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某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监测为研究背景,阐述了观测点的布设方法、精度要求以及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745天的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沉降变化规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指数曲线法沉降预测模型,对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具有阶段性,沉降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施工速度、场地降水等,实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倾斜值远小于规范允许值,表明该建筑物的桩基方案可行,可为相似工程的施工与沉降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沉降监测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对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沉降变形模型,以石家庄某小区高层建筑物沉降为工程实例,通过12个观测周期10个沉降点的监测,检验了基准点的稳定性,并对高层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了解建筑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实际沉降情况,分析地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随时间的沉降规律,可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法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对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威海市的高层建筑沉降值监测,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监测法的准确度以及误差,通过分析发现,小波神经网络监测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以及较低的误差,适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是建筑物施工及运营期间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及时掌握建筑物的沉降量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根本保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某一高层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高层建筑物在施工及竣工后期的沉降变形规律,确保了该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监测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对监测对象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将某高层建筑群沉降观测与变形计算结果对比,指出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准确可靠;顶层封顶后的沉降量相当于总沉降量的82.1%~92.1%,说明砂土地基施工期间的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并建议沉降从基础开始监测,逐渐向上引测观测点。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因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量过大或沉降速率过快而导致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寿命,应采用沉降观测方法对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进行监测。本文论述了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工作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点以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地基处理不当、设计存在缺陷,造成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倾斜,在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纠偏加固的新技术。采用掏土法与钢管桩和石灰桩组合桩群的综合纠偏法,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住宅楼基础进行纠偏加固,以达到建筑物纠倾扶正的目的。结合施工后的长期监测结果显示,该高层建筑物的纠偏加固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掌握高层建筑物桩基动态变化情况,应布设一定数量的沉降监测点、利用周期性的采集建筑物沉降变化数据,科学预测高层建筑物浇筑、装修与交付使用期间的安全状态。本文拟以某工程项目为案例,在对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作业流程、技术标准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指导类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尔代夫胡鲁马累岛礁灰岩吹填珊瑚砂场地7000套16栋25层高层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基于珊瑚砂(钙质砂)及礁灰岩的工程特性,首次提出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探究并改进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工艺,其工程实践成效为单桩静荷载试验与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以及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所验证。根据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中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后者计算结果较符合该工程实际,且规避前者在吹填珊瑚砂地基压缩模量较难准确取值的问题;此外,在类似重大工程项目中,可采用基于载荷试验反演计算参数的有限元法对规范法沉降计算结果进行校验,以优化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坑开挖对非均匀软土地基建筑物影响的现场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近基坑非均匀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监测资料为依据,详细分析了场地地质条件、基坑降水和土方开挖等因素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总结了非均匀软土地基上建筑物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建筑物损害与建筑物沉降、墙体倾斜率和基础形式的关系。针对软土地基和砌体结构建筑物,指出了地下水位和基础水平位移监测在建筑物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工程监测“影响建筑物”沉降有助于了解其沉降发展状况,对其自身安全进行监视。而对“被影响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有助于了解其受影响程度和有无病害等。文中主要探讨由观测得到的沉降数据进行最终沉降预测的计算,并由此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由此为相同地基条件下的建筑物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基础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改善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分析面向工程地基深层加固效果,本文以某高层建筑物为例,分析该建筑物地基加固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加固效果,并预测出该建筑物在未来两年的沉降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地质状况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不同;基础加固中合理的持力层并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地基加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等。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4,(11)
近几年,GPS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以其自身定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好、全天候实时监测、测站闻无需通视、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在论述利用GPs技术进行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在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姚茹  王节勇  王红旗 《河南建材》2009,(4):145-145,147
现行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加强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预防因荷载的差异或降水影响,引起地基土的应力重新分布而产生差异,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首先是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沉降测量技术,最后对如何达到沉降观测的高精度要求,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跟踪观测 ,可以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实际沉降情况 ,掌握地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随时间的沉降规律 ,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 ,从而为监督施工质量和安全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持。本文以某建筑物沉降观测为例 ,就沉降观测的作业流程、施工工艺、成果处理、沉降规律、影响因素等作一些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沉降观测贯穿于高层建筑物施工的全过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为此,沉降观测人员必须做好沉降观测工作,把握沉降观测的技术要领,应用规范的、先进的沉降观测技术,为高层建筑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本文对高层建筑物沉降的原因进行基本分析,并对沉降观测的特点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施测步骤。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发展的加快,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为确保建筑施工、装修与竣工期的安全运营,加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及时反馈楼体动态变化量,对于科学指导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拟探讨高层建筑周期性沉降监测的实施流程与技术指标,并利用Excel进行沉降总量-时间曲线图绘制,为类似建设工程提供相应的参考理论。  相似文献   

19.
伴随建设用地的日渐紧张,城市内部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务必加强建筑物主体施工、装修与运营阶段的监测工作,建立起高层建筑物沉降预警机制。本文拟从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精度指标与技术流程出发,结并合工程实例探究其在建筑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渭北湿陷性黄土地区某病害多层办公楼进行现场勘察和沉降观测,对比分析了病害建筑物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结合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建筑物地基土东南方向的含水量较西北方向高,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建筑物东南方向的沉降速率较西北方向大,建筑物整体向东南方向倾斜,最后总结了建筑病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