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亮  鱼洋洋  唐萍 《炼钢》2007,23(2):38-41
通过80t复吹转炉水模实验,分析了影响转炉溅渣效果的因素。研究了枪位、吹气流量、留渣量对溅渣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到最佳的操作参数如下;实验枪位在75~100mm之间,底气流量为1m^3/h左右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底吹对转炉溅渣护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针对马钢50t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分析底部吹气流量对溅渣护炉效果的影响,得出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高温溅渣,枪位为1800mm左右,喷吹氮气的流量在11500Nm^3/h以上,压力为1.0MPa底吹流量控制在40~80Nm^3/h。  相似文献   

3.
魏钢  李利人 《首钢科技》1999,(1):14-16,22
本文通过首钢转炉溅渣护炉的实践,详述了溅渣护炉的基本工艺;分析了炉渣成分的粘度,炉内留渣量,氮气流量、压力及枪位,冶炼温度等影响溅渣护炉效果的基本工艺参数;列举了溅渣护炉的效果;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以120 t顶底复吹转炉为原型进行溅渣动力学冷态模拟研究,通过顶吹气体流量、熔渣黏度、枪位和留渣量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溅渣的不同影响.使用极差和方差分析确认各因素对炉衬的溅渣密度影响顺序为:顶吹气体流量>熔渣黏度>枪位>留渣量,并得到最优化试验方案为溅渣枪位160 mm,顶吹气体流量51 m3/h,熔池留渣量12%,熔渣黏度0.000 89 pa·s,此时所得溅渣密度为23.07 g/(m2 ·s).该结果在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司三钢溅渣护炉的实践与转炉溅渣护炉的基本工艺理论;分析了影响转炉溅渣炉效果的炉渣成分、留渣量、冶炼温度、氮气流量、压力及枪位等因素;对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转炉炉衬溅渣层的结合机理和侵蚀机理,分析了影响溅渣的各种工艺因素。提出了出钢前利用副枪TSO探头测出的炉渣氧电势数据得出冶炼终点炉渣中Fe O的含量,通过调整炉渣中Fe O含量控制溅渣层的分熔特性,达到减少溅渣层分熔量,提高溅渣层对炉衬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宣钢150 t复吹转炉为例,对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力模型研究方法 ,针对马钢 2 0t转炉进行溅渣护炉冷态模拟试验 ,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 :枪位 1680mm ,氮气流量为 110 0 0m3/h ,大流渣量 ,渣粘度适中。此外 ,在满足炼钢生产的条件下 ,采用夹角为 13°的喷头溅渣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力模型研究方法,针对马钢二钢厂20t转炉进行溅渣护炉冷态模拟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枪位为1680mm,N2流量为11000m3/h左右,渣粘度适中.此外,得出夹角为13°的喷头溅渣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陈华德 《山西冶金》2014,37(5):61-63
介绍了转炉冶炼中的喷溅原因,分析了转炉喷溅对安全、生产、设备、消耗的影响,探讨了三安炼钢厂对抑制炉渣喷溅的措施与方法。对转炉使用泡沫渣抑制剂进行了探讨、实验,在生产实践中表明:优化枪位控制、加料时机控制、熔池温度控制、提高操作水平、正常合理使用泡沫渣抑制剂可以减少83%左右的喷溅,可以补吹不倒炉直接出钢并获得了较好的溅渣护炉效果,采用该技术工艺为三安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转炉熔池溅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氧枪的射流特性,论述了溅射作用机理。并根据泡沫渣溅起高度的实验式,依据2氧枪的氮气流量、枪位高度及氧枪喷孔夹角,可计算出溅渣高度。对氧枪副孔及复吹择溅渣的影响也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钟良才  屈平正 《炼钢》2000,16(6):45-48
采用冷态模拟实验,比较酒钢50t转炉使用普通氧枪喷头与旋流氧枪喷头的溅渣护炉效果,结果在气体流量为47.6Nm^3/h(相当于现场流量1300Nm^3/h),渣量为12%,枪位为247mm(相当于现场枪位1900mm),使用旋流喷头溅到炉衬表面的溅渣密度约是普通喷头的2倍;考察到在实际的溅渣过程是非等温过程,对冷态实施得出的最佳溅枪位应该予以修正,修正系数为0.85-0.95,本实验取0.9。  相似文献   

