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广东云浮硫铁矿烧渣经浮选法制得的五级品铁红为原料,采用还原絮凝法去除二氧化硅,制取高纯度的氧化铁红,所得产品的三氧化二铁含量为99.45%、二氧化硅含量为0.0087%,可用作软磁铁氧体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硫酸烧渣利用工艺通过鉴定近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广东云浮召开了硫酸烧渣综合利用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由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广东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共同承担。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工艺的独创性和先进性 ,认为新工艺结合硫酸烧渣的物化特性 ,采用烧渣—筛分—漂洗—细磨—超细凝聚反浮选—化学表膜处理—闪蒸干燥方案 ,可获得Fe2 O3含量分别达到99.2 %、98.5 %、95 %、85 %的四种铁红产品。烧渣综合回收率大于 75 %。用该工艺回收的磁材用铁红生产的永磁铁氧体材料达到国家标准 ,符合生产高档铁氧体磁性材料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钛白废酸和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酸浸、除杂、还原制得精制FeSO4溶液,FeSO4溶液经过滤、冷冻结晶、洗涤、真空干燥制备饲料级FeSO4的新工艺,重点考察了制备工艺中酸浸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以及还原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的稀废酸浸取,控制液-固比为5:1,浸出时间2h,可使铁浸出率达到96%;采用铁屑还原可得到FeSO4溶液,对溶液进行冷冻结晶和真空干燥可制备达到HG/T2935-2000标准的饲料级FeSO4产品.该研究综合利用了钛白废酸和硫铁矿烧渣,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以山东某硫铁矿烧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铁红,采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与碳酸氢铵协同沉淀铁离子,沉淀物焙烧制备铁红。结果表明,浓氨水用量为10 mL,碳酸氢铵用量为2 g时,铁离子沉淀率达到97.18%;沉淀物焙烧时间为1.0 h,焙烧温度为800℃,获得铁红Fe_2O_3含量约98.76%,根据氧化铁颜料标准(GB T 1863—2008),为A级铁红,颜料索引号为颜料红101(77491)。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2):293-298
为了以山东某硫铁矿烧渣硫酸浸出液制备铁红,采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与碳酸氢铵协同沉淀铁离子,沉淀物焙烧制备铁红。结果表明,浓氨水用量为10 mL,碳酸氢铵用量为2 g时,铁离子沉淀率达到97.18%;沉淀物焙烧时间为1.0 h,焙烧温度为800℃,获得铁红Fe_2O_3含量约98.76%,根据氧化铁颜料标准(GB T 1863—2008),为A级铁红,颜料索引号为颜料红101(77491)。  相似文献   

6.
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避免硫铁矿烧渣对环境的污染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 ,通过添加活性还原剂 ,用废硫酸直接还原浸出铁并制铁黄 ,同时用以二 - 2乙基己基磷酸为主体的三元萃取剂萃取回收浸液中的铜 ,用全泥氰化和锌粉置换工艺从浸渣中提取金银 ,较经济有效地回收利用了烧渣中的有价金属 ,铁、铜和金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 93.31%、80 .78%和 90 .18%。  相似文献   

