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对植物(碰碰香)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其昼夜节律变化.实验定性了2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单萜类化合物种类最多(9种);大多数挥发性物质在07:00-17:00之间达到释放高峰,少数物质在21:00至次日05:00达到释放高峰;不同类挥发性物质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性.实验表明: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实现了自然状态下对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监测,是一种新型的、非破坏性的实时监测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联用GC-MS对不同地区烟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含量.结果显示:烤烟和白肋烟中分别鉴定出67种和6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醇类和杂环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都具有显著的差别.所得结果能为研究烟草成分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GP-MS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长白山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在长白县人参中,共确定了45种化合物(占总组分含量的87%),其中主要化合物有呋喃类(30%)、酸类(30%)和醛酮类(12%).用该方法测定长白山不同区域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显示,不同区域人参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相似,但含量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GP-MSE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研究植物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GP-MSE)和水蒸气蒸馏法(SD)萃取独活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获得106种成分,已定性的有78种,占总组分含量的91.42%,其中主要成分为含氧杂环化合物(63.58%)...  相似文献   

5.
基于气体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GP-MSE)、高温加热和半导体冷凝技术,研究和开发了集萃取、净化、浓缩、预分离为一体的气相色谱样品前处理仪器——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通过对比水蒸气蒸馏法和多功能微萃取仪萃取得到的关苍术根茎中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总离子流图发现,利用该仪器萃取到的挥发性成分的个数明显多于水蒸气蒸馏法,并且该仪器萃取的主要成分含量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实验表明,该仪器具有试剂用量少、萃取时间短、富集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医药、农业、食品、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固体、液体样品的气相色谱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6.
土壤介质中有机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综述了土壤介质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对近年来发展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膜萃取和吹扫一捕集等预处理技术在土壤样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土壤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土壤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挥发性有机物(VOCs)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及其控制要点,综述了土壤中VOCs的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分析和污染控制有一定指导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土壤挥发性有机物易挥发、易损失的特性,土壤VOCs样品的采样、运输保存及样品前处理均应受到严格控制,避免VOCs组分的挥发损失,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采样时应获取连续土壤心样,并使样品不被交叉污染,土样尽量不受扰动;样品应低温保存运输,并在保存时间内尽快进行前处理及分析测试;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有常规溶剂萃取、吹扫捕集、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等,其中常规溶剂萃取法造成组分损失最少的为常温振荡法,吹扫捕集法和静态顶空法近年来研究与应用均较为广泛,固相微萃取法处理土壤VOCs样品以进行分析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样品的分析测定常采用气相色谱(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可直接进样(萃取法),也可利用吹扫捕集或静态顶空等方法自动进样.  相似文献   

8.
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分析中,以采样、萃取、分离、浓缩为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现代样品分析技术发展的新趋向,它同时考虑了萃取溶剂用量以及样品前处理装置的小型化和自动化.液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为一体,具有萃取溶剂量少、简便快速、萃取效率高、易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等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萃取技术.本文综述了液相微萃取的萃取模式、取样方式、影响因素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而准确检测人参样品中的五氯硝基苯(PCNB)以及代谢产物五氯苯胺(PCA)和甲基五氯苯硫醚(PCTA),建立了气体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方法,实现了萃取和净化技术的一体化.本方法对PCNB、PCA、PCTA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6%-114%,相对标准偏差为4.6%-8.4%.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浓硫酸净化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大大减少有机溶剂量和样品量,在中草药以及农作物的农残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GP-MSE)获得榛花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所得的榛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榛花的挥发性成分中检测出130个峰,并鉴定出其中的亚油酸甲酯(11.49%)、十六烷酸(10.92%)、9,12-十八碳二烯酸(9.75%)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8.80%)、十六烷酸甲酯(7.37%)、正四十烷(6.02%)等70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集合了分子印迹技术和微萃取技术两者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环境和生物等复杂样品的前处理,其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搅拌棒吸附萃取、分子印迹磁性微球萃取和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微萃取,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定相的石英探针萃取头,此萃取头可在高达300℃以上的高温下使用,且对多种化合物都有良好的萃取效果.该装置与气相色谱联用,6次测定同一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66%,而同样条件下保留时间测定的标准偏差不超过0.3%.实验证明该溶胶-凝胶萃取头的萃取量与商用萃取头相当,可在10-15 min内达到萃取平衡,解吸速度快,有较低的检出限,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3.
海藻种类多样,资源丰富,提取分离和纯化制备其中结构特殊的有效成分,在藻类天然产品和新药开发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海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海藻中多糖、脂质、色素、多酚和萜类的提取分离技术,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加压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以及这些有效成分常用的制备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等纯化制备技术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富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常用的富集方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小柱富集法以及顶空技术。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提取技术有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生物酶解提取、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分离纯化技术有萃取分离、沉淀分离、吸附澄清、分子蒸馏、膜过滤、色谱分离等.通过对功能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功能性成分的品质,推进功能食品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