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土建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土建筑荆其敏生土建筑是一种最古老而迄今还一直被广泛采用着的建筑类型。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生土”一直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世界上有1/3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之中。传统的生土建筑的提高与发展,将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带来什么前景?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土建筑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建筑,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然而建筑学科却在这个时段生土建筑的研究似乎遇到了"瓶颈"。通过对建筑学科中生土建筑研究历史的回顾,了解其研究现状,揭示其演进的深层机理,提出现有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建议。旨在明晰建筑学人如何基于时代背景,重拾生土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反思人类生存发展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土建筑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经过上千年的建造经验与历史积淀,留下了众多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该文通过田野调查、样本采集以及史料查证,分析夯土墙体在水侵蚀作用下的不同破坏情况;密切关注设计、施工、环境和材料特性对墙体的影响,通过"环境-材料-结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再生"全程联动观测,探讨影响夯土墙体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人工快速钙化"后期加固保护的创新技术,为传统生土建筑的修复保护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1)
生土建筑是指未经过焙烧的生土经过人们简单的加工以原生土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建造的用来生活和居住的建筑。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我国的生土民居遍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仍有数以千计的老百姓们生活在生土民居中。由于不同的环境特征,我国各地区生土民居建筑形式、建筑空间特征等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由于生土材料的生态优越性,使得现代生土建筑能够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着眼于陕西的陕北地区,以现代生土砌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形态、建筑色彩、建筑材质和建筑装饰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传统地域建筑,总结现代生土砌体建筑需要的特质,力求设计出根植于地域,在传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生土砌体建筑的现代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豫北地区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生土民居和新建砖混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等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比,指出新建砖混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要优于传统生土民居,但两者室内温度均低于国家规范要求。数据表明,单层、北向开门和一字型设计导致生土建筑室内热环境较差,而砖混民居围绕主要使用房间进行功能布局的"向心性"设计是其保持较好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和新民居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农村住宅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湿热气候为主的川南地区生土民居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川南地区生土民居现状实地调研,分析该区域的生土民居如何利用生土、石材、竹木等自然材料,结合建筑周边环境的气候要素为居民创造热湿适宜、通风顺畅、采光良好的居住环境。分析民居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民居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造措施,达到改善川南地区居民居住环境的目的,并且提高川南生土民居的建筑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范涛  张曼 《建筑与环境》2011,(1):116-117
生土建筑这种传统的建筑物,很多人一直认为它是贫穷的象征,但生土建筑也跟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生土建筑所蕴含生态特性因为现今世界的环境问题而逐渐显现,在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在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南地区的生土建筑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 .为了定量地研究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 ,确定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过程质交换系数是一项基础工作 .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迁移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边界层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 ,该过程的微分控制方程比较复杂 ,求解困难 .首次实验研究了生土建筑材料的等温吸放湿过程 ,提出了生土建筑围护结构表面质交换系数实验测试方法 ,实测分析计算结果与利用对流质交换相似关系计算得到的表面质交换系数比较吻合 .本研究为定量地分析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吐鲁番富民安居项目为例,旨在将传统智慧和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探索新型生土建筑设计和营造方法,来应对生土建筑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设计在借鉴维吾尔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分析选择了不同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在建造过程中将压制土砖运用到现代框架建筑体系中,最后通过实测和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验证了新型生土民居的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11.
位于浙江省松阳县西坑村的云端觅境项目在充分尊重传统生土聚落肌理形态的基础上,对建筑品质不佳的老屋进行了更新设计。该项目设计重组了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置入了新的民宿功能,充分利用景观视野,并结合传统生土建造工艺以期提升建筑空间品质,发扬生土建筑地域性特色,激活村庄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建筑垃圾泛滥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陕北黄土高原巨量黄土资源,运用现代生土改性及建造技术,研究发展既可降解于土壤又能满足现代建筑空间需要的现代生土砌体建筑,是实现人工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广义循环的有益探索。以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循环为原则,提出现代生土砌体建筑传承文脉、空间适应、因地制宜、循环利用的实施策略,并通过生物方法实现生土砌体固体废弃物的土壤还原。  相似文献   

13.
新疆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大量的生土建筑且各具地方特色,其中吐鲁番地区的生土民居作为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建筑形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中从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当地传统生土民居进行实地检测,发现这种适应气候而形成的生土民居也存在缺陷。在对其进行改进基础上,利用PHOENICS分析软件,模拟检测其夏季室内的风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改进后半地下室式生土建筑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为半地下室内营造舒适、凉爽的微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苏黎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13-14
建筑防潮是人类抵抗自然灾害、改善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南方滨水地区、山林地区,气候常年高度潮湿,致使建筑墙体内外表层发霉、室内物件霉变,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筑的防潮技术和策略就成为了设计的重中之重。分析了南方湿热气候传统建筑的生土防潮技术,并基于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辅助,提出了在极端的重潮湿气候下的新建建筑的整体防潮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用生土建造房屋。随着砼、钢等材料的问世及综合应用,生土这种建筑材料被人们忽略了,即使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生土也已被砖和砼所代替。 在今天恢复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将会是非常吸引人的。现在这种传统技术在也门、摩洛哥等适于用生土建造房屋的地方仍在应用。关于这种生土建筑,有两点需要说明: 1.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用于传统生土建筑的土都是一种掺着水和草的泥土,这种泥一般被固定在两块木板间,然后晒干,或者直接做成土坯风干。  相似文献   

16.
生土建筑是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低碳经济理念。生土建筑可以用较低的环境负荷,较小的能源消耗,较适宜的生活质量来体现生态特征。生土建筑符合百姓当今时代居住建筑的要求,更适应当今时代大众对抵制环境污染的呼声和需求。将生土材料替代一部分水泥——这一高能耗材料,进而可以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建筑产业尽快构建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生土材料是传统而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低碳建材。  相似文献   

17.
生土建筑是一种传统建筑形式,但传统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总结我国生土墙体抗震性能、生土房屋抗震性能、生土结构抗震加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土建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秦巴山区传统民居现状调查基础上,以镇坪县危旧生土民居修复工程为例,提出了生土民居建筑生态修复技术策略。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立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的均衡协调,保护传统民居生态景观特色;以生土建筑本土化技术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要素”,传承生土民居生态建筑特色;以传承与发展理念为指导,吸收现代建筑技术成果,为有效提升生土民居建筑结构强度和居住环境质量提供技术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北疆地区生土农房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生土农房建设状态,以北疆地区生土农房更新设计为关注点,利用实地调研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北疆地区生土农房现状气候适应性策略及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保护和利用等不同维度,提出了保护型、改造型及新建型等多种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征的生活模式及生土民居建筑形式,并希望对其他类型及地域生土农房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代西北农村生土建筑的结构抗震、通风等问题,通过在生土墙体构筑中采用夯土与钢架结合的方式,对该类型建筑进行示范建设与试验研究。同时,还对生土卫生间墙体进行自然通风实验与性能分析,进而在该地区探索一种适用于当代西北农村的新型土钢结构建造体系以及土墙自然通风的工艺,为当代该区农村生土建筑的改造与设计提供借鉴与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