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比较31.9%戊唑·吡虫啉FS、27%苯醚·咯·噻虫FS和25%噻虫·咯·霜灵FS 3种复合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效果。[方法]在漯河市2个试验点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所有处理对小麦出苗均无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优的是27%苯醚·咯·噻虫FS 81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 75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对纹枯病防效较差。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最优的是31.9%戊唑·吡虫啉FS 127.6 g a.i./100kg种子包衣处理,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防效均与其他2种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结论]27%苯醚·咯·噻虫FS和31.9%戊唑·吡虫啉FS可以作为主要种衣剂在河南省冬麦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几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在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使用5%井冈霉素AS6000mL/hm2或15%井冈·蜡芽菌AS1800mL/hm2,能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药后25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31%以上,药后60d的防治效果仍保持在37%以上。  相似文献   

3.
噻呋酰胺等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型杀菌剂,2012年选择了噻呋酰胺等7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最好,5%井冈霉素AS、20%烯肟.戊唑醇SC及33%多.酮WP的防效一般,12.5%烯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及25%丙环唑EC的防效较差,各药剂均对小麦生长安全。经分析比较,优先推荐24%噻呋酰胺SC和5%井冈霉素AS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  相似文献   

4.
采用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乳油对水稻纹枯病进行室内活性测定、田间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乳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活性,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试验中药剂对水稻作物安全,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可以替代25%苯醚甲环唑乳油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筛选海洋放线菌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和防治效果;采用显微观察和分子鉴定对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2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株YC_3发酵上清液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9.13%,盆栽防效为63.84%,菌株YC_1和YC_3分别为孢淡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roraveus)和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结论]菌株YC_3发酵液对小麦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正>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性,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苗情和产量的影响,2015—2016年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包衣对纹枯病的防效较好;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蚜虫的防效较好;在田间出苗率方面,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郭世平  吴增授 《农药》1993,32(4):29-29,31
多效唑对小麦的防倒、增产效应已为大家所共识,但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对下茬作物有抑制作用。对下茬大豆影响方面,尚未见有报道。据我们在小麦亩用100克多效唑(商品量,下同)的试验田中播种大豆后观察,可对半数以上幼苗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严重处可危及产量。现把观察所得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自80年代以来,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日益加重,已成为小麦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稳产。近年业国内外已开展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但理想药种不多。20%灭锈胺乳油(保安)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等多种作物的重要病害,且具有持效期长、无药害和耐雨水冲刷等优点。为明确该药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抗性及防治效果,今年我们对其进行了药效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6,(2)
[目的]探究25%腈菌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试验25%腈菌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结果]25%腈菌唑乳油54~72 g a.i./hm2在早稻分蘖盛期施药1次,药后20 d对纹枯病的防效均在57%以上;在晚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施药2次,第2次药后12 d对纹枯病的防效均在60%以上,与对照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72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且对稻曲病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对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3%以上。[结论]腈菌唑适用于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间东生  韩银宝 《江苏农药》1999,(3):32-32,19
优富5号是一种用于小麦包衣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小麦产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每kg麦种用优富5号种衣剂有效成分0.30g进行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和控白效果效果分别为75.4%和73.7%,使小增产26.0%。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5,(6)
[目的]明确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方法]采用拌种法测定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23%~97.78%和95.38%~98.75%,与对照药剂600 g/L吡虫啉FS 180 g a.i./100kg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94%~83.35%和70.49%~86.29%,与对照药剂4.8%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6~208 ga.i./100kg。  相似文献   

13.
6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示范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对生产上常用的6种药剂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0 d,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病指防效在46.08%~93.14%之间。240 g/L噻呋酰胺SC 150 m L/hm2、75%肟菌·戊唑醇WG 150 g/hm2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长。20%井冈霉素AF 375 g/hm2的防效为85.95%,该药剂成本较低,可以在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与240 g/L噻呋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交替使用。75%戊唑·嘧菌酯WG 150 g/hm2药后30,50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在纹枯病轻发年份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15,(7)
[目的]研制出3%苯醚甲环唑保水缓释种子处理剂。[方法]利用常规方法筛选助剂,通过微区试验测定处理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性及纹枯病的防效。[结果]3%苯醚甲环唑保水缓释种子处理剂配方为3%苯醚甲环唑,10%保水剂,12%NNO,4%PVA-1788,3%白土,1%黄原酸胶,2%碱性玫瑰精,65%白炭黑。微区试验表明200 g处理剂/100kg种子拌种对小麦生长安全;在拔节期和抽穗期,防效分别为65.5%和41.1%,均显著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增产率高达26.5%。[结论]3%苯醚甲环唑保水缓释种子处理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安全、防治纹枯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25%丙环唑EC防治水稻稻曲病和纹枯病效果与增产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5%丙环唑EC对水稻稻曲病和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产、增产作用明显。试验表明,每亩用丙环唑有效成份2.5~7.5g,于水稻孕穗末期(距破口约6~8d)和破口期各用药一次,对稻曲病的株防效为73.72%~86.53%,粒防效为78.81%~88.95%;对纹枯病的丛防效、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8.64%~95.45%、89.00%~95.60%和93.83%~97.76%;提高水稻产量15.36%~16.68%。  相似文献   

16.
张秀焕  翟明涛  徐辉 《农药》2014,(3):222-224
[目的]研究氟醚菌酰胺(LH-2010A)和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5∶5(1∶1)、6∶4、7∶3、8∶2、9∶1混用,EC50值分别为0.016 8、0.023 2、0.034 5、0.081 0、0.134 5 mg/L。按1∶1混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90 g a.i./hm2的用量对纹枯病菌防效达90.67%~93.36%。[结论]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1∶1(5∶5)比例混用后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研究了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己唑醇乳油高、中、低3种剂量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增产效果显著。其他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叶菌唑对小麦病害的生物活性和防效。[方法]室内活性测定和大田试验方法,测定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的活性。[结果]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0.101、1.08、1.21 mg/L,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己唑醇和三唑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叶菌唑在30~9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5.72%~96.09%之间。[结论]为叶菌唑防治几种小麦病原菌的大田防治提供了剂量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7,(12)
[目的与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四氟醚唑手性异构体及外消旋体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的活性差异。[结果]四氟醚唑外消旋体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_(50)值为0.700 mg/L;对大豆炭疽的抑菌活性最弱,EC_(50)值为4.047 mg/L;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也较强,EC_(50)值介于1.164~1.263 mg/L之间。(+)-四氟醚唑对5种菌抑菌活性高于(-)-四氟醚唑或外消旋体,(-)-四氟醚唑与(+)-四氟醚唑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的EC_(50)比值分别为1.49、1.98、1.69、4.11、2.01,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差异最显著。[结论]四氟醚唑外消旋体及手性异构体对5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四氟醚唑为优映体。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的气相色谱分析庞会忠陈学恒(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一、前言烯效唑是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之后合成开发的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助壮植株功能,增产效果,远远高于多效唑,并有杀菌效果。烯效唑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果树,蔬菜等作物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