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潘咏忠 《重钢技术》1997,40(3):35-38,5
本文重点分析比较了钢包底吹Ar和顶吹Ar两种吹Ar方式对钢中气体含量变化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
何平 《化工冶金》1996,17(4):348-352
采用水力学模型实验法对110tANS-OB钢中底吹位置对熔池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 研究,结果表明,在浸罩条件下,偏心底吹优于中心底吹,中小流量下,底吹位置对熔池混合效果影响较大,而在大流量下,底吹位置对其影响较小,110tANS-OB钢包混合效果良好的底吹位置为r/R=0.30~0.59,其中r/R=0.59处较佳。  相似文献   

3.
从底吹氩透气砖参数、底吹氩压力、流量、时间等有关工艺参数方面介绍八钢炼钢厂钢包底吹氩的工艺设计。实践证明 ,钢包底吹氩工艺改善了钢水温度和成分的均匀性 ,基本满足了连铸对钢水质量的要求 ,说明钢包底吹氩工艺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210 t钢包底吹工艺优化物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鹏莉 《钢铁》2016,51(7):41-44
 为研究钢包底吹孔布置对钢液混匀时间及液面波动的影响,确定钢包最优底吹工艺,以某厂210 t钢包为原型,根据相似原理建立钢包物理模型,模拟钢包底吹氩工艺。通过研究不同底吹孔位置与角度对混匀时间和液面波动的影响,确定钢包最优底吹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底吹位置为底吹孔位于距钢包底部圆心距离为[0.60R/0.60R,]夹角为100°。底吹孔在[0.40R]的位置,两气柱会相互影响;底吹孔在[0.60R]的位置是较理想的位置;底吹孔在[0.79R]的位置,气流对包壁冲刷严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钢包底吹系统基本原理,建立钢包三维数学模型,进行Euler两相流计算,理论分析了底吹脱氧、脱硫的动力学条件。结合实验室底吹脱氧、脱硫热态试验,分析了钢包底吹脱氧及深脱硫的可行性及高效性。结果表明该脱氧、脱硫方法不仅能充分利用钢包底吹系统、节约生产成本,也为生产优质钢提供了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钢包底吹工艺是钢包冶金的一种重要手段,底吹的布置及底吹参数对工艺效果影响较大,承钢对100 t钢包底吹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底吹流量为500 L/min时,改进后的底吹位置比原型有更好的循环流动效果,较小的相对死区和裸露面积,有利于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减少二次氧化,并促进夹杂物上浮。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模实验,研究了C.A.S工艺中临界气量与钢包高宽比、C.A.S罩浸深、底吹元件的偏心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钢包底吹氩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钢包冶金对底吹氩工艺的要求及透气砖侵蚀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底吹氩工艺参数、透气砖材质及安装位置,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透气砖寿命和钢包吹氩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天钢120LF精炼炉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水模试验数据,对不同钢包底吹流量的钢液混匀时间、夹杂物去除效果、钢包卷渣的临界流量等进行了研究,制定了钢包底吹流量参数。最终通过引进新的钢包底吹设备使得工艺优化得以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二炼钢厂以独创的底吹氩透气砖外装、热换技术为保障 ,全面推行钢包全底吹工艺 ,使底吹氩成功率达到 98% ,把该厂的纯净钢冶炼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钢包底吹氩 ,是在转炉出钢后 ,通过高压氩气从钢包底部进行喷吹 ,促使包内钢液翻腾 ,从而去除钢中的气、夹杂物 ,对增强精炼过程中钢水的二次化学反应以及均匀钢水温度和成分有直接作用。此前 ,该厂由于底吹氩透气砖的寿命和钢包寿命不能同步 ,一旦出现砖堵 ,只能将钢包冷却更换 ,耗时很长 ,常常造成钢包周转不灵。因此 ,在此之前 ,底吹氩工艺只能重点保证对钢水质量有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厂钢包底吹氩实验中,底吹供气元件的类型,供气元件安装位置等因素对钢包吹氩处理效果的影响,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我厂底吹氩的成熟方法和可靠性工艺。  相似文献   

