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以十聚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30%过氧化氢为氧源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反应,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十聚钨酸季铵盐的用量和过氧化氢的用量等对苯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聚钨酸季铵盐([BunPy]4W10O32)为催化剂,在60℃,十聚钨酸季铵盐用量为0.08mmol,反应15h,30%过氧化氢用量为45mmol,苯甲醇的用量为30mmol时,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6.7%,苯甲醛的选择性达到91.5%。  相似文献   

2.
酸性离子液体中苯甲醇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30%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研究了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在n(苯甲醇)∶n(H2O2)∶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48∶1∶1、90 ℃和3 h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此时苯甲醇转化率为90.1%,苯甲醛选择性为92.1%。反应结束后,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层,通过简单的倾倒即可分离产物。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脱水后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改性4A分子筛催化剂,用于过氧化氢液相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的反应。采用N2等温吸附-脱附法、XRD和程序升温还原对不同负载量的CuOx/4A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当苯甲醇20 mL、双氧水30 mL、催化剂0.2 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时,质量分数6%CuOx/4A催化剂上苯甲醇的转化率为49.5%,苯甲醛选择性为83.6%,苯甲醛收率为41.4%,反应活性最高;4A分子筛上Cu及Cu负载量的改变,显著影响着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金属物相结构和还原性。6%CuOx/4A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性能,主要归因于4A分子筛上高分散的Cu-O物种;而且6%CuOx/4A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还原温度。  相似文献   

4.
以过渡金属离子(Ni2+)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苯甲醇经催化氧化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H2O2用量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Ni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CTA]10[(PW11Ni O39)2O]是苯甲醇制苯甲醛的高效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0.2g催化剂,90℃反应4h,苯甲醇的产率为91.51%,选择性为94.6%,转化率为96.73%。  相似文献   

5.
铁改性HMS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丽华  张森  宋贺  郭祥峰  赵婷 《化工学报》2009,60(9):2210-2214
以十二胺为模板在中性条件下合成了Fe-HMS介孔分子筛,研究了不同硅铁比Fe-HMS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利用XRD、BET、SEM和H2-TPR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HMS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3+ 离子进入了分子筛骨架,Fe-HMS分子筛具有均一的蠕虫状介孔结构。焙烧后的Fe-HMS中Fe3+ 主要以Fe2O3形式存在于骨架中。对苯甲醇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Fe-HMS分子筛的催化活性高于Fe-SiO2。在85℃、Si/Fe摩尔比为25∶1、醇/双氧水摩尔比为1∶2、催化剂含量为4%、反应时间4 h条件下,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为65.1%和74.6%。  相似文献   

6.
以临安钠基蒙脱土为原料,制备了铁交联和铁镧复合交联蒙脱土催化剂,利用物理吸附(BET)、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铁镧复合交联蒙脱土(Fe/La-PILC)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考察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过氧化氢用量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镧复合交联蒙脱土形成了比较均一的中孔骨架结构;当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之比为1:2,Fe/La(200)-PILC(Fe与La物质的量之比为200)质量分数为4%,反应5 h时,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为62.1%和86.4%.研究铁镧交联蒙脱土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机理,发现Fe/La-PILC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活性氧来自于Fe/La-PILC所吸附的氧.  相似文献   

7.
以木质素降解产物香草醇替代苯酚,合成中加入金前驱体和稳定剂,在模板剂F127(EO106PO70EO106)存在下,一步法合成了具有蠕虫状孔道结构的纳米金/香草醇基介孔碳催化剂。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醇性能良好。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5 mg,苯甲醇1 mmol,碳酸钾用量2 mmol,水用量5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优化条件下,苯甲醇转化率为98.4%,苯甲酸选择性为98.0%。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含Bi中孔分子筛(Ⅱ)苯乙烯氧化反应机理及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硝酸铋为铋源,在弱碱性的条件下用水热法合成了Bi-Si中孔分子筛,该分子筛在苯乙烯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通过改变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浓度、催化剂用量,获得了较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以25 ml甲醇为溶剂,以4.5 ml H2O2(30%)为氧化剂,苯乙烯用量1.5 ml,催化剂用量0.075 g,80 ℃反应2 h的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43.1%,苯甲醛选择性73.5%,苯甲醛产率达到31.7%,同时对可能的苯乙烯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9.
正一种低温气相选择性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方法,它涉及在低温条件下气相选择性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苯甲醇气相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反应中,存在反应温度高、催化剂活性差、选择性低和温度耐受范围过窄的问题。方法:常压下,使用固体催化剂Ag/SBA-15,底  相似文献   

10.
伍斌  郑毅  谷宏专  童志权 《工业催化》2007,15(10):43-47
研究了NO在新型MnO2/NH4NaY催化剂上的低温转化行为,并对MnO2/NH4NaY的再生及稳态操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MnO2/NaY为母体,用硫酸铵溶液离子交换制备的新型MnO2/NH4+NaY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120 ℃时,NO转化率近100%。但催化剂不能在高于150 ℃的反应温度下操作,防止NH4+挥发解吸。离子交换过程中,NH4+的交换度可达40%,在120 ℃、氧体积分数6%、空速3 000h-1和水体积分数7%和无外加还原剂条件下,MnO2/NH4NaY可保证入口浓度为1 000×10-6的NOx在连续7 h内达到完全转化。在高空速(12 000 h-1)有稳定氨源下,于MnO2/NH4NaY上进行的SCR稳态实验充分证明,存在于MnO2/NH4NaY的NH4+对催化反应明显有利。 它可使NH3与NOx物质的量比从以往的1.2降至1,大大减少由于NH3泄露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步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的金纳米催化剂,以氯化锡为前驱体,通过浸渍法向金纳米催化剂中引入助剂氧化锡,得到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的金纳米催化剂。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将所合成的催化剂用于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反应,考察助剂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锡的引入改变了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电子结构,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但随着氧化锡含量继续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金纳米颗粒表面过渡金属氧化物覆盖度增加,减少了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苯甲醇的接触。当氧化锡质量分数0.2%时,催化剂效果最佳,在100℃和氧气压力0.2 MPa下反应3 h,苯甲醇转化率25.7%,苯甲醛选择性75.9%,苯甲酸选择性15.8%,苯甲酸苄酯选择性6.3%。  相似文献   

