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关键在其 全浮动轴承总成的使用寿命上,正常的 使用寿命应在一年以上,如果在作业中 使用不当就会损坏零部件,使寿命缩 短,严重时平均每两个月换一次。出 现涡轮增压器损坏主要是由于润滑不 良导致全浮动轴承严重磨损,进而导 致增压器工作失效。当废气涡轮增压  相似文献   

2.
1.润滑油不足或供油滞后 (1)当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和柴油机负荷增加时,涡轮增压器润滑油的供油量也必须增加,因为柴油机高负荷运转、涡轮增压器转速很高时,即使只有短暂的几秒钟对涡轮增压器轴承供油不足也将造成轴承损坏。 (2)在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时,用清洁的机油预先注满滤清器,换完后第一次启动柴油机时,应在柴油机启动后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怠速运转直到机油压力稳定后再加速,否则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就可能因启动期间缺乏润滑而损坏。 (3)当柴油机处于倾斜状态下工  相似文献   

3.
废气涡轮增压器常见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柴油机基本结构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可增加30%-60%的扭矩或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废气涡轮增压器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如下。(1)柴油机冒兰烟,机油消耗量增加,功率下降原因分析若发动机本身无故障,则是由于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端油封环7(见附图)磨损或损坏,导致润滑浮动轴承4的机油(增压器内润滑油是通过附图中的进油口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的)从压气机端通过进气管窜入柴油机的燃烧室燃烧后呈兰烟冒出,使机油消耗量增加。同时使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情况恶化,功率下降,并易生成积炭,造成发动机过热的…  相似文献   

4.
废气涡轮增压器早期失效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操作有误 操作不当造成增压器过早损坏,具体表现在: ①更换增压器、机油、机油滤清器或长时间停机后,第一次启动柴油机前,未卸下增压器上的进油管接头给涡轮转子轴注入“引油”就直接启动柴油机,润滑管线中残存的空气使机油流动滞后,涡轮转子轴润滑不良,在启动的瞬间因缺油干摩擦而烧坏增压器轴承。  相似文献   

5.
废气涡轮增压器由废气涡轮和离心式压气机两部分组成。采用滑动轴承,在涡轮端和压气叶轮端均设气封和油封,用柴油机机油对涡轮轴进行润滑、冷却, 10ZJ型涡轮增压器结构见附图。柴油机的废气推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叶轮一起高速  相似文献   

6.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同轴带动压气机旋转作功,向发动机输送压缩空气。它由涡轮壳、中间壳、压气机壳、转子体、浮动轴承及密封(环)件等主要零件组成,浮动轴承和密封是影响涡轮增压器寿命的关键。由于增压器轴承工作在高温、高速和轻载的条件下,必须有规定的润滑油压力和足够的润滑油流量。涡轮增压器轴承的润滑油密封以及压气机端的压缩空气和涡轮端燃气的密封,都是使用者必须给予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1.合理使用 (1)柴油机的启动与加速 柴油机启动后,涡轮增压器即开始运转。务必先低速运行3-5 min,待机油温度上升、流动性能好转,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后,再提高转速并带负荷作业,以确保在高转速下增压器涡轮转子轴及轴承的润滑,避免柴油机负荷加大时增压器转子轴及轴承出现无油干磨擦或烧卡现象。 停机时间较长的柴油机,应做好预润滑,用机油壶往增压器的进油口注入一定量的机油,并用手转动叶轮,以保证涡轮转子轴与浮动轴承有承载油膜  相似文献   

8.
1.合理使用 (1)柴油机的启动与加速 柴油机启动后,涡轮增压器即开始运转.务必先低速运行3~5 min,待机油温度上升、流动性能好转,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后,再提高转速并带负荷作业,以确保在高转速下增压器涡轮转子轴及轴承的润滑,避免柴油机负荷加大时增压器转子轴及轴承出现无油干磨擦或烧卡现象.  相似文献   

