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传统的FTP服务中主要使用TCP协议进行文件传输,但由于TCP协议的3次握手很是耗时,在长传输链路上传输效率较低。本文介绍利用UDP协议进行可靠、快速、多线程、多链路的文件传输,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文件传输中可靠性和效率高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由于卫星链路的特性,传统的TCP/IP不能直接应用于卫星网络中.为保证空间链路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现已形成了一个标准的空间通信协议SCPS,它是TCP/IP协议的扩展,特别是传输层协议SCPS-TP.分析了SCPS协议体系结构,研究了SCPS-TP技术框架及其采用的SNACK关键技术,并以此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仿真研究SCPS-TP的性能及其与TCP协议在吞吐率及链路利用率方面的比较,得出SCPS-TP在宽带、高误码率及大时延通信环境下的性能比TCP要明显优越,更适合于大带宽时延积的卫星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3.
研究TCP/UDP协议过程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协议实现过程,实现一个基于Linux和GTK+的网络协议分析软件。通过对TCP/UDP协议的可视化分析,追溯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将网络数据之间的关系和TCP/UDP协议的实现过程以可视化技术进行展现,并将数据转化为可读性强并易于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网络协议学习者更加直观地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去分析并设计应用层的协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地轨道卫星网络特点,分析了现有空间信息传输可靠传输协议ACK改进机制,以SCPS-TP协议提出的SNACK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典型的TCP扩展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性能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前景。通过对TCP协议和UDP协议的比较,选择不可靠传输协议UDP实现多媒体在网络上实时传输。采用了RTP和RTCP协议提出了基于UDP协议的RTP实时视、音频传输的设计思想,通过RTP/RTCP封包/解包的设计实现对网络的流量控制,并同时给出了RTP/RTCP组帧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卫星网环境下报文传输要求可靠高效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新型协议PUDP(Passive UDP)。该协议通过在传统TCP/IP协议的UPD层和应用层中间加入一层可靠UDP模块,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实现了基于UDP报文传输的可靠传输。同时该协议还将应用层的一部分数据包传输控制机制糅合到流量控制当中,由报文接收端也就是客户端控制整个报文传输过程,实现了报文被动式传输,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工作负担。通过测试证明,该协议较好地解决了卫星网环境下报文传输可靠高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UDP协议下可靠信息传输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CP和UDP是传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与TCP相比,UDP协议控制简单,用户数据首部开销小,网络出现拥塞时不会降低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所以UD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UDP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在传输层上无法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在应用层上进行可靠性控制,模拟TCP协议的接收确认和超时重发机制,实现了UDP协议...  相似文献   

8.
TCP/IP协议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传输层TCP协议在星间链路中存在诸多问题,而UDP协议的简洁、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符合卫星通信的需求。该星载计算机采用MPC8260处理器,集成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选用LwIP协议族,通信链路层采用Slip串口协议,利用Nrf 24E1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搭建星间链路通信实验测试平台,实现传输层基于UDP协议的OBC与PC间的无线通信。实验结果证明,UDP协议具有较低的首部开销比,是一种较好的可选的星间链路协议。  相似文献   

9.
1.引言众所周知,网络的视频/音频服务在飞速发展中,但是流媒体的质量却不高。应用的开发者们想尽办法来提供尽可能平稳的流媒体服务,他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基于TCP和UDP协议。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传输控制,但是它的传输速率抖动大,而流媒体并不需要完全可靠的传输;UDP协议简单实用,但是不提供拥塞控制,不能和TCP友好共存,容易引起网络的拥塞。研究者们在分析了问题和比较了  相似文献   

10.
一、UDP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TCP协议的一种替代协议,为在IP上快速传输数据而设计的,但UDP是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的协议。即,在传输UDP数据时,既无法确保数据到达目标主机,也无法确保数据段是否按照发送顺序到达。但是,UDP能够实现比TCP更快的传输。  相似文献   

