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钢球磨煤机端盖裂纹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电华蓥山发电厂2005年有两台钢球磨煤机进料端盖出现裂纹,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及职工共同努力,成功地对裂纹进行了修复。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在对裂纹进行处理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对其它电厂出现类似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建敏 《发电设备》2008,22(2):143-144
黄埔发电厂5号炉低温再热器穿炉顶管处采用高冠状密封结构,运行中出现因密封焊缝裂纹而导致爆管事故。分析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并对密封结构进行了改进,消除了引发裂纹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斌 《江西电力》2009,33(5):27-28,32
本文对柘林水电厂2号水轮发电机组近年来在运行中摆度异常增大和水轮机转轮叶片与上冠间出现裂纹两个缺陷,分析了转轮叶片产生裂纹和机组摆度增大的原因,并介绍了摆度增大和转轮裂纹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黄桷庄电厂电除尘器阴极支柱瓷套管频繁出现裂纹、阳极板裂纹、振打效率低等问题,对电除尘器机务部分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熙  林丁 《热力发电》2012,41(5):116+118
某电厂4号锅炉出现大量树脂进入受热面管的情况.采用高频超声波微裂纹检测仪对受热面管进行无损检测,发现有较多水冷壁管存在氢损伤裂纹.主要分布于热负荷较高的区域,且热负荷越大,出现裂纹的水冷壁管数量越多、裂纹越深,如光壁管与内螺纹管交接处.而省煤器、大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管未发现微裂纹.  相似文献   

6.
针对吉林热电厂3号锅炉小汽包水冷壁上升管出现裂纹情况,采用宏观、微观方法对其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水冷壁上升管裂纹为腐蚀性热疲劳裂纹,是在交变热应力与腐蚀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建议更换。  相似文献   

7.
随着锅炉新排放标准的实施,火电厂锅炉普遍进行了低NOx燃烧器改造,改造后不少电厂出现了水冷壁横向裂纹问题。通过分析,指出了水冷壁发生横向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锅炉低NOx燃烧器改造后水冷壁还原性气氛增强,并提出低NOx燃烧器改造优化方法和运行技术手段,可供相关电厂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内其他电厂自动主汽门裂纹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68310Z型汽轮机自动主汽门阀门的宏观检验、着色检验,使用磁记忆检测仪,对裂纹做了检验,分析了开裂原因,提出了防止类似事故出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材质、残余应力、工作应力、振动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柘溪水电厂5号机组转轮10个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成功地对叶片裂纹进行了处理,为机组的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郝云冯  胡玲玲 《发电设备》2014,28(6):438-441
某电厂2 141 t/h锅炉前墙水冷壁上集箱管接座出现裂纹,从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导致裂纹发生的可能因素,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及处理效果,对其他同类型设备缺陷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了内模控制和重复控制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设计了内模和重复复合电流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并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内模控制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能够消除周期性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预测控制问题.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执行器间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容量,提出一种方案,在控制器节点获得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参数,并利用辨识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时延及数据包丢失的补偿方法.校园...  相似文献   

13.
周成虎  李娜  王克福 《电气自动化》2013,35(3):45-46,53
众所周知,矿井风机的排风量受到外部风向、风道畅通程度影响。通过帆板偏转角度测试可以准确检测矿井的排风量。基于此提出并制作了一种用于矿井通风机风道的帆板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检测与控制矿井风机的排风量,且可由电脑远程控制。为了保证测量和控制的准确性,采用了数字滤波算法和改进的PID积分算法。电脑可实时显示并控制帆板角度和风扇转速。实验证明其控制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和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而被国内外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率最高、最理想的电气传动方案,是电气传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皇金锋 《电气时代》2007,(1):124-126
众所周知,变频器控制方式是决定变频电源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变频电源控制方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变频电源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参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选型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PI控制无法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和难以保证在负载突变或参考电压跳变时对直流侧电压进行快速精准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PF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PI控制的基础上,融合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和重复控制的优点,将重复控制引入电流内环控制中,对APF输出电流进行快速跟踪控制,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电压外环控制中,对直流侧电压进行快速精准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电流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PI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谐波补偿精度及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第6讲位置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是位置,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则是实现该目标的从属变量。常用的位置控制系统有2类:单电动机位置控制及多电动机角同步控制。6.1单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1-2]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协调控制系统的4种运行方式,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策略:自动发电控制对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负荷范围、阶跃负荷指令幅度和负荷变化率的要求,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异步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提出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将电流矢量控制和电压矢量开关表结合,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避免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一些实现难度.通过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复和PI控制的中频逆变器复合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重复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的中频逆变电源复合控制方案,即利用重复控制器得到畸变率很低的稳态输出波形,当系统负载突变时投入PI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负载的突变通过负载电流的快速幅值检测技术来判定。该方案在一台采用TI公司TMS320F240 DSP控制的400Hz,5.5kW逆变电源上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既保持了重复控制良好的稳态特性,也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