9.
殷勍  易圣先 《山西机械》2014,(2):71-72,74
针对增压器常发生的由于叶片振动产生的叶片损坏现象,利用三维CAD建模软件对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叶片及压气机叶片进行建模,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分别进行振型模态分析,找出发生共振的频率,为叶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废气涡轮增压器过热(发红)的根本原因是,发动机燃烧不良,缓燃期延长或缸套、缸盖、活塞和涡轮增压器散热效果差所致。具体分析如下:(1)由于进气不畅,如空气滤芯堵塞、进气管或垫片漏气、排气歧管或垫片漏气、涡轮叶片损坏、涡轮壳磨损、涡轮叶片轴轴向或径向间隙过大和气门间隙调整不当等原因,都会引起发动机进气量不够,因而影响燃烧和缓燃期延长,致使废气涡轮增压器过热(发红)。(2)由于供油正时时刻有误、供油量大小不对、喷油器雾化不良、高压泵出油阀关闭不严和柴油品质较差等原因,都会影响燃烧,致使缓燃期延长,废气涡…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修复刘敬忠我公司于1995年初购置了两台俄罗斯产T-330型推土机,其动力采用8BT-330-A型柴油机,其中一台使用约10h后,柴油机的一侧废气涡轮增压器即严重损坏。后来我们采用国产废气涡轮增压器成功地对增压系统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12.
我部下属单位一台日本小松PC220-5型挖掘机,使用近两年时间里连续损坏了9台涡轮增压器。一、原因分析通过对该机的几次现场故障进行分析知,造成涡轮增压器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润滑油不足造成的损坏(1)油路堵塞当原增压器损坏后,在现场分析诊断时,测得主油道机油压力正常,但拆开增压器润滑油进油管时,几乎没有润滑油流出,拆检机油散热器发现散热器基本被油泥堵塞。经对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后,机油润滑恢复,增压器正常运转。(2)机油泵故障造成的损坏在一次增压器损坏的故障诊断中,测得主油道油压仅为0.…  相似文献   

13.
涡轮增压器是指安装在发动机上,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来压缩空气,通过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来提高发动机功率的高效节能部件。随着欧IV和更高排放标准在中国的实施,涡轮增压发动机将日益普及。增压器噪声危害增压器最高转速可达30万r/min,由于叶轮与气流的相互作用,转子的动不平衡以及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等因素,使增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噪声。目前在中国各城市,当装有增压器的载货汽车或公交车  相似文献   

14.
涡轮增压器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不正确地安装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损坏,甚至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空气滤清器、后冷却器、进气管道,以及排气歧管内没有任何杂物。避免脏物进入涡轮增压器的敞开部位,以免损伤增压器的叶轮和轴承。 (2)壳体位置的正确排列 将涡轮增压器两个壳体上的固定螺栓或V形箍拧松1.5转,不可过分地拧松,否则会导致碰撞甚至损伤叶轮。然后,将涡轮增压器暂时固定到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上,转动芯子壳体至机油进出口与发动机机油管可以正确连接的位置。连接芯子与涡轮壳体…  相似文献   

15.
1.润滑 (1)初期使用 涡轮增压器大多安装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上部,润滑条件较差。对初期使用或长期停用的工程机械,柴油机启动之前,应先从涡轮增压器进油口处加入一定量的润滑油,并转动叶轮,以使润滑油到达各轴承的润滑表面。也可让柴油机不供油,用启动机带动机器转动几圈,待润滑油到达各润滑点后,再正常启动柴油机。启动后柴油机应保持怠速运转几分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叙述了汽车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条件,系统地分析了涡轮增压器的损坏形式及损坏原因,对影响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的关键性零件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提高涡轮增压器主要零件的自身能力和正确使用与维护两方面提出了延长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1.损坏原因 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损坏的原因主要有,润滑油不足或供油滞后,外部杂物或泥沙进入润滑系统,润滑油氧化变质,外部异物进入柴油机的进气或排气系统,工作温度过高等。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观察,在发动机加载和停车时往往犯以下错误: (1)提前加载。怠速时间不够3 min就加载,使发动机负载运转;发动机着火后立即习惯性加大油门。由于怠速运转时间不够,机油压力未达到全浮式轴承的工作要求,此时加大油门轰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压力增大,使增压器转子转速迅速升高,在轴承润滑不充分的情况下增压器以  相似文献   

19.
电动增压器对废气涡轮增压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交流电动增压器串联于增压中冷公交车增压气路中消除加速烟度。利用电动增压器可瞬间增大增压柴油机自由加速时进入柴油机缸内的新鲜空气,同时增大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角加速度,提高其动态响应,改善柴油机的低速性能。通过不同压气机型号电动增压器流量特性与工作电流特性试验以及道路试验的试验数据,证明增大电动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直径可增大进气流量,更大幅度地提高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动态响应。引入压气机特性参数数学表达式,分析电动增压器辅助增压时,对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影响以及对其动态响应的影响。电动增压器可增大柴油机自由加速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角加速度,且电动增压器的质量流量越大,角加速度增大越明显。而质量流量越大,电动增压器消耗的功率越大。利用压气机叶轮直径为90 mm的电动增压器可将原机自由加速烟度降低54%左右。  相似文献   

20.
1.增压器损坏的原因 润滑油不足或供油滞后;杂质进入润滑系统;润滑油氧化变质;外部异物进入发动机进气或排气系统;材料或制造、装配不当。因此,经常对润滑系统进行油量、油压、油质、管路的检查,就显得十分必要。2.增压器拆检项目 ①拆下增压器的进、排气管进行下述检查:检查压气机叶轮及涡轮是否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