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东北超深高酸性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琛 《中国工程科学》2010,12(10):29-34
川东北地区高含H2S,CO2及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条件给勘探开发工程带来了世界级难题。通过引进攻关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超深高酸性气田勘探开发的钻井、测试、生产完井等配套技术,实现了国内首个超深高酸整装普光气田的安全投产运行。笔者对川东北地区超深高酸性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进行了简要梳理,为国内同类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参考,并对超深高酸性气田的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河坝、元坝等区块的海相天然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地区目的层埋藏深,地层压力和温度高,H2S和CO2含量高,属"三高"气田。陆相和海相地层有多套压力系统,长封固段和小间隙是固井工艺面临的主要挑战,H2S和CO2对气井长期安全造成威胁。2006年以前川东北探井的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固井的一次合格率仅为80%和72%。通过研究应用胶乳防腐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紧密堆积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正注反挤工艺和分段压稳模型设计环空液柱结构等体系和工艺技术,固井质量较2006年前有大幅度提高。普光气田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为普光气田顺利投产供气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雄 《中国科技博览》2010,(26):302-302
随着世界对天然气这种优质清洁能源和燃料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大批边远气田的开发,天然气长输管道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天然气管道系统也日趋复杂。根据天然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特点,加强工程技术的管理,保证长输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元坝气田开发力度的加大,面临长封固段固井、安全压力窗口窄、固井漏失、套管下入困难、高温高压、防气窜、高含硫等固井难题,如何有效的提高元坝气田固井质量,迫切摆到了对元坝气田进行服务的固井施工队伍面前,通过对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井眼准备、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等方面人手进行了研究及应用,对稳步提高元坝气田固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普光气田具有井深、射孔井段长、高含H2S等特点,射孔作业潜在的安全风险较大。针对普光气田射孔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从射孔工艺选择、射孔枪及射孔参数确定、抗硫材料选取、油管保护、起爆及传爆可靠性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普光气田主体的射孔作业效果分析,证实采用防硫114射孔枪并进行变孔密射孔等技术设计能满足普光气田射孔后的酸压改造要求,不同壁厚管柱组合、分段延时射孔、纵向和径向减震器组合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油管脱扣,增强型固弹系统可以满足长井段射孔可靠传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气田内设施的安全保证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前途的重要问题,一旦在气田内发生安全事故,就意味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它不仅给企业员工带来生命的损伤和财产的损失,而且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气田内系统管道的环境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深入探讨提高气田内设施安全的措施以及较为稳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向伟  李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586-586
随着气田的进一步开发,西气东输项目的全面启动,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煤气,其热值高、成本小、污染少,可广泛用作城市燃气和火力发电:又因天然气碳氢含量高,也是一种优质的化工原料。在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普光高酸性气田安全开发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针对高酸性气田开发具有的高风险性特征,始终遵循以安全为主导的工程建设管理理念,把安全工作作为气田开发建设的第一前提、首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强化标准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新装备新材料研发应用、系统监督等关键环节,依靠高科技战胜高难度,通过系统控制化解高风险,用3年时间组织建成我国第一个超百亿方规模的超深高酸性大气田、世界第二大高酸性天然气净化处理厂,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我国高酸性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的管理模式,形成了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及规范,对于类似气田的开发具有很好的推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然气的发展,人们对气田的安全防护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气田的安全防护工作分析是当前开发商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对高酸气田的集气站安全运行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集气站场中的危险进行剖析,最后对其运行管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0.
