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拟定了六氟化铀中银、锶的分配色层分离、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法。采用TBP萃淋树脂做固定相,2N硝酸为流动相的柱分配色层法,能从铀中分离待测杂质元素。2N硝酸杂质淋洗液不经其它处理,可直接用ICP—AES法测定银、锶。杂质元素的测定范围:银为0.23—22.5 ppm,锶为0.75—75ppm。回收率为93—98%;精密度在±7%以内。对柱上40mg铀可用13ml 0.02 N硝酸完全解吸。本方法的化学分离步骤少,速度快,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用辐照铀靶对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离流程对6种裂变产物的化学回收率均大于70%,对γ谱仪测量干扰的主要核素去污因子均大于1.0×103,可满足239Pu裂变谷区核素裂变产额测量对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用辐照铀靶对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离流程对6种裂变产物的化学回收率均大于70%,对γ谱仪测量干扰的主要核素去污因子均大于1.0×103,可满足239Pu裂变谷区核素裂变产额测量对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江西某稀土铀矿床为一以铀为主,伴生有钼、银、钇、钍等元素的多金属矿床。矿石物质成分繁杂,但经选冶试验证明各元素的分离回收情况良好,具综合利用价值,在国内诸多铀矿床中有其独特之处一、矿床主要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某地中生代东西向断陷盆地之南缘(图1),出露地层为侏罗-白亚系一套陆相沉积岩夹火山岩。含矿围岩是下侏罗统林山群下段砾砂岩、粉砂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和中侏罗统打鼓顶组凝灰质砂岩、硅质岩等。矿区基本为一北东向的短轴向斜,四周被断裂切割。  相似文献   

5.
钯银合金膜可用于熔盐堆尾气中气态氚(HT和T2)的分离与纯化。本文研究了厚度为80 μm的钯银合金膜在纯H2气氛中及Ar气存在下对H2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渗氢过程中氢原子在膜内部的体相扩散是控制速率的关键。Ar气存在时,在钯银合金膜工作温度为480 ℃、混合气体进气流速为100 mL/min、氢分压差为20~100 kPa的条件下,钯银合金膜对H2气的渗透通量随氢分压差的增大而增加,随Ar气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氢分压差相同的条件下,纯氢的渗透通量明显高于Ar-H2混合气的渗透通量,说明钯银合金膜受Ar气的影响分离效果变差。渗氢后的钯银合金膜表面变得光滑,有晶界形成。  相似文献   

6.
硼是热中子吸收截面较高的元素,是一种中子毒物。核燃料中硼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核燃料的质量,其允许的相对含量为10^-8~10^-9量级,是核燃料铀产品中严格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我国铀标准物质中硼元素的含量一直未准确定值(均为参考值),主要是因为环境中硼的分布极广,样品在分离和测量过程中极易被污染,使硼元素成为核燃料中较难分析的杂质元素。因此,研究建立直接测量铀中硼的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分析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用堆照钚、镅靶生产超钚元素的化学流程中,首先要提取钚,接着进行超钚元素与镧系元素的分离。TBP萃取法可以实现这二个过程,简化提取超钚元素的化学流程。TBP萃取色层法可以分离钚与镅,也可用此法进行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的分离。我们在前文的基础上,研究了用含盐析剂的硝酸溶液为洗提液时TBP萃取色层法分离钚和镅、  相似文献   