12.
钢包底吹氩过程数学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130t钢包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力学模型,以电导法测定了底吹氩钢包内钢液的混匀时间,讨论钢包底吹氩工艺中透气元件不同布置方式以及不同吹气量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同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钢包内流场进行计算,探讨各种情况下钢包内流场变化,提出最佳底吹气搅拌位置及吹氩制度。  相似文献   

13.
钢包吹氩工艺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时东生  刘立英 《炼钢》2001,17(1):31-34
重点介绍钢包底吹氩工艺,并对钢包吹氩原理及吹氩工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工艺参数的选取加以分析论述。从而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冶金自动化》1999,23(1):49-51
在转炉炼钢中,底吹工艺是一种全新的冶炼过程,控制好炉底供气强度,将获得很好的冶炼效果。武钢第二炼钢厂在对原50t转炉进行扩容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改进了底吹控制系统。底吹工艺对控制系统有如下要求:(1)吹炼前期吹N2,后期吹Ar的N2/Ar切换吹炼方式;(2)底吹供气强度范围为001~01m3/(min·t);(3)有多种(目前有4种)供气强度模型曲线供选择,以适应不同的钢种冶炼要求。1 控制系统的构成底吹过程检测及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检测、控制系统图FT—流量检测器;PT—压力检测…  相似文献   

15.
广钢50t钢包底吹氩工艺,采用先进的吹氩控制装置,实现透气砖及座砖与钢包底寿命同步。透气砖重复开吹率100%,操作简便可靠,工艺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取钢包透气砖智能检测技术、制定透气砖底吹透气性管控制度、加强管控力度,保障生产节奏无缝衔接、设计应用钢包底吹氩快速球面连接丝头等措施,提高了LF-VD钢包底吹透气效果,良好率达到100%,满足了洁净钢生产的工艺要求,为产品结构调整以及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唐钢65 t钢包实际条件,采用Fluent软件对钢包底吹结构和工艺参数对钢液流场、弱搅拌区和混匀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采用冷态模拟试验进行验证,为钢包底吹结构和工艺参数优化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结果表明,钢液流速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速流股区域和钢包上部,而弱搅拌区主要集中在钢包底部;吹氩量为100 L/min的条件下,底吹夹角180°、底吹中心距0.6R时钢包的弱搅拌区体积率最小;底吹中心距0.6R、底吹夹角180°条件下,钢液弱搅拌区体积率和混匀时间均随着底吹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冷态模拟试验结果证实了混匀时间随着底吹气体流量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且数值模拟确定的混匀时间与冷态模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数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钢包吹氩工艺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钢包底吹氩工艺,并对钢包吹氩工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加以分析论述。从而确定优化工艺参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马钢第一机械设备制造公司35t钢包底吹氩工艺试验研究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采用钢包底吹氩可以明显降低钢中的氧活度和夹杂物含量,促进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但脱氮效果不明显。研究认为,在本工艺条件下底吹氩流量宜控制在40~60L/min。此外还对试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CAS精炼钢包中气泡运动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友林  包燕平 《钢铁》2008,43(4):31-34
研究了钢包中心底吹和偏心底吹时熔池中的气泡运动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心底吹,气泡垂直上升;对于偏心底吹,气泡流有向钢包中心偏移的现象,其偏移程度与底吹气量和底吹位置有关,在实验室设计的气量下气泡偏移量随着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现场可考虑的底吹位置范围内,气泡偏移量随着底吹位置偏心程度增加而增加.冶金工业生产中CAS钢包精炼中气泡偏移现象严重影响了浸溃罩寿命和CAS精炼的效果,针对气泡偏移的事实,为了提高CAS精炼效果和浸渍罩的寿命,提出CAS精炼工艺中浸渍罩放入位置应向钢包中心偏移,偏移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