高酸性气田开发安全工程概论——普光气田安全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首个特大型超深高酸性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系统工程,在吸取前人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安全理念统揽整个系统工程,突出观念转变、标准规范、本质安全、系统监督等环节,形成了高酸性气田开发配套的安全工程,确保了普光超深高酸性气田开发建设工程的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光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面临的诸多世界性技术难题,按照“学习借鉴、攻关创新、集成应用”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路径,组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攻关团队,形成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攻关与现场先导试验良性互动,成功推动了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的研发与配套、关键装备国产化、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工业化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为我国乃至世界复杂山地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长北气田油管整体腐蚀速率缓慢,但某气井在多臂井径检测中发现,该油管局部腐蚀速率增大,远远大于整个气田的油管腐蚀速率和该井前期的腐蚀速率。进行了水质、气质组分分析、多臂井径检测和腐蚀挂片等试验,分别对腐蚀挂片的宏观形貌及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油管的腐蚀程度和腐蚀情况,对该井油管腐蚀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及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油管腐蚀主要原因是CO2导致的电化学腐蚀,整体腐蚀速率不高。油管局部腐蚀速率加快的原因是后期地层产水量增加,矿化度升高,促进了局部点蚀成型后的"深挖"效应,使得腐蚀速率呈非线性增加;水中Cl-浓度较高,进一步提高了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大气田.为了配合气田的开发及天然气的储运、贸易和安全使用,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于1996年建立了国家原油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天然气流量分站.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酸性气田的不断勘探开发,钻具失效事故时有发生,阻碍了天然气的安全高效开发。在全面分析了酸性气田开发中存在的各种腐蚀环境后,对酸性气田中普遍存在的氧腐蚀、二氧化碳腐蚀和硫化氢腐蚀三种腐蚀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的酸性气田开发中出现的钻具失效案例,分析了钻具在氧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三种不同的酸性腐蚀环境下的裂纹萌生与扩展特点以及失效形式;最后提出了预防钻具腐蚀失效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酸性气田开发中钻具失效事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元坝气田集输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气田的大脑和眼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改造对整个气田的安全平稳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元坝高含硫气田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目前元坝气田地面集输工程自动化存在的系统污水管线运行不畅、现场仪表误报频发等9项问题,基于自控设计原理、站场设计理念,对元坝气田集输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联锁仪表、关键阀门以及关键控制器等9个方面的改造。现场运用表明,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后效果较为明显,大大降低了站场意外关断等事故的发生。本文研究为不仅保证了元坝气田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加平稳,也为高含硫气田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含硫气田腐蚀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含硫化氢气田的腐蚀机理、H2S/CO2共存条件下腐蚀行为、多相流腐蚀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为了安全开发高含硫化氢气田,必须开展高浓度H2S和高浓度CO2体系腐蚀机理和在H2S/CO2的腐蚀环境中多相流腐蚀的研究工作,同时建立高含硫化氢环境的试验评价标准和适应高含硫气田腐蚀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塔里木气区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气区包括塔北—库车气区和塔西南气区两大部份。塔北—库车气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之一 ,该气区北部存在着特大型气田 ,但地势陡峻 ,地质结构复杂 ,长期以来是勘探工作的禁区。经过近十年的系统攻关 ,关键技术获得重要进展 :一是山地地震勘探取得突破 ;二是综合地质研究取得新认识 ;三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探取得成功。这些技术促使库车地区天然气勘探获得大进展 ,并发现了克拉 2号特大型气田 ,探明储量 2 5 0 6× 10 8m3,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目前 ,塔里木气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46 88× 10 8m3 (16 5TCF) ,对“西气东输”项目的启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普光气田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思路、地质认识与勘探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对宣汉达县地区勘探历程的解剖,分析了普光地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思路的形成过程,阐述了深层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模式等主要地质新认识,及复杂碳酸盐岩综合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普光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川东北地区元坝、河坝及四川盆地深层勘探的发展,为"川气东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安装》2009,(5):46-46
经过一年紧张建设,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凝析气田——塔里木油田迪那气田已完成六成多建设任务,预计今年6月30日将正式投产。这一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西气东输安全稳定供气提供更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川东北海相深层天然气田开发难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深入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提升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超深高酸性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物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气采气、酸气集输及安全环保等7个专业51项企业标准,强化规范了工程设计,推荐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明确了施工作业和现场检定要求,规范了技术装备应用,有力地指导和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