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的Krebs公司早在60年前,就开始了氯酸盐电解装置的研制、生产工作,到1979年又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现在电解槽系统已经做到了规格化,施工方便、操作容易、维修费低。各种规格的整套装置可向全世界出口。该公司的氯酸盐电解槽系统,由电解槽和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生产高氯酸盐的方法多是采用二步电解法。首先电解食盐水溶液制成氯酸盐,然后再电解氯酸盐溶液,制得高氯酸盐。直接电解食盐水溶液制高氯酸盐已经实验多年,但未见有大规模电解装置报导。最近,印度中心电化研究所报导了直接电解食盐溶液制备高氯酸盐的方法。在5000A的电解槽上进  相似文献   

3.
分析离子膜法电解生产过程中,影响电解槽运行的因素有:盐水中的杂质,盐水浓度,电解液酸度,阳极液浓度,电解槽操作温度,氯酸盐,及操作是否得当。只有通过严格的工艺管理,保证工艺指标,才能使电解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金属阳极和电解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尤其是新型外循环式电解槽的引进,自制成功使我国氯酸盐生产电解技术从五,六十年代跨入八,九十年代国际水平,通过对国内几种主要的氯酸盐电解槽型的分析,借助三维座标阐明阳极的合理结构,并提出今后技术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氯酸盐电解槽阳极涂层大面积腐蚀分析本工艺流程为氯化钠电解生成氯酸盐再经二次电解生成高氯酸盐,加入氯化钾复分解之后得到高氯酸钾结晶并分离,循环母液主要为氯化钠、高氯酸钾、红矾钠、少量氟化钠。在高氯酸盐的电解反应中,为了提高阳极电流效率及调节酸度而加入氟...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氯酸盐分解装置分解后的淡盐水对电解槽精盐水钛材管线进行保护的可行性,通过工艺变更优化电解槽的工艺控制条件,提高了氯酸盐分解装置功能,降低了电解槽淡盐水处理中的辅料消耗。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去除电解液中氯酸盐的18种方法,阐述了加强管理,从电解系统内控制产生氯酸盐的方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氯酸盐(NaClO_3)。以金属为阳极的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含 NaClO_3量比石墨阳极的还高,只有离子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质量最高,含 NaClO_3等杂质最少。  相似文献   

8.
在电解槽里生产了氯酸和碱金属氯酸盐的水溶液,电解槽中有一个阳极室、一个阴极室及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的至少一个离子交换室。该过程如下:送碱金属氯酸盐的水溶液到离子交换室,在阳极室里电解阳极液产生氢离子,从阳极室传递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离子交换室置换碱金属离子,并产生氯酸和碱金属氯酸盐的水溶液,从离子交换室传递碱金属离子进入阴极室,从离子交换室排出氯酸和碱金属氯酸盐的水溶液,而且,增加氯酸盐离子  相似文献   

9.
克尔—麦基公司使用两步电解和复分解反应制得了高氯酸铵,该公司用几套装置加工,以制高氯酸铵。首先,在连续加工过程中,使用多个贮存槽。在大约1300个电解槽中,将氯化钠电解成氯酸钠,含微量氯气的氢气放空。氯酸盐被电解出来,再溶解,然后进一步电解,以间歇法在大约210个电解懵中生产出氯酸钠。加入红矾钠,以提高电解槽的效率,滤出此高氯酸钠,提纯。然后从这种高氯酸钠,无水氨,和盐酸中通过复分解反应生产高氯酸铵。在一个真空结晶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技术改造回收氯酸盐分解后的强酸性淡盐水,用于中和电解后的淡盐水,以降低电解槽加酸量和脱氯自用碱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在氯酸盐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排出,对环境和工人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年产4000吨氯酸盐的工厂,每年排出六价铬盐(以固体重铬酸钠计)约有2吨;电解槽尾气中的氯每日约排出150至358公斤。因此,治理氯酸盐的三废成为急迫的问题。现将我们做过的初步工作,介绍如下。一、含铬污水的根治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为了降低电解产物或中间产物在阴极的还原损耗,电解母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重铬酸钠作为防止阴极还  相似文献   

12.
薛卫东 《氯碱工业》2022,(1):12-14,17
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过程中,因副反应而生成的氯酸盐在闭路循环的盐水系统中逐渐积累增加,会腐蚀设备、管道,并影响碱液产品质量.设计中均采用在氯酸盐分解槽中加入高纯盐酸,并在通入蒸汽的条件下,使系统中氯酸盐分解去除.这样用于氯酸盐分解消耗的高纯盐酸量较大,不经济.笔者提出使用氯化氢合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盐酸替换高纯盐酸,...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电解装置的工艺流程、电解槽的概况、电解运行中的问题及改进、电解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氯酸盐电解槽的制造现状,和阜新化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对氯酸盐电解槽阳极的研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氯酸盐盐水精制技术与节能郑三级(四川长寿化工总厂·6312200)1前言近年来,我国氯酸钠电解工艺,外循环式电解槽的引进、研制、开发获得成功。这类电解槽要求盐水质量甚高,盐水Ca ̄(2+)、Mg ̄(2+)含量应<1×10 ̄-7[1],电解槽才能保证正...  相似文献   

16.
氯酸盐电解槽的阳极大多采用钌铱钛氧化物涂层,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贵金属钌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电解槽阳极的生产成本。通过改变阳极涂层配方和使用纳米技术,开发了氯酸盐企业需要的氯酸盐电解槽新的阳极涂层,同时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氯酸钠外循环电解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国内外典型的电解槽工艺参数,并对我厂外循环电解装置技改后,与PbO2内循环电解槽进行比较,该装置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电解槽中氯酸盐含量过高的危害是:电流效率降低,设备腐蚀,螯合树脂损坏,在线分析仪分析结果不准确。给出氯酸盐分解工艺流程图。提出控制氯酸盐含量的方法有:增加氯酸盐分解槽和电解槽加酸量,降低淡盐水pH值。明确控制氯酸盐含量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由贺县光明化工厂和天津化工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原国家经委87—88年度节能试验项目《外循环式复极氯酸盐电解槽工业性试验》、1989年6月29日通过化工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1987年3月,光明化工厂向化工部申请在本厂进行天津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外循环式复极氯酸盐电解槽工业性试验。1988年10月该项目在贺县光明化工厂正式通电试验,在天津化工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厂院双方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试验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每吨氯酸钾产品电解仅耗直流电4238度,比国内使用同类电极的老式电解槽的电耗降低1000度,吨产品  相似文献   

20.
我厂3万t/a离子膜电解装置,为国内首家引进日本CEC公司BiTAC复极槽,1997年5月29日15:50一次通电试车成功,至1997年底,已生产离子膜碱15651,20t。目前,装置运行稳定,现就装置的运行情况作简要总结。1 装置概况该装置自1992年7月立项,1995年2月在北京与日本CEC公司签订技术设备合同。引进部分为:过滤、螯合树脂吸附、电解和脱氯四大部分。其中含盐水二次过滤、螯合树脂离子交换、淡盐水脱氯、氯酸盐分解、阴阳极液循环、电解槽,以及界区内的管线、阀门、自控仪表,包括盐酸、碱、Na_2SO_3计量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