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压浆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固有缺陷,改善了桩周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桩与土之间的边界条件,有效地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显著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对砂土地层的100根注浆试桩的单桩注浆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桩端注浆量的变化规律;结合沈阳夏宫工程五根桩端注浆桩和两根未注浆桩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与未注浆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桩顶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土地层条件下,注浆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非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能提高44.4%以上,而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后注浆抗压桩桩顶位移比未注浆桩的降低了近50%,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钻孔灌注桩应用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试桩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和非注浆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验证了桩端后注浆技术具有大幅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郑少午 《山西建筑》2009,35(30):105-106
通过对桐庐望江花园工程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在持力层桩底注浆或不注浆的承载力和沉降规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圆砾持力层中注浆对控制基础沉降的优化效果,得出了桩端后注浆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6根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地基中大直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对其中3根试桩进行桩侧后注浆,对比分析了其承载性状、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并将所得试验数据与勘察报告推荐值和现行规范推荐值对比。结果表明:大直径嵌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长径比25~34与嵌岩深度5D~8D,Q-s曲线呈缓变型;经后注浆处理与未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相比,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提高1.40%~15.3%,最大沉降量降低35.1%~65.6%,回弹率提高13.1%~82.4%,控制桩顶沉降效果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6根试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受长径比和嵌岩深度影响较大。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嵌岩段摩阻比和桩侧摩阻力分担比受长径比和嵌岩深度影响更小;6根试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受嵌岩深度影响显著;未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桩侧摩阻力分担比受嵌岩深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对灌注桩试桩分别进行了高应变冲击试桩试验和单桩轴向抗压静载试验,并对动静载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桩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且桩端阻力随桩端位移的增加表现出硬化特性; 桩侧各土层达到极限摩阻力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差异较大,且摩阻力随相对位移的增大分别呈理想弹塑性、双曲线型和软化模型变化; 桩端持力层强度越高,冲击试验实测桩底速度信号负向反射越显著; 桩端持力层强度越低,实测桩底速度信号正向反射越显著; 高应变拟合分析的承载力普遍低于静载试验,而拟合分析的桩顶位移远小于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桩顶位移; 极限端阻力随桩岩阻抗比的增大而增大,且桩端持力层存在有效阻抗面积; 所得结论对于提高拟合分析土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施工难度、节省费用,对原设计采用的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持力层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砾砂持力层进行桩端注浆,以提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经静载试验检测,承载力超过原设计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作持力层时设计要求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同时桩长缩短了约14m,经持力层桩端注浆优化后经济效益显著,与原设计相比单根桩能够节省成本5 208元。  相似文献   

7.
依据某工程在后注浆和非注浆两种条件下的3组6根钻孔灌注试验桩,采用锚桩法静载试验和振弦式钢筋测力计法,对钻孔灌注桩进行了破坏性试验,确定了两种条件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侧土极限侧阻力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通过对钻孔灌注桩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后注浆成桩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5.0%;在非注浆试验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时,后注浆试验桩的沉降量减少了34.6%~63.9%;桩侧土极限侧阻力除细砂层提高了95.6%~105.1%外,其他地层提高了48.5%~63.3%,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提高了18.0%。研究成果为该区域工程桩设计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宪铭 《建筑施工》2005,27(2):9-11
依据上海某高层建筑申采用桩底注浆和没有注浆的若干试桩基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进行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桩底后注浆有利改善桩基承载力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并研究福州某175m超高层建筑中,大直径灌注桩试桩加载22 000 kN的静载试验方案设计和静载试验结果。软土地区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通过设置支撑桩结合表层土换填压实的方法,保证堆载平台的稳定。该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深厚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大直径灌注桩,结合桩端和桩侧后注浆工艺,可满足超高层建筑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剑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6):743-746
采用桩底后注浆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基桩的承载能力、减少桩顶沉降量,同时基桩的承载性状也会得到改善。依据中原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底注浆和没有注浆桩的2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发挥特性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得出了一些对相同地区同类基桩的设计、施工和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