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是一种新型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其核心机构是一个无系杆、变中心距非圆行星齿轮机构。介绍了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设计的理论依据,引入非线性目标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避免了反复试凑的繁琐过程,并以34型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的设计为例验证了这一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的多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并用一个实例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对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泄漏特性作研究。结合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具体结构特点,分析内部泄露途径并推导泄漏量的计算公式及间隙流体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以非圆齿轮马达总功率损失最小为原则,求得间隙最优解,为非圆齿轮马达的后续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大非圆齿轮马达的排量,平衡马达的径向力,提出了6-8阶低速大扭矩椭圆齿轮马达。从椭圆齿轮的传动特性出发,得到了该椭圆齿轮系统的建模过程,绘制出了该非圆行星齿轮系统中各个齿轮的节曲线以及齿廓图形。在分析各个激振参数,并考虑了行星齿轮系统中各啮合齿轮的时变啮和刚度,啮合相位及齿轮副间隙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行星齿轮系统的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的方法对于一般的非圆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非圆齿轮液压马达各容腔液压力矩的存在状态及作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各容腔力矩存在状态的方法,结合配油盘的设计理论,对马达的配流规律进行研究,得到马达的具体配流规律。使得对配流盘的分析及配流规律的研究有理有据且结果更加直观,为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用非圆行星齿轮机构作间歇回转运动,与其他间歇运动机构相比,有结构紧凑、运动特性良好、相对误差小、适用高速等优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非圆行星齿轮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基础,并结合实例详细地讨论其设计计算方法。图3幅  相似文献   

7.
论文分析了非圆渐开线直齿轮传动的节曲线方程,利用三维软件对非圆行星轮系进行三维建模,再把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运动过程中的输入力矩、输出力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而分析出非圆行星轮系在运动过程中轮齿受力最大的位置,再把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中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以准确、快速地得到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啮合过程中轮齿表面的应力分布图以及总变形图,从而验证非圆行星轮系结构设计的正确性。为优化非圆行星轮系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其成立条件.对马达配流盘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配流孔位置和配流孔窗口形状,为以后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该马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高阶非圆行星齿轮马达,相比于波兰SOK马达,高阶非圆齿轮马达径向力平衡,排量大,脉动小,性能更优。如何确定齿轮副中各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和齿廓是设计非圆齿轮的关键。本文首先依据非圆齿轮的啮合原理,得出封闭节曲线的方程式,确定在节曲线上均匀分布的轮齿的位置,并通过利用产形齿轮与非圆柱齿轮啮合关系来确定非圆柱齿轮的齿廓。通过MATLAB编程软件对相关参数方程进行相应的计算,快速的计算出准确的非圆齿轮副的节曲线和齿廓。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陈真  胡宁  许亮 《机床与液压》2007,35(8):203-206
根据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将自动变速器分为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传动子系统、液压控制子系统、电子控制子系统4个部分,分别论述了各子系统现有的建模仿真方法.最后建立了典型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行星齿轮机构在AMESim环境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往复摆动运动,利用非圆齿轮构建W-W型行星轮系。首先,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得出两对齿轮副啮合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是产生往复摆动的原因,提出将一对非圆齿轮副特殊化为圆柱齿轮副来简化机构设计的方法;其次,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出摆角运动规律反求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范成加工过程进行齿轮构型,得到非圆齿轮的三维模型;最后,将非圆齿轮、圆柱齿轮、机架装配后进行运动学仿真,将仿真得到的输出响应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仿真测试输出的角位移、角速度响应与理论分析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使用这种反求设计方法构建往复摆动机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非圆齿轮设计和建模过程繁琐,齿廓特征点提取过程复杂,非圆齿轮设计完成后验证不严谨,以非圆齿轮为研究对象,依据齿轮啮合原理,提出一种简单的非圆齿轮设计方法,并以一个数值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此外对非圆齿轮节曲线根切、封闭性和凹凸性进行判断,对弧长进行计算,对非圆齿轮的焦点进行精确的求解.最后,以Pro/E为建模...  相似文献   

13.
行星齿轮机构装配关系复杂,实现自动装配难度较大,为提高行星齿轮机构的设计效率,文章对行星齿轮机构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行星轮系的结构特点,文中提出了一种行星轮系自动装配程序设计流程,研究了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功能模块的开发步骤和主要功能,在Pro/E 5.0中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出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模块。通过上述参数化建模与自动装配程序可实现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各个零件的快速设计与整个系统的快速装配,从整体上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非圆行星齿轮摆动运动机构与其它摆动机构相比,有结构紧凑、传动可靠、运动特性好、相对误差小、适用于高速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的摆动运动机构的结构原理,对其运动进行了分析,并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这种机构的设计步骤与参数计算。图4幅,表1个,参考文献1种。  相似文献   

15.
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及其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对马达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对马达配流规律和轮系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以角排量的脉动率为衡量指标,分析了马达运转的平稳性;以缝隙流动为基础,建立了马达转速与输入流量间的计算式,为该类马达输出转速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为形成指定转速所需马达的输入流量并非等于理论流量,行星轮公转速度越大,内齿圈内外径比值越小,所需的实际流量越大。帕斯卡蜗线型马达的运转平稳性要优于高阶椭圆型。研究结果对这类马达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非圆齿轮作为现代工业中最关键的基础件之一,其运动特性直接影响整个机构的运行状况。为了研究中心距误差对非圆齿轮动态啮合力影响,对不同阶数非圆齿轮在中心距误差条件下的动态啮合力进行仿真分析,获取不同中心距误差下非圆齿轮动态啮合力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随着设定的中心距误差不同,非圆齿轮动态啮合力不同,随着中心距的减小,啮合力波动幅值减小;随着中心距的增大,啮合力波动幅值增大;不同频率下非圆齿轮啮合力幅值变化不同。上述研究可为非圆齿轮传动性能改善、减振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非圆齿轮节曲线方程的设计,并对非圆齿轮根切、凸凹性、压力角进行判断,通过调整非圆齿轮副节曲线的偏心率和中心距使其满足齿轮副的设计要求,并利用MATLAB软件设计出非圆齿轮的二维模型,利用Pro/E生成齿轮的三维模型和ADAMS View对非圆齿轮的运动学进行分析为非圆齿轮的齿廓修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非圆齿轮机构的数字模型,基于反求工程技术,通过成熟产品实物图片直接获得一些相关基本数据。再结合齿轮机构运动原理利用计算机编程求解节曲线相关参数。最后根据所得参数建立非圆齿轮的数字模型。这种方法大大简化设计的复杂程度,便于模型建立,并对齿轮后期性能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永 《模具制造》2024,(2):25-28
针对塑件上螺纹及芯部需同时抽芯脱模的要求,设计了一副内螺纹脱模抽芯复合机构注射模。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方式脱螺纹,内螺纹抽芯复合机构基本组成包括液压马达驱动组件、传动齿轮、螺纹型芯、传动齿条,通过塑件外部止转结构是使该机构可以实现塑件内螺纹抽芯脱模功能。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塑件注射成型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专利(美国专利№3958290)是一个能保证间歇运动的行星式传动机构。通过锥齿轮181、182(见图1和图2)将自动冷镦机主轴的回转运动传给中间轴20,而中间轴20借助于具有相同中心距的齿轮副21、31与22、32的传动与行星传动轴30相联系。齿轮21、31为非圆齿轮。齿轮21呈椭圆形,其回转中心与其轮廓的大圆弧的曲率中心相重合。齿轮31的轮廓曲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曲率中心与回转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