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会心理互动提供了机制。据此,认为技术也具有符号的特质。技术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它的发展对社会心理互动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技术符号使人的理性获得了自信,但与此同时在技术座架的促逼下,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像一个“技术领域”,由此形成了现代“理性人”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符号帝国》是罗兰·巴特在解构主义时期用符号学的视点完成的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著作.在对日本社会文化符号的考察中,巴特跨越了早期受索绪尔影响而形成的“科学化”、“体系化”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观点,感受到了符号的一种“空”和“无”的特点.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断裂,能指不再对应单一或终极的所指,符号的意义也被无限的推延.在这种对符号新的思考和认识中,巴特也最终完成了向解构主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与术语学 分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通过口述或笔写出来用于人际交流,特别是用以引发对方的合作行为;有人认为它是思维的基础,因为没有符号的帮助,抽象思维是难以想象的。语言单位的规律组合可以表达高度复杂的思想,这是任何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的出现使人类经验可以在人群中或跨人群横向传递、共谋提高,可以竖向积累使后代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就使人类的进化产生了飞跃。 人类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历史非常久远。不过在古代,许多人研究语言文字是出于注疏经典的需要,而规范的语言文字又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三体》荣获“雨果奖”并受国际社会关注,其译本封面作为小说主体内容的视觉再现,通过图像符号与语言符号的符际转换实现意义的传递并促进小说的海外传播。基于视觉语法及社会符号学研究成果,以社会符号多模态理论为指导,解读《三体》译本封面符际翻译过程中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转换的理据与策略。结果表明,小说译本封面的符际翻译总体体现了对源文本、小说作者及故事完整性的尊重,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符号传播:奢侈品广告的说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奢侈品广告符号构成的两级系统,指出奢侈品消费及奢侈品广告所宣扬的重点不在炫耀性消费而在炫耀性休闲。这与社会身份新的诉求相对应,也与文化资本及新的文化区隔有关。本文进而提出符号传播与目标受众符号需要之间的同构关系,指出符号的语境、共有符号及视觉符号的形象性一同构成了奢侈品广告的说服机制。  相似文献   

6.
相声作为“以语言为主的喜剧性说唱艺术”,与语言符号具有密切的联系。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非常注意发挥我国语言文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创造了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相声语言艺术。从其语言学研究来看,侯宝林相声语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7.
宣传片是多媒体的社交活动下的产物,具有多模态、多符号系统的特点,其语言文字、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在意义构建中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单一语言模式的分析是不够的。以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会活动中江西宣传片英文版为例,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视角,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探讨分析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意义,采用弱化文化差异、契合语境灵活处理、多模态融合和声形对应来传播区域形象和文化意义,可促进宣传片语言文本符号翻译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融合,增强受众的认可,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从而实现有效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白酒包装中符号价值与符号消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一种物的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从"物的消费"过渡到"符号消费"成为当今消费社会的突出特点.包装作为一种符号,体现了一个品牌的价格定位和品牌诉求,是同一个品牌定位的外化的符号.包装不仅向消费者传达了其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也传递了该品牌产品的符号价值.作者从白酒包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白酒包装的符号价值和符号消费,由此得出了其符号价值和符号消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符号的解读,而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阅读策略的综合作用.从认知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只有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养阅读技巧和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需要更高水平的语言文字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语言文字是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分析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对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师的关注和肯定。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学生学习风格以及英语学习动机减弱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多模态话语分析策略在防范学生动机减弱中的应用实践。教师通过调整视觉、听觉和空间纬度,督促学生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新趋势,多模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通过其他诸如图像、隐喻、声音和手势等沟通形式表现出来。以《经济学人》封面漫画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试图阐释不同的模态,例如图像,文字,排版,甚至颜色如何互相作用以及共同构建语篇,从而展现经济语篇中文字-图像的关系以及多模态隐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鉴于批评语篇分析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此分析方法在应用语言学中的使用已生发出对于媒体信息理解的不同方式。在语言研究中,批评语篇分析将被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由具备不同背景的学者所使用的工具,其中也包括了媒体评判主义。最重要的是,在媒体文本的跨文化研究中,社会视角这一方面也是被考虑其中的。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所有书面或口头的语篇。功能语法对新闻话语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把语言看作具有意义潜势的系统并从社会环境的层次对语言进行分析而不局限于语言本身。本文以外交部长杨在华盛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演讲为例,从韩礼德功能语法主要的两个角度,对该语篇进行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批评视角看英语新闻语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揭示新闻语篇所蕴涵的语言意识,对语篇中的用词和及物性进行分析来探析语言意识,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期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从而提高批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个体的社会身份在话语中建立和发展。王熙凤是《红楼梦》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极致的语言技巧所折射出的人物个性受众多学者多视角的关注。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拟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为切入点解析王熙凤话语的人际意义,主要考察其中传达了怎样的人际意义及如何得以构建的。通过分析其话语中丰富的人际意义构建方式,旨在拓展话语分析的维度和提高话语使用者话语的感知力及表现力的同时,为文学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这决定了翻译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此,各语言所载负的文化信息很难完全一致,后者会造成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歪曲,也就是文化意象的错位问题。列举了文化意象错位的几种形式,分析了引起文化意象错位的种种原因,最后提出怎样对待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了如何在会话沟通时用清晰的话语呈现清晰的思维,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提出了"三个桩子"的表达模式。该模式分为时间模式、地点模式、正反模式、优劣模式、层递模式和三角模式。说明了不同模式适用的语境以及训练方法。以期通过"三个桩子"的建立帮助说话人迅速理清思路、清晰表达。  相似文献   

19.
喜剧小品中幽默话语的语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剧小品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艺术,幽默是喜剧小品的灵魂,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自然就成了吸引观众的法宝。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话语在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同时各种语体的交叉使用也为喜剧小品增加了更多的幽默元素。  相似文献   

20.
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使得从新的视角有效解读多种符号组成的语篇成为可能,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探讨一则政治漫画的多模态再现、互动、构图意义的构建,旨在证明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的解释力。分析表明: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能够为政治漫画的语义构建、创新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