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管辖文明寨、卫城和马寨三个复杂断块油田,“八五”期末二年,由于没有新区投入,储量接替不足,油田井况恶化,注采关系难于协调,工艺技术和油藏认识跟不上开发实际需要等矛盾日益突出,原油产量大幅下降,老井自然递减加大,地层能量下降,油田开发面临严峻形势。针对这一状况,通过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油藏分层认识,进一步细化油田注采管理,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老井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油田九六到九八三年保持稳产,取得了显著的开发生产效益。其细化注采管理的主要作法,为老油田高含水期控水稳油提供了可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到了中高含水期,水井调配难度大,剩余储量分布零散,油藏层间、层内、平面矛盾十分突出,综合含水不断上升;油层出砂严重,不正常井增多,导致自然递减日益加剧,整体稳产基础薄弱。2002年以来,在正南管理区各断块开展了以稳产基础为目的的挖潜技术研究,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改善了油藏水驱效果和井筒管理,采油速度分别提高了0.28%、0.43%,致使老井稳产基础得以夯实。  相似文献   

3.
油砂山油田2004年Ⅰ、Ⅱ断块分层系开发后,油田水驱控制、动用程度均提高明显。油田整体注采连通率高,水驱开发效果较好。油田自然递减、综合递减、含水上升率等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2011年油田Ⅰ层系以Ⅵ-14为界,继续细分为Ⅰ上、Ⅰ下两套层系开发、Ⅰ层系老井产量稳定,压力恢复,开发效果向好。  相似文献   

4.
文南油田文 85断块以历十多年的滚动勘探开发 ,产量从上升、稳产和大幅度递减。面对如此严峻的开发形势 ,1 999年以来针对油田的特点成功地采取了 5项技术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剩余油研究技术 ;出水层封堵技术 ;老井措施增油技术和稳油控水综合治理技术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强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改善开发效果技术  相似文献   

5.
夏盐11井区三工河组油藏开发时间较早的断块自2013年下半年含水上升加快,综合含水从2013年10月的25.0%上升至2014年6月的35.4%,上升幅度达10.4个百分点,阶段含水上升率为4.4%,生产形势严峻,稳产难度大。2015年开始通过对油藏实施一些稳产治理措施后,油藏递减趋势减缓,年绝对油量递减下降了8.0个百分点,水平自然递减下降了8.5个百分点,含水上升率下降了2.4个百分点,有效稳定了油藏生产形势。  相似文献   

6.
“八五”末期 ,文卫马油田由于没有新区投入 ,储量接替不足 ,加上井况恶化、平面注采关系难于协调 ,油田开发矛盾日益突出 ,开发上面临产量大幅下降、含水上升加剧、老井递减加大和水驱储量降低的严峻形势。针对这一状况 ,96年到 98年进行了油田系列稳产技术研究和应用 ,实现油田三年稳产 ,取得显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集油田主力断块高6断块面临着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较大的开发形势,本文针对该断块目前油田开发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矛盾,分别对合理井网密度、合理压力水平和合理油水井数比等主要开发指标的合理界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措施和稳产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一块已经注水开发十六年,进入了“双高”期,而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采油速度.在采出程度高、措施效果变差、剩余油分布零散情况下,海一块着重强化油水井管理,同时结合开发生产实践经验进行动态调整,有效地控制了断块含水上升速度,降低了自然递减,保证了断块老井的稳产,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青168井区的长3油藏从1996年开始试采,2003年投入全面开发。历经自然能量的开采,这一阶段地层压力下降快,油田能量供给不足,老井递减幅度大。但由于新井的不断投产,该阶段产油量呈上升趋势,含水略有下降。根据对油井产能状况、油井含水状况、地层能量状况等生产形势分析,找出影响稳产的主要因素,为油区后续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海26块是一个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复杂断块油藏,经过多年常规注水开发,在生产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局部注采系统不完善、复杂小断块注采井网完善难度大、各项措施增油效果逐年变差等,虽然近几年不断根据油田开发形式需要及时调整注水工作,但2006年断块自然递减率仍为22.1%,为了进一步延长油田稳产,2007年在完善注水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转注、层段重组、深度调剖及油井调参、热洗等油水井配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断块自然递减,实现了老井稳产。  相似文献   

