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深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在我国分布较多,常规压裂改造的效果不明显。缝网压裂的成功实施可以有效沟通天然裂缝,最大限度的增加致密砂岩储层的泄流面积,获得较为长期的高导流能力,进而保证改造效果。本文对缝网压裂改造技术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并对裂缝性储层缝网的形成进行了力学分析,认为缝网形成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压裂施工中成功的激发天然裂缝。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人工裂缝转向技术能够较好的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的缝网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及空间展布规律,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以及排量对复杂缝网形成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应力差(3 MPa)下,水力裂缝更容易发生转向,趋向于沿着相对薄弱的天然裂缝和层理面延伸,使得裂缝趋于复杂,有利于致密砂岩储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在水力裂缝扩展中,低黏度压裂液能充分保证滤失,在裂缝中流动摩阻小,有利于裂缝尖端的破裂,而且形成复杂缝网;压裂液泵注排量越大,破裂压力越大,裂缝越容易多处起裂,使得压裂裂缝形态趋于复杂。研究结果为致密砂岩储层现场压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都表明缝网压裂工艺能够实现致密储层的体积改造,有效改善致密储层的渗流能力及动用状况,大幅度提高了采油井措施增产效果,对低渗透致密储层有效动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小规模缝网压裂试验,从井层优选、方案优化设计及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缝网压裂针对低渗透油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致密油区块有效动用,提高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在致密油A试验区试验应用了整体缝网压裂改造技术,探索致密储层有效改造手段。针对致密油区块F及Y两套层系具有储层致密、层间跨距较大的问题,通过缝网与井网的优化设计、缝网压裂工艺优选以及配套工艺优化,配合工厂化压裂作业施工,满足了试验区致密油储层低伤害、纵向精细化分段改造的要求,确保了储层整体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油田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命砂岩储层,自然产能相对较低。实施压裂改造施工的过程中,使得一部分压裂液进入了储层中,从而对储层产生损害,并最终影响了压裂改造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液损害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于低渗透、埋藏深、致密油气藏,常规压裂技术不能有效地实现储层的增产改造。以新疆玛北油田为例,新疆玛北油田石油储量非常大,但是由于储层埋藏深、致密、低渗透的特点,常规压裂技术效果差、产量低。为了实现对储层的深穿透、长裂缝、高导流,提出了深穿透大中型压裂改造技术。通过对压裂工艺的优选,按照"一高三低"的原则优选压裂液,按照"三结合"的原则优选支撑剂。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参数,经现场压裂施工应用,压后产油量比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某开发区扶余油层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储层,由于储层发育差,常规压裂和注水开发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压裂后措施效果差,为此开展了缝网压裂增产试验。通过对扶余油层储层特点、地应力等分析,确定可采用缝网压裂增产技术,通过优选压裂液组合,优化施工参数等方式,提高施工净压力,增加裂缝复杂程度。现场试验2口井,压裂后产液效果比较明显,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液量15t,为同区块日产液量的2倍,缝网压裂技术为扶余油层产量动用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动用是今后油田发展方向也是技术难点。通过对Y区块缝网压裂试验,研究与井网形式和砂体发育特征相适应的储层大规模缝网压裂改造参数优化技术,确定合理的选井及选层标准。形成与缝网压裂相配套的水驱调整技术,实现致密储层有效开发动用。  相似文献   

9.
