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蒙特利尔市地下空间系统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guelEseobe 《地下空间》2004,24(4):554-557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我是Miguel Escobe,未来国际都市公司的董事长,再一次到北京来我非常高兴。我主要讲述我们对城市发展所做的一些预测以及关于地下空间的几个问题,并以技术方案来描述蒙特利尔这个城市的空间和地下空间,同时进行标准的分类,我们今年提出一个新的方法可以适用于类似于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2.
面对仓促巨变的亚洲城市的严峻现实,设计者,包括建筑师、规划师和艺术家们,试图将个体的主张有效的介入城市生活,应对复杂的城市问题。作为2002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作者介绍了由她推荐的十个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上海申博成功,赢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骄傲。 申博的成功对未来10年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世博会这一舞台和窗口,中国可以与世界实现零距离的接触。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通过世博会,上海将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的风采。那么我们该向世界人民奉上一个什么样的世博会呢?  相似文献   

4.
当建筑师们在反思设计理论、比较中西文化和思想体系的差异时,很少有人意识到,所有这些我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在我们选择这一增长机制时已经被确定。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建筑设计在微观尺度上为城市"整容",但东方的"城市面孔"依然顽固地维持同西方城市巨大的差异。的确,建筑师们的设计风格影响过我们居住的城市外貌,但从来没有决定过城市的历史景观。建筑师们自大地认为是他们的个人风格决定了城市的外观,而在背后,真正决定了城市景观差异的,却是城市内在的制度基因——正是城市的制度,决定了哪种风格的建筑师会最终胜出。  相似文献   

5.
薛涌 《中州建设》2005,(6):40-4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起飞,城市面貌为之一变。现在的北京和上海,与20年前的北京和上海已经不是一类城市了。但是,这类城市,在未来几十年面临着新的挑战。可惜,我们的社会对此还缺乏意识和准备。  相似文献   

6.
朱丽莎 《山西建筑》2010,36(27):6-7
以上海为城市背景,探讨了城市声音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我们应重视城市声音这一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试图将这个声音变得和谐,这样城市发展就必然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量与质,城市经营理念的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博敏 《城市规划》2002,26(8):26-27
“城市经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城市决策者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积极探索 ,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 ,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不同的看法 ,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我们希望通过本栏目的讨论引起规划师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澄清一些基本观念 ,促进正确的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经营城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维新 《城市规划》2002,26(8):28-28
“城市经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城市决策者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积极探索 ,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 ,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不同的看法 ,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我们希望通过本栏目的讨论引起规划师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澄清一些基本观念 ,促进正确的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试论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的上海,正以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振兴上海经济、加速城市建设、重塑中心城市功能,其目标是力争在2010年左右建成国际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市政府最近明确提出: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上海城市的发展目标是生态城市。因此,在加快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在探讨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关联域及其原因,历史上的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而形成其初级的多元城市空间。当前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机遇,又促使各种矛盾激化,城市规划与动态发展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作者建议以上海的水域作为空间核心,以开发地下空间和城市中高密度地区的多层公共空间来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从而创造出上海特定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回顾"世界城市"(World City)相关理论基础上,辨析全球城市网络(GaWC,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测度的上海在世界城市中的位序"大幅提升"的缘由;进而聚焦于上海新时期建设"全球城市"的区域角色和战略定位,展开上海与伦敦、纽约、香港等顶级世界城市的国际比较分析。具体从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机制和发展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旨在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Global City)和长三角构建"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 Region)提供思路和指引。  相似文献   

12.
周阳 《中州建设》2006,(2):23-25
北京人,上海人,成都人,武汉人,郑州人……我们无比努力地建设着我们居住的城市,但座座城池却越来越不像我们所希冀的那样。  相似文献   

13.
戴学锋 《中国园林》2003,19(7):26-28
现代化城市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公园,这些开放性公园应学习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由于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忽视了造园艺术,出现了很多败笔,让人痛心疾首。希望园林艺术专家们走出狭小的象牙之塔,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发挥自己的才智:更希望城市规划设计者们在规划中能听取园林艺术家们的意见与建议,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14.
论文探讨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关联域及其原因,历史上的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而形成其初级的多元城市空间。当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机遇,又促使各种矛盾激化,城市规划与动态发展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论文建议以上海的水域作为空间核心,以开发地下空间和城市中高密度地区的多层公共空间来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从而创造出上海特有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经营的理念出发改进城市规划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红 《城市规划》2002,26(8):23-25
“城市经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城市决策者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积极探索 ,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 ,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不同的看法 ,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我们希望通过本栏目的讨论引起规划师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澄清一些基本观念 ,促进正确的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凝聚了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淀,城市的魅力来源于历史、超越于历史.历史的积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肩负的责任。而如今,城市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甚至也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在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自己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传承。现代城市正一步步地吞噬着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我们的城市正渐渐地失去她独有的记忆与个性……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点,以个人、团队的力量,身体力行、奋勇创作,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探索着如何走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之路。基于此背景,“2012城市建筑文化论坛·上海”(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60周年庆学术论坛)于5月15号在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崛起为全球城市为视角,从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交互作用下的上海城市转型为出发点,阐明了适应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进行区域功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上海"十二五"区域功能布局调整的战略取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大虹桥地区开发在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在服务长三角中的功能作用,从而为大虹桥地区的功能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京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在亚洲,东京是唯一一个能够在经济能级上与纽约和伦敦相并列的世界级城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正瞄准世界级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挺进。和上海一样,东京也是一座近代崛起的亚洲城市。因此对于上海来讲,与东京的比较研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容即将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对马路摊点不再一律封杀,其深远意义不在于上海一地解决多少摊贩的生计,而在于我们城市管理理念所产生的变化与进步,在于我们制定政策法规时更趋人性化,在于此种“善政”可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联动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今年,根据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召开本次规划工作会议的决定,要求城市规划工作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抓住重点.明确中、近期规划和建设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特大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间资源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确保上海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