7.
硫铁矿烧渣制高纯氧化铁红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红的新工艺。考察了影响硫铁矿烧渣酸溶、净化、煅烧等过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硫铁矿烧渣可以制取高纯度的氧化铁红,质量符合HG/T2574-94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8.
由钛白废酸和硫铁矿烧渣制备饲料级硫酸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钛白废酸和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酸浸、除杂、还原制得精制硫酸亚铁溶液,再经过滤、冷冻结晶、洗涤、真空干燥制备饲料级硫酸亚铁的新工艺.重点考察了酸浸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及除杂还原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质量分数为30%的废酸浸取,控制液固质量比为5∶ 1,浸出时间2 h,可使铁浸出率达到96%;采用铁屑还原浸出液,可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对溶液进行冷冻结晶和真空干燥可制备达到化工行业标准HG/T 2935-2000的饲料级硫酸亚铁产品.综合利用了钛白废酸和硫铁矿烧渣,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硫铁矿烧渣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硫铁矿烧渣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并分析几种常用工艺存在的问题.黄麦岭磷化工公司研究和实践表明,选矿-铁球团矿工艺优于选渣-铁球团矿工艺.公司建成1套100 kt/a全硫铁矿烧渣制铁球团矿装置,用选矿后w(S)48%以上的硫精矿焙烧产生的TFe约64%烧渣作为铁球团矿原料.2005年公司生产铁球团矿75 kt,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余海峰  王莹  徐旺生 《贵州化工》2007,32(6):12-13,49
研究了用硫酸分解硫铁矿烧渣制备可溶性硫酸盐,再由硫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制成相关氧化铁产品的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酸解反应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使烧渣中的氧化铁分解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孙鸿  景永峰 《山西化工》2002,22(4):10-12
合成了一种新的植物补铁剂-FeMg(SO4)2,确定了其反应的温度和FeSO4-MgSO4的反应配比,对产品的溶解度,热分解性能及亚铁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得出结论:硫酸亚铁镁可以工业生产,用于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叶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孙明  高立东  马莉 《广东化工》2014,(11):226-226,214
本方法提出了以控制溶液酸度,用过硫酸铵氧化Fe2+为Fe3+,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Fe3+的无汞盐测定铁矿石及铁粉中全铁的分析方法。用该法测定铁粉和铁矿石中的铁含量,避免了经典方法中汞盐和重铬酸钾标对分析人员身体和环境的危害,经我们实验对比此方法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28%,测定结果与经典法一致,且具有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对环境人员危害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非常硬刃     
三年来,陈谊把收购来的废铜烂铁做成各类异形设计,并行销海外。  相似文献   

14.
非常硬刃     
三年来,陈谊把收购来的废铜烂铁做成各类异形设计,并行销海外。  相似文献   

15.
阳小宇 《广东化工》2006,33(5):97-98,76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有三种还原铁的方法。实验表明用SnCl2-HgCl2法结果最为准确,TiCl3-Na2WO4法次之,而用甲基橙法结果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前处理工艺对烧结钕铁硼镀铁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测试,确定了封孔、除油、酸洗工艺,并获得了光亮、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耐蚀性好的镀层。  相似文献   

17.
铁泥是染料中间体生产中排出的废弃物,其主要物相为Fe3O4.本文以铁泥为原料,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研究了制取氧化铁红的方法.研究表明,经超临界法处理铁泥,通过高温煅烧,可使Fe3O4转化为α-Fe2O3,处理过程中的压力对产品的品质基本没有影响,其品质远远好于铁泥直接煅烧.超临界法处理铁泥制取铁红是一种可行的非常有潜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吕霞 《广东化工》2013,(20):102-102,107
文章探讨了含铜铁矿石分析过程中铜对铁分析的影响.分析过程中采用标准溶液模拟实验,国家标准物质中铁的容量分析比对等实验,得出一个大约的经验系数R,为含铜铁矿石中全铁的分析提供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铁及铁合金电镀技术,特别是对低温镀铁修复技术的特点、研究及应用情况作了扼要介绍,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Iron deficiency is the most common mammalian nutritional disorder. However, among mammalian specie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occurs regularly only in pigs. To cure IDA, piglets are routinely injected with high amounts of iron dextran (FeDex), which can lead to perturbations in iron homeostasis. Here, we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supplementation with Sucrosomial iron (SI), a highly bioavailable iron supplement preventing IDA in humans and mice and various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IONPs). Analysis of red blood cell indices and plasma iron parameters shows that not all iron preparations used in the study efficiently counteracted IDA comparable to FeDex-based supplementation. We found no signs of iron toxicity of any tested iron compounds, 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several toxicological markers that could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oxidative stress or inflammation. Neither SI nor IONPs increased hepcidin expression with alterations in ferroportin (FPN) protein level. Fin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piglet gut microbiota indicates the individual pattern of bacterial diversity across taxonomic levels,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supplementation. In light of our results, SI but not IONP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emerges as a promising nutritional iron supplement, with a high potential to correct IDA in pigl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