡轮增压器工作温度,保障发动机的持久动力性。分析了电子水泵的常见应用故障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优良的冷却性能对提高其工作性能和气缸盖可靠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某V型12缸水冷发动机的冷却水腔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缸盖及其冷却水腔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冷却水在缸盖复杂水腔内的三维流场分布与进出水孔的流量,并详细分析了其流场、压力场、温度场及换热情况, 为该型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性能和气缸盖的可靠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水腔的流动均匀性可以达到该发动机的冷却要求;流经各缸的冷却液流量分配合理;“鼻梁区”冷却效果较好,且“流动死区”能满足冷却需求。通过对气缸盖内冷却液流动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整机及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7.
In a typical cooling system of automotive engine, a mechanical water pump is used to control the flow rate of coolant. However, this traditional cooling system is not suitable for a high efficiency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fuel economy and exhaust emis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new technology for engine cooling systems. These days, the electronic water pump is spotlighted as the new cooling system of an engine. The new cooling system can provide more flexible control of the coolant flow rate and the engine temperature, which used to be strongly relied on the engine driving conditions such as load and speed. In this study, an engin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a New European Drive Cycle (NEDC) with a 2.7L diesel engine. The electric water pump operated by BLDC motor and the electronic valve were installed in the cooling system to control the coolant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the exhaust emissions were reduc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ngine temperature and a decrease in the coolant flow. From this experiment, we found that increasing coolant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ducing the emissions (e.g. THC and CO). Decreasing coolant flow also affected the reduction of emissions. In contrast, NOx emission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in these conditions.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7th JSME-KSME Thermal and Fluid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Sapporo, Japan, October 2008. Kyung-Wook Choi received his B.S.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Hanyang University, Korea, in 2006. He is now working on a doctoral degree in Hanyang University. Kyung-Wook’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nternal Engine Combustion, and Engine Cooling System. Ki-bum Kim was award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from 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 August 2001, he began graduate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Kibum graduated with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August 2003. He went on to earn his Ph.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lso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August 2006. He is working as a research professor at Hanyang University. Ki-Hyung Lee is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Hanyang University. He received his B.S and M.S degree in Hanyang University in 1983 and 1986. Then he graduated with a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Kobe University, Japan in 1989. He worked as a research engineer at Nissan motor’s central technical center for 4 years.  相似文献   

18.
杨阳  黄瑞  俞小莉 《机电工程》2013,(11):1306-1311
针对气动发动机排气的低温特性,提出了利用气动发动机排气冷却内燃机散热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初步试验,获得了气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排气流量和温度特性。基于初步试验结果,建立了气动发动机排气与内燃机冷却水的热交换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水泵流量下,热水流经换热器的进出口温差以及换热量。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进出口热水温差、换热量随着气动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水泵流量的增加,热水流经换热器进出口的温差逐渐减小,换热量增大,但各个水泵流量下的换热量相差较小,当发动机转速为700r/min时,温差增加值及换热量的增加值均为最小;随着气动发动机转速增加,气动发动机排气的冷量炯变化范围很小,回收指数逐渐上升,冷量回收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性能研究和冷却系统工作状况复杂,尤其是在重型汽车上,发动机功率大、温度高,且工作环境恶劣,对发动机冷却系性能要求更高。康明斯的一泵双循环冷却系专门针对矿用汽车的工况而设计,对发动机机体及增压空气能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保证适当的进气岐管温度,满足排放要求。本文针对某重型车型所选用的康明斯K1800E发动机,对一泵双循环管路进行了散热量和散热器的选配计算。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冷却系统进行改造设计,结合冷却风扇的电动控制形成了智能化控制的冷却系统,从而,实现了风扇转速随发动机工况变化进行自动调节,真正实现了冷却水温的精确控制,保证了冷却水温始终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并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