8.
在以硝酸作为络合剂的水-醇混合溶液中分离超钚元素,其效果优于纯水溶液。作者在前一工作中介绍了使用甲醇-硝酸-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辐照靶中分离镅和锔的工艺流程,本文采用高压色层技术进行镅、锔分离,并且对此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探讨。 在文献上未见到阴离子树脂分离元素时采用高压技术,直到实验结束后才看到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9.
UF_6为重要核材料,准确测定UF_6中痕量杂质元素对指导工艺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铀在堆中子辐照过程中产生~(239)Np和一系列裂变产物,因此必须用前处理方法除去铀基体,使残余铀产生的~(239)Np和裂变产物不再影响铀基材料中痕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杂质元素含量越低,对这种分离要求就越高。 本文提出了化学组分离-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UF_6水解液中痕量元素分析流程。把UF_6水解液去F~-转化为5.5N HNO_3介质,使其两次通过80%TBP-KelF色层柱(φ7×140mm和φ3×60mm)预分离除去铀。痕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碘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元素。从动力堆核燃料后处理过程废气中去除放射性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已研制和筛选了一种对碘吸附性能良好的附银硅胶吸附剂,本文研究了该附银硅胶对碘的吸附特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它的吸附机理,为选择最佳除碘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3部分介绍了为扩大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能力而正在进行的研究。第一部分涉及的是用石墨炉雾化测定地壳丰度或低于其平均地壳丰度的铊、镓和铟的方法;第二部分的研究包括分析生物地球化学样品(主要是灰分物质)中的金、银、铂、钯和铑元素,其探测限降低至2—10ppb(ng·g~(-1));第三部分,也是更具通用性的研究领域,涉及样品引入和操作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以便使预富集和分离过程有效的自动化,从而能大大提高生产率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试剂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2.
TBP萃取分离超钚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TBP-煤油溶液自HNO_3溶液中萃取分离钚与镅,超钚元素的萃取和用不同pH值的DTPA-LiNO_3溶液自TBP-煤油溶液中反萃分离超钚元素和镧系元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乙醇/水体系及N_2氛围中,利用一步伽马射线辐照法将氧化石墨烯和银离子原位还原,并组装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石墨烯/银复合多孔水凝胶(GH/Ag),通过冷冻干燥法得到石墨烯/银复合多孔气凝胶(GA/Ag)。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GA/Ag具有类蜂窝状的多孔网络结构;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银纳米粒子尺寸范围在20~60 nm;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等方法表明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C元素含量增加,O元素含量降低,同时Ag+被还原及热稳定性增加。由于石墨烯和银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GA/Ag对4-硝基苯酚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浓度高达2.16×10-3 mol/L。当4-硝基苯酚浓度为0.72×10~(-3)mol/L时,该催化反应一级动力学常数为1.53 min~(-1),远高于常规化学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无机紙上反相分配色层分离法。此法是将有机萃取剂涂在滤紙上作固定相,以无机酸或盐的水溶液为流动相。关于这种方法近来陆續有所报导,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分离希土元素和許多性貭相近的金属离子。鉴于以镧或钇作富集剂,从大量鈾中分离和检出中子截面較大的希土元素如钐、铕、钆等,这方法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本实驗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討了以上元素在三正壬胺-硝酸鈉(TNNA-NaNO_3)体系中的行为。实驗結果指出,希土元素之間彼此不能分离,而希土元素与鈾分离良好,可从10毫克鈾中检出1微克希土元素,或从7毫克鈾中析离1微克希土元素。此外,用微量絡合滴定法测定了紙斑上的希土。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中金和银的测定是一个复杂问题。这些元素含量低、以各种形式存在、大分子络合物对分析信号有干扰影响,故用仪器方法很难直接测定金和银;一般是采用萃取、吸附、浮选等方法对金和银进行预浓集。预浓集往往用活性炭和螯合型吸附剂来完成。我们早些时候提出的(?) XI-H螯合型吸附剂,是具有远景的浓集天然水中金和银的吸附剂,它能从中性和弱酸性盐类溶液中(有富烯酸存在下)定量地提取金和银。浓集以静态吸附形式或动态吸附形式进行。有人拟定了用(?) XI-H吸附剂浓集铂金属,然后用原子吸收测定有机溶剂中细分散悬浮吸附剂的方法。用电热雾化器剂量悬浮液态的浓缩物从而达到测定浓缩物中低含量元素,是很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界中贵金属元素通常含量很低,在花岗岩矿石中一般只有零点几个ppm。其中Os,Ru,Rh,Ir更少,只有几个ppb。因此对微量贵金属元素的测定,需要一种灵敏的分析方法。中子活化分析法是一种很理想的方法,但中子辐照后要进行分离以除去大量的贱金属元素,G.Koster等人合成了含有 功能团的螯合树脂后,G.H.Morrison等人在贵金属中子活化分析中使用此类牌号为Srafion NMRR的螯合树脂,使复杂的放化分离简化为一步分组分离,结合使用高分辨率Ge(Li)探测器测定各贵金属元素的含量,可用于环境样品中七种贵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S.B.Sawin和О.П.Швоева分别用光谱法和放射性示踪法对贵金属元素在各种螫合树脂上的浓集和分离进行研究后认为,具  相似文献   

17.
磷尾矿中稀土元素含量是解释矿物的形成和发展的最好工具,所以准确测定其含量意义很大,磷尾矿成分复杂、干扰元素多、必须采取化学分离才能测定14个稀土元素。分离存在手续复杂、消耗时间长以及洗脱体积大等缺点。本文着重研究了用化学分离去干扰元素进行稀土元素的测定。称20-25mg样品与待测元素标准包装好后在热中子通量为(3—5)×10~(13)n/cm~2·s下辐照20小时。样品辐照后定量转移到白金坩埚中加载体、混酸溶解蒸发近干,加  相似文献   

18.
尹端Zhi  李燕 《核技术》1993,16(9):521-525
提出了一个从大量汞和其它干扰元素中分离痕量铂的化学分离程序,且已成功地用于新核素~(202)Pt的鉴别。照射后的氧化汞靶溶于浓盐酸中,用乙醚多次萃取除去干扰元素铊,在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用氯铂酸为载体,以氯铂酸铵沉淀载带核反应产生的痕量铂。分离过程中汞、金、铊的去污因子及铂的回收率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Cd同位素质谱分析中存在的质谱干扰有110Pd、70Zn40Ar、95Mo16O、112Sn、113In、114Sn和98Mo16O等。因此在分析前应将Cd元素与产生干扰的其他元素分离,以避免测量过程中的质谱干扰。目前分离Cd的常用方法通常采用盐酸体系,分离过程中存在Sn与Cd分离困难的问题,操作步骤繁琐且淋洗体积大。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开发了用阴离子树脂AG-MP-1M在氢溴酸体系中分离Cd的方法,采用混合酸消解的方法将样品消解完全后,用1 mL 0.25 mol/L的氢溴酸溶解样品并上柱,用3 mL 0.25 mol/L氢溴酸淋洗后可将绝大部分Sn、Zn、Mo等元素分离,然后用1 mL 2 mol/L盐酸和3 mL 0.5 mol/L盐酸淋洗Pb等其它元素,最后,用3 mL 0.002 mol/L盐酸解吸Cd。实验表明Cd回收率可达99.1%,且能将Sn、Zn、Mo等产生干扰的元素完全分开。采用此方法分离Cd总的淋洗体积为10 mL,和之前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大量减少了淋洗体积。该方法提高了Cd的分离效果,节约了实验流程时间,可用于Cd含量测试和Cd同位素测试的前处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选用TBP(磷酸三丁酯)柱上分离技术分离铀与待测元素,超声波雾化进样,ICPAES法对二氧化铀中二十一个微量杂质元素测定的工作参数、酸度干扰、共存元素干扰、载气流量的选择、去溶温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当取样量为250mg时,Al,Ag,Ba,Ca,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