11.
IEEE 802.11n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technology increases the deployment of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indoor mesh backbones for ubiquitous Internet connectivity at the urban and metropolitan areas. Most of the network traffic flows in today’s Internet us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as the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works that deal with TCP issue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s well as noisy wireless channels. Further, IEEE 802.11n is well known for its susceptibility to increased channel losses during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s of an end-to-end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like TCP in the presence of burst and correlated losses during IEEE 802.11n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while maintaining fairness among all the end-to-end flows. For this purpose, we evaluate four TCP variants-Loss Tolerant TCP (LT-TCP), Network Coded TCP (TCP/NC), TCP-Horizon and Wireless Control Protocol (WCP), where the first two protocols are known to perform very well in extreme lossy networks, and the last two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mesh networks. Our evaluation shows that WCP performs better in a IEEE 802.11n supported mesh networks compared to other three variants. However, WCP also results in negative impact at high data rates, where end-to-end goodput drops with the increase in physical data rate.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reveals that explicit loss notifications and flow balancing are not sufficient to improve transport protocol performance in an IEEE 802.11n supported mesh backbone, rather a specific mechanism is required to synchronize the transport queue management with lower layer scheduling that depends on IEEE 802.11n features, like channel bonding and frame aggreg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give the direction to design a new transport protocol that can utilize the full capacity of IEEE 802.11n mesh backbone.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布式PEP的卫星网络TCP性能增强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性能增强代理的卫星网络专有通信协议:XP协议,用于解决卫星网络环境中因长时延、高误码率和非对称信道带宽等因素所导致的TCP传输性能低下问题.协议的设计考虑到了与地面链路上TCP连接的接口关系和多连接共享同一卫星信道时的带宽分配问题.主要贡献包括两路半握手连接建立机制,速率控制和基于测量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以及基于发送方主动请求的延迟确认技术等.仿真和真实环境实验表明,分布式性能增强代理和XP协议的使用可显著提高网络中下行卫星链路的吞吐量,多数情况下带宽资源利用率可提高至85%以上,且在多连接共享带宽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协议分析是网络入侵检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当前主要方法是对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当前主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研究了面向入侵检测的协议分析技术,基本解决了入侵检测普遍存在的误警率高、难以做到实时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传输层协议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协议设计时的一些考虑,然后对HSP协议进行了详细描述。HSP协议针对局域网存储系统进行优化,通过精简层次和高效的流控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同时给出了HSP在Linux下的实现,最后对协议进行了初步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HSP在局域网存储系统环境中比TCP/IP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无线网络飞速发展,但由于其物理特性的影响,使其不如有线网络那么可靠,无线网络上的丢包率大大高于有线网络.当无线网络中出现丢包后,传统TCP协议会启动其拥塞控制机制,从而造成TCP性能的极大下降.对此提出了一种在传输层上改进wired-cum-wireless网络上TCP协议的方法--WirelessACK响应机制,力图在不改变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提高TC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RS485通信协议在工业数据通信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它具有组网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诸多优势。但RS485通信协议在传输层的实现没有统一标准,需要各个工业厂商自己定义,而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是单数据包的询问应答模式,导致信道利用效率低。当数据传输量小的时候,时间成本的浪费并不突出,然而但随着数字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通信数据量的不断增大,RS485协议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凸现一些弊端,如传输效率低,信道利用率不高等问题。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滑动窗口技术是一种成熟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它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等优势,将TCP滑动窗口技术应用于RS485通信协议必将极大的改善目前工业领域数据通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快速传输协议实现卫星TCP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结  高随祥 《计算机应用》2006,26(7):1563-1566
在经由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应用中, TCP的性能较低。分段连接机制作为应用最广的一种性能优化方案,可以改善TCP端对端的性能,而在此机制中,卫星链路部分采用何种传输协议直接决定性能改善的效果。XTP协议是一种应用于有线网络的高速传输协议,但经过深入研究发现:XTP协议同样也非常适用于卫星通信系统。所以建议:在分段连接机制中,采用XTP协议作为卫星链路的传输协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建议非常显著地提高了端对端TC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的结合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作为因特网传输层协议标准的TCP协议在未来无线网络中仍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TCP是专为有线网络而设计的,在无线网络中的性能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传统的TCP协议进行改进以增强其性能。文章对无线网络中TCP性能的改进技术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ELN协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