我厂已动用三类低效区块比例高,地质储量大,目前单井产量较低,常规措施增产效果差,储层未实现有效动用,为提高低效区块开采效果,借鉴国外页岩气成功开发理念,开展了直井缝网压裂增产试验,本文阐述了直井缝网压裂增产机理、缝网形成条件及施工工艺控制方法,通过方案优化,现场共应用22口井,缝网压裂后初期单井日增油是常规重复压裂的2.7倍,相同生产时间内单井产油量高于压裂投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望成为低效区块措施井有效挖潜的主打技术,为今后未动用致密储层有效开发提高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君庙油田冲断带储层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地层压力低等特点,并且在前期开发过程中无注水能量补充,采用常规压裂投产后存在有效期短、降产快等问题。针对冲断带压后问题提出了渗吸储能缝网压裂技术,以达到能量补充、体积改造及渗吸采油的目的。本文通过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立足于渗吸储能缝网压裂技术在冲断带的可行性,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基于老君庙油田冲断带的储层物性,优选出了一套高效渗吸压裂液体系,并且利用Mshale软件离散化缝网模型(DFN)模拟优选了施工排量、压裂液总量等关键参数,同时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4~6d的焖井原则。自2015年以来,该技术现场应用了97井次,当年累计增油25127t,平均单井增产量提高了1.9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型储层的开发及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量非常丰富,但由于储层致密,采用缝网压裂方式投产,靠天然能量开采,油藏动用程度较低。因此,提出了致密油藏缝网压裂井"渗吸剂+增能剂"组合吞吐新技术,并在PF168-372井开展了现场试验,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直井缝网压裂技术已经成为大庆长垣外围难采出量有效动用的关键技术。缝网压裂改造对象主要为扶杨油层的Ⅱ、Ⅲ类储层,集中压裂改造的储层物性参数为5-10mD,孔隙度为10%-12%之间,在低孔特低渗透储层施工井数较少,Q油田储层物性条件为:渗透率1.11mD~3.26mD,孔隙度9.29%~13.56%,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储层,本文对在Q油田施工的缝网压裂试验井,通过产液剖面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各类型压后产液情况,最终确定低孔特低渗透储层缝网压裂选层标准,指导大庆外围油田低孔特低渗透储层缝网压裂选层,有效指导该类储层的缝网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13.
分析注水井压裂技术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储层物性的影响和储层岩石的润湿性、毛细管力、注水驱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压裂施工中的加砂强度和前置液百分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压裂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伊通地区莫里青油田复杂敏感性储层的压裂改造难点,应用了中高温水基延迟交联压裂液体系技术、优化设计技术以及多级阶梯注入支撑剂技术、降低施工压力技术、储层保护措施技术等一大批配套的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濮城油田沙三段储层致密 ,普通射孔枪射孔后必须实施二次压裂技术 ,才能改善提高油层导油能力 ,成本高 ;而袖套式射孔压裂复合技术可在射孔的同时对地层进行压裂 ,且压裂效果好 ,造缝能力强 ,裂缝延伸长 ,成本低 ,濮城油田应用实施后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泾河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三低”特点,为致密砂岩油藏,弹性产率低,需通过压裂改造释放油藏产能[1]。胍胶体系压裂液在泾河油田储层改造过程中返排低、难破胶,易造成储层污染,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油井产能,延长稳产期,评价优选出适合泾河致密油藏压裂引效的渗吸驱油清洁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可有效降低储层污染,实现压裂改造与渗吸驱油一体化施工[2]。该技术已经在泾河油田水平井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后续泾河油田及同类油藏储层改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扶杨油层有低孔、低渗、埋藏深,孔隙结构复杂,没有明显的油水界面等特点,所以出现常规压裂反排率较低,储层伤害严重等问题,利用CO2压裂技术则能提高压裂液返排效果,减少储层伤害。该技术在大庆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应用CO2压裂技术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提高了单井产能和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冀东油田西部探区山2主要为致密气藏,储层致密且温度高,孔渗较差,只有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见产。常规胍胶压裂液的耐高温性能差且容易对地层产生二次伤害。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螯合作用机理研制出了一种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并对其快速增黏性、黏弹性、耐高温耐剪切性能以及对地层伤害性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在4 min内黏度可达51 mPa·s,耐温能力可达130~180℃,破胶液的黏度小于1.5 mPa·s,能够满足目的层施工要求。最后,针对现场部分低产低效井,采用研制的羧甲基胍胶清洁压裂技术,实现了清洁压裂低伤害,堵老缝开新缝,增加改造体积,低产井产量增加了3~5倍,为西部探区持续稳产奠定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低渗油藏,因其储层致密、渗透率超低,决定了采用常规压裂形成单一裂缝的增产改造措施难以实现其商业开采价值,所以必须探索研究新型的压裂改造技术。借鉴国外页岩气体积压裂技术的成功利用,国内提出了体积压裂改造超低渗油藏的设想,并在陇东油田进行了试验和应用。实践证明,超低渗油藏经体积压裂后,形成复杂缝网、增大改造体积,不仅初期产量高,而且更有利于长期稳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力压裂作为各大油田老井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达到一定的增产目的,但随着油田开发步入中后期,初次压裂失效,采取常规的重复压裂技术存在压裂改造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效果差等问题,围绕新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针对不同类型储层改造难点,开展自然选择甜点暂堵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运用,利用其压裂液自动选择地质甜点的特性,配合使用高强度暂堵剂,达到有效层断层内、层间多次转向,形成复杂体积缝网,提高水力压裂效果,提升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老井压裂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老井措施增产稳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