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场航空维修中,发动机叶片根部原位探伤时存在涡流检测传感器适用性不强、灵敏度低、可达性差的难题。基于涡流环理论,结合压气机叶片根部的形状特点,对传感器的磁芯检测面进行加工制作,设计与叶片根部吻合度高的仿形涡流检测传感器,实现对叶片根部疲劳裂纹缺陷的原位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仿形传感器能够消除因为叶片根部形状不规则带来的提离影响,且传感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压气机叶片是飞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根据叶片的特点,从原位探伤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最佳的涡流探伤方法。给出了合适的检测频率。根据叶片的安装部位,设计了专用的传感器。实际探伤结果表明,该方法探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郭海鸥 《无损探伤》2004,28(5):45-46
飞机某型发动机压缩机一级叶片在航空修理中运用无损检测探伤疲劳裂纹已进行多年,然而对叶片裂纹的规律特点认识不一,有偶尔出现误判现象,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4.
魏桂生 《无损探伤》2009,33(1):21-23
在飞机的原位检测中,经常遇到由于探伤部件处在隐蔽之处,很难实施探伤方法的情况。为解决这些不可视结构件的探伤问题,常需要研制具有某种性能的专用探伤装置。本文主要讨论视频涡流检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叶片的涡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泽波  宋树波 《无损检测》2002,24(10):444-445
电厂汽轮机转子叶片是汽轮机关键部件之一 ,其结构完整性是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汽轮机的定检要求对转子叶片进行原位探伤。以往检验采用着色法 ,灵敏度偏低 ,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现在采用涡流检测法 ,在叶片上用电蚀法制作模拟裂纹 ,虽然它与自然疲劳裂纹在阻抗信号的响应上有差别 ,但便于对缺陷尺寸和响应信号之间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从而确定与实际应用相近的试验参数模式。涡流法应用于汽轮机叶片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直观等优点 ,某动力厂 2号和 3号汽轮机末三级叶片的检测实践证实了该法的优越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相似文献   

6.
许占显  林为干 《无损检测》2005,27(12):637-639
飞机发动机叶片基体出现裂纹时表面反映不明显,孔探仪检查表面裂纹实际判别的难度较大,因此用交变磁场非接触式探测法探测。介绍探伤原理、特点以及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最后给出了发动机叶片的检测实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的大小裂纹的波形与实际裂纹相符甚好,因此较传统涡流法和孔探仪法更具优越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叶片在工作中要承受较高的离心负荷、气动负荷、高温和大气温差负荷以及振动的交变负荷,同时还要受风沙、潮湿的浸蚀,这些因素使叶片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扩展会引起叶片断裂并影响发动机的安全。发动机叶片在发动机的服役期间需要定期进行无损检测,但在叶片常规大修检测中经常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拆卸、分解、检测和安装,所需检测周期长,费用高。通过超声波检测试验,解决了低压一级转子原位超声检测叶片深根部位裂纹的技术难题,为发动机叶片大修时的定期原位无损检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窥涡流集成化原位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一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于复杂的检测对象很难实现原位检测。提出了一种内窥涡流集成化无损检测的新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该内窥涡流集成化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利用该检测系统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篦齿盘裂纹缺陷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集成化内窥涡流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复杂金属结构的原位无损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魏桂生  齐共金 《无损检测》2009,31(6):497-498
由于采用电位法检测飞机发动机涡轮盘榫齿裂纹时常存在漏检,造成涡轮盘脱出事故。分析了采用涡流方法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比较了涡流法和电位法检测的灵敏度。最后通过试验证实:涡流法检测涡轮盘榫齿裂纹具有灵敏度高、可检出腐蚀缺陷、表面预清理简单并且扫查速度快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的结构与裂纹特点,特别是考虑了裂纹产生的特殊部位及叶片形状对涡流场耦合的影响,提出了高压涡轮叶片原位涡流阵列检测技术。为保证原位涡流检测的可靠性,设计了专用的涡流阵列探头,同时根据检查孔与叶片的空间位置关系制作了特殊工装,解决了高压涡轮叶片的原位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