11.
剖189井区已进入生产开发末期,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油田能量供给不足,老井递减幅度大,找出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已迫在眉睫。从油井的注水、生产曲线、井间连通状况、小层物性情况等方面来分析,找出油井高含水的原因,主要是井间的干扰。找出影响稳产的主要因素,这也为油区后续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吴起长2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老井出现低液面、低流压、采液和采油指数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率增大等现象,这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对于处于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的井,由于老裂缝控制的原油采出程度已经较高,必须实施压开新缝的转向压裂,才能有效开采出老裂缝控制区以外的油气,提高油气产量。故转向压裂作为老油田综合治理、降低递减、提高稳产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老油田稳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为日后吴起油田的稳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们油田地质特征、在注水开发中,后期就开始采取细分开发层系、加密井网、提高排液量、从而延长油田稳产期。本文总结了油田在中高含水期后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几种做法,并以葡北二断块为例,说明采用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场油田潜三段北断块足江汉油田较早投入开发的油田之一,到目前为止已有38年生产历史。地下油水关系复杂,调整治理难度较大,产油量递减和含水上升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区块综合含水达到94.44%,地质储量采出程度55.2%。该油刚开展以“控水稳油”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工作,实施降压开采.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其他例类油田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实现稳产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东濮桥口ES下油藏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受早期笼统注水和强注强采,导致油井水淹,油田开发形势急剧恶化。针对油田的开发状况和油藏的地质特点,以油藏精细描述为基础,在原井网的基础上,通过平面上局部调整井网、纵向上层间转移,使油田的开发效果逐步得到改善,两个递减、综合含水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了连续12年的稳产。  相似文献   

16.
B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以3%以上采油速度实现连续5年稳产高效开发。目前油田处于老井含水加速上升阶段,稳产具有一定困难,油井的自然递减率逐渐增加,注水井不同幅度出现注水压力逐渐升高,注不进去水,注水井面临单井注水效率低问题。本文结合断层失稳压力研究理论,结合全油田实际精细注水,采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首次对单井进行注水井口压力优选,通过研究有效提高单井注水效率,确保油井稳定生产。该方法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14区为侏罗系延9油藏,边底水发育,2001年建产,2002年全面注水开发,2007年以前一直保持高效开发,2008年以后随着含水上升速度的加快,两项递减增大,开发形势变差。目前该区油藏综合含水68.0%,进入高含水前期采油期,从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含水上升趋势明显,稳产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油藏各项开发规律的研究,总结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好的方面,为同类油藏延长中低含水采油期采油,提高采收率,降低油田自然递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桥口油田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针对油田的开发状况和油藏的地质特点,近年来开展了“以油藏精细描述为基础,在原井网的基础上,以平面上局部调整(恢复)完善注采井网、纵向上层间转移调整两个剖面为手段,以控水稳油为目的”的油藏综合调整治理。进一步完善(恢复)局部井区的注采井网,强化有效注水,不断提高Ⅱ、Ⅲ类层的动用程度,使桥口油田的开发效果逐步得到改善,两个递减、综合含水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了连续7年的稳产。  相似文献   

19.
跃进二号油田由于构造复杂,注水效果不理想,近几年产量递减较快,目前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中高采出程度阶段。针对跃进二号油田递减大、含水高、生产时率逐年下降等制约油田稳产的因素,坚持"三稳三控",分析其目前开发形势,为下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前言小断块油藏由于受到断层的切割而有一定的封闭性,加上含油面积小,控制的储量有限,因而对其开发也有到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开发井数少,井网密度稀,注采难以平衡,后期开发调整余地小,稳产困难。在实际开发中为满足原油生产的需要,往往要采取高速开发的方针,但当提高小断块油藏的采油速度时,会出现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稳产困难的开发矛盾。因此,解决小断块油藏的高速开发与稳产的矛盾,实现稳油技水目标也是油田开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以中原油田东没凹陷马寨油田卫305块为例,阐述了小断块油藏在开发中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