12.
Partial oxidation of m-hydroxybenzyl alcohol was studied over several supported noble metal catalysts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73 to 413 K, up to 2 MPa of oxygen pressure and 20 MPa of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The major product detected was m-hydroxybenzaldehyde. A charcoal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 gave the highest yield of the aldehyde. For high temperature above 393 K and high oxygen pressure above 0.5 MPa, total oxidation was observed, which caused the selectivity of m-hydroxybenzaldehyde to decreas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medium seemed to improv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reaction to allow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hydroxybenzyl alcohol to occur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over a charcoal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 was also examined for comparison and the major product formed was benzaldehyde. The conversion of benzyl alcohol and the selectivity to benzaldehyde was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case of partial oxidation of m-hydroxybenzyl alcohol.  相似文献   

13.
锰卟啉-醋酸钴复合催化体系对甲苯氧气氧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刘强  郭灿城 《化工学报》2008,59(6):1396-1400
研究了在无溶剂体系中,对氯四苯基锰卟啉[T(p-Cl)PPMnCl]和醋酸钴[Co(OAc)2]复合催化下,空气氧化甲苯制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新工艺。实验发现,T(p-Cl)PPMnCl/Co(OAc)2为复合催化剂时比单独使用T(p-Cl)PPMnCl 或Co(OAc)2时有更高的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的收率,表现出明显的复合催化作用。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比例对T(p-Cl)PPMnCl/Co(OAc)2的复合催化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磷钼酸(H3PMo12O40)对骨架铜催化剂(Raney Cu)进行改性,并以巴豆醛选择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H3PMo12O40)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Raney Cu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H3PMo12O40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对巴豆醇的选择性上升,当负载H3PMo12O40质量分数达到7.2%时,催化剂对巴豆醇的选择性达到最高,为35.8%,而未改性的Raney Cu催化剂对巴豆醇的选择性只有0.32%。还考察了磷钼酸改性的骨架铜催化剂上巴豆醛选择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巴豆醛的转化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巴豆醇的选择性影响较小。适宜的反应条件为:H2分压0.6 MPa,温度333 K,催化剂用量0.30~0.35 g·(mL-CRAL)-1,此时巴豆醇的收率约25%。  相似文献   

15.
超细CuO粉体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苯酚市场需求增长速率较快,提高苯酚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并降低成本势在必行。以Cu(NO3)2·3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固相研磨混合法在室温下制备了超细CuO,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Cu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与分析纯的CuO相比较。将超细CuO用于空气氧化异丙苯制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的反应。常压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CHP浓度的影响,100 mL异丙苯加入1 g催化剂,90 ℃反应12 h后,CHP累积浓度达27%左右,符合工业生产要求。催化剂回收后经简单再生处理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新型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化合物为催化剂,对乙酸苄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等因素对乙酸苄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3SnCl对合成乙酸苄酯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醇和乙酸总质量1.5%,乙酸和苯甲醇的摩尔比为2.5:1,甲苯为10mU与苯甲醇的摩尔比为0.60),温度110℃,反应150min后,乙酸苄酯产率可达98.4%.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1Zr1Ce9Oδ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气体中各组分对Cu1Zr1Ce9Oδ催化剂上选择性氧化CO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的过程中Cu1Zr1Ce9Oδ催化剂的活性滞后。H2的存在有利于CO的脱附,促进了低温下选择性氧化CO的反应;而温度较高时,H2氧化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CO的转化率,反应气中H2O和CO2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佳反应温度为(160~200) ℃,O2的进入量取3为宜。  相似文献   

18.
RuO_2/CNTs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纳米管(CNT)为催化剂载体,以RuCl3.nH2O活性组分前驱物,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无定形水合RuO2/CNTs催化剂。苯甲醇、环己醇等醇类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RuO2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可在温和的条件下,以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将苯甲醇、环己醇等醇类转化为相应的醛或酮,并考察了不同载体对负载RuO2催化活性的影响,碳纳米管作为载体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XRD,TEM以及XPS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交联共聚微球GMA/MMA为基质,经过几步大分子反应在微球表面合成与固载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形成固载有NHPI的聚合物微球GMA/MMA-NHPI。将GMA/MMA-NHPI与Co(OAc)2组成共催化体系,用于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GMA/MMA-NHPI与Co(OAc)2所构成的共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65℃和常压氧气)下可有效地实现苯甲醇的分子氧氧化过程,将其深度氧化为苯甲酸,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高的选择性(苯甲酸的选择性为96%)。主催化剂GMA/MMA-NHPI固载的NHPI与助催化剂Co(OAc)2适宜的摩尔比为20:1;主催化剂所含NHPI的摩尔分数为底物的10%时催化剂的用量比较适宜。固体催化剂GMA/MMA-NHPI还具有良好的再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