12.
顶吹转炉溅渣护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俐  朱本立 《炼钢》1998,14(3):44-50
采用水力模型的研究方法,针对马钢5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孤优化工艺参数为:高温溅渣,枪位为1600 ̄1800mm,喷吹氮气的流量在11500Nm^3/h以上,喷吹压力控制为1.0MPa。  相似文献   

13.
50 t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水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友林  王建军  周俐 《炼钢》2004,20(5):47-50
针对马钢50 t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通过测定溅到炉衬上的渣量多少和均匀性,分别对顶枪喷头夹角、顶枪枪位和底吹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比较,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顶枪喷头夹角12°、顶枪枪位1 190~1 330 m、底吹流量70m3/h左右.  相似文献   

14.
陈韧  李猛  邹宗树 《钢铁研究》2004,32(5):16-19
通过对顶吹转炉二维水模型模拟,研究了顶吹过程中炉渣与钢水的混合情况。应用分形理论对炉渣在钢液中分布的分维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吹炼过程中炉渣在钢液中的分布存在形变区和分裂区,枪位、流量及渣量对形变区和分裂区的分界点影响较大。最后得出了三者对分界点分维数影响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转炉溅渣动力学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转炉溅渣的水模型研究,提出炉内溅渣的两种动力学机制:发生在转炉上部的气流喷射溅渣和出现在转炉下部的熔池浪涌溅渣。合理平衡两种溅渣机制的综合作用,得到最佳喷吹压力和溅渣枪位,以获得最大的溅渣量。根据上述两种动力学机制,分析炉内氮气射流与液态渣池的作用规律,提出了溅渣高度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过程中,氧枪枪位的变化及加料方式直接影响化渣和冶炼效果。在对冶炼过程的渣、钢进行取样,分析南钢15吨复吹转炉的成渣路线及钢中磷的变化规律,进行枪位——加料图设计,运用于枪位自动控制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转炉炉衬寿命是炼钢过程一个重要的技术和经济关注点。炉衬寿命的增加能减少耐材消耗和降低炼钢成本。转炉有效利用率的增加能提高生产率和钢产量。将炉渣喷溅到炉衬上充当耐火材料消耗可以延长炉衬的寿命。溅渣护炉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延长转炉寿命的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印度JSW钢厂为实现130t转炉稳定一致的溅渣护炉操作,对各种操作参数和炉渣特性的在线研究。研究了氧枪高度、喷吹模式、气体流量、底吹流量、出钢温度、喷补与溅渣结合、炉渣厚度和化学成分等参数。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平衡吹炼期间产生的炉衬腐蚀量的理想炉渣,使整个炉役期的炉衬保持均匀一致的厚度。文中还探讨了一些创新性的操作工艺和设计改进。开发和优化后的炉渣制度和工艺参数已经使印度JSW钢厂130t转炉的寿命提高到国际水平。JSW钢铁公司的转炉炉衬寿命已经达到13771炉,创造了印度钢厂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8.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对溅渣护炉技术的工艺参数优化过程进行了探讨,确立了溅渣调渣原则,对转炉留渣量、出钢温度、氮气压力和流量,溅渣枪位与时间、溅渣率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湘钢条件下的溅渣工艺参数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9.
宝钢30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健  杨文远 《钢铁》1998,33(10):15-18,39
介绍了宝钢30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研究中所进行的水模试验、炉渣成分选择、溅渣用氧枪喷头设计、喷吹参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宝钢转炉炉龄已达到14001炉。  相似文献   

20.
顶吹转炉溅渣工艺水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中、小型转炉溅渣工艺参数对炉衬各部位溅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炉衬不同高度溅渣量很不均匀,氧枪高度,初始熔池深度和氮气流量对炉衬各部位所获得的溅渣最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