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组合孔径光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光学系统,其主镜由多个小口径的子镜拼接而成.这样的拼接式光学系统能够满足口径大、重量轻和可以折叠的要求.传统的光学系统受口径的限制,无法提高分辨率.组合孔径光学系统用易于加工的小口径光学元件拼接成难于加工的大口径光学元件,提高了光学系统的分辨率.组合孔径光学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就是它的装调和检测.本论文结合组合孔径拼接项目,总结组合孔径光学系统的装调过程,介绍了具体的装调及检测步骤,用ZYGO干涉仪测量光学系统波前图,根据波前图和ZYGO干涉仪上的数据对光学系统进行辅助装调.装调后的系统经检测,用CCD相机观察分辨率可达到681p/mm,达到了相机的分辨率极限;用显微镜观察系统分辨率可达到96.71p/mm,满足了项目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高等级公路平面测量中几个常用的BASIC测量程序进行研究探讨,给出了算例、程序及计算机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基于衍射准直技术的f-θ透镜系统特性,进而提出一种大口径非球面轮廓测量方法。以二维相位板生成的衍射准直光束为测量基准光束,并以衍射光斑的暗线为位移基准,通过将超精密直线运动和超精密回转运动有机合成,实现了对大口径近平面非球面三维轮廓的回转扫描测量。研制出了实验样机,可测量的大口径非球面直径达500 mm,单点稳定性优于1μrad/200 s,与AK100Fizeau干涉仪的比对测量结果为PV值=0.1λ和RMS值=0.05λ,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够胜任大口径近平面非球面的三维轮廓检测,为将顺序扫描法拓展至大口径范围深度非球面轮廓测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多路复用能力,基于低相干光纤传感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干涉仪组合拓扑结构.该结构由Michelson干涉仪的一个臂与若干个Mach-Zehnder干涉仪混合级联而成,构成了可以同时实现多传感器测量的传感网络.构建了实验系统,对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可以实现一个解调干涉仪对网络系统中多个...  相似文献   

5.
数字式测高仪的测量速度、定位精度和测量力是表征其动态特性的3个主要方面.为此,论述了它们的具体测量方法,以某数字式测高仪为对象,采用微平面镜激光干涉仪、精密测力计等器具进行动态特性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分析了误差来源及其变化规律,其中,对测高仪定位误差的测试与分析是新的尝试.测试结论对改进测高仪的设计、提高测量精度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154A干涉仪系统通过对接获取零值的新方法;重点阐述了对接程序;给出了零值求解原理和方法的研究结果;解决了航天发射试验任务中154A干涉仪系统高精度测量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干涉条纹反衬度测量概念,在迈克耳逊干涉仪上对双黄线的波长与波长差进行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实验测量过程中波长和波长差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计算.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一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利用反衬度方法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实现对钠光特征谱线一种快捷有效测量方法,所测的数据较精确,对研究钠原子的内部结构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该测量方法可进一步拓展为物理设计性、应用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8.
改进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Delaunay算法对非凸三维曲面剖分结果不理想,提出了基于凸划分的改进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研究了复杂曲面剖分的特性,定义了非凸集合凸划分定理,对任意曲面相对投影平面进行划分.利用一组正交平面对任意复杂曲面的划分,通过变换域对曲面进行了Delaunay三角剖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在正交平面对头面数据集合进行正确凸划分,在投影平面改进Delaunay三角剖分结果正确,鲁棒性明显增强,并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精密机械、光电技术、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都开始进入微观尺度的测量.实现简单、有效的纳米测量技术是科学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能够实现纳米测量的方法分为非光学方法和光学方法.前者包括扫描探针法、电容和电感测微法;后者包括X光干涉仪法、各种形式的激光干涉仪法.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扫描探针显微镜和激光干涉仪.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原子尺度的分辨率,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实时地得到表面的三维结构,但仍需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标定.激光干涉仪采用光学倍程技术、条纹细分技术和锁相干涉技术等可以实现纳米测量,但基本上都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因此,寻求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研究实用的测量仪表显得非常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就应用激光反馈干涉进行测量,但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我校王鸣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目前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外腔激光反馈干涉系统测量微位移和微轮廓的研究》正是此类的研究.将通过激光反馈干涉理论和条纹位相测量技术相结合,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反馈干涉光源和探测器微于一体的小型传感器,实现光学纳米测量,必将在材料、机械、光电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杜文华供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站仪可以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融为一体——三维控制测量.针对全站仪三维导线的作业方法,讨论了它的精度匹配问题,得出等级平面导线与对应的等级高程导线相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激光点光源干涉仪的一种新测量方法。在原激光点光源干涉仪上增加一个反射镜,形成三个虚光源,相互叠加相干使屏幕上出现三组同心圆的干涉条纹。使用该测量方法可扩大仪器的测量范围,降低仪器匹配性要求,方便测量,实验证实该方法切实可行,很有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本路径测试是一种重要的白盒测试技术,具有较高的故障覆盖率.作为基本路径测试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的MeCabe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结构和环路复杂性,从而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再由路径集设计测试用例.但是McCabe法的可操作性差、容易产生错误影响了其在基本路径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改进了McCabe法,并对算法改进前后在基本路径测试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McCabe法更简单,而且操作性更强,便于基本路径的准确生成.  相似文献   

13.
针对FLAC^3D面向复杂地质体与结构工程前处理建模存在的技术困难与不足,提出MIDAS/GTS—FLAC^3D耦合建模新方法。即先利用MIDAs/GTS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然后,基于对两类软件中单元、节点数据关系的差异分析,应用MATLAB编写MIDAS/GTS—FLAC^3D接口程序,实现了MIDAs/GTS环境下建模的单元、节点信息导入FLAC^3D的数据转换。通过下伏采空区矾水沟大桥一师婆沟隧道复杂工程建模实例,验证了MIDAS/GTS-FLAC^3D耦合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FLAC^3D构建三维复杂工程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多线程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异步性,导致测试并发程序的正确性相当困难。基于不确定测试方法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并发程序正确性测试方法。通过激化并发程序的资源竞争来发现潜在的并发错误,从而测试并发程序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测试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发现并发程序产生的错误并有效地提高并发正确性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Visual C 和Measurement Studio联合编程方式,结合传统汽车减振器性能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汽车减振器性能试验台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通过对Measurement Studio的各种控件和函数的使用,降低了程序代码量,提高了软件运行的可靠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减振器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三维实体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成曲轴的实例,以AutoCAD图形软件生成的三维实体为提取目标,提出了采用Visual C 读取DXF图形交换文件的实体信息,在应用程序上绘制三角形面片并着色重新生成的实体的方法,实践表明,是计算机图形仿真中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射型光纤传感器测量金免疫层析试条反应结果的工作原理和不足,在扫描检测的基本原理下,提出积分扫描的方法提取试条的检测线,并且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检测线提取的程序流程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线不倾斜的情况下,可以较精确地提取检测线。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沉积温度和速率下,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ZnSe薄膜样品,利用ZYGO GPI型干涉仪测试样品的应力行为,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试样品的晶向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ZnSe薄膜均呈现压应力,应力随着沉积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00 ℃应力达到最大值,之后应力随沉积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XRD结果表明,沉积速率直接影响ZnSe薄膜的晶向结构,进而改变ZnSe薄膜内应力;当沉积速率为1.5 nm/s时,薄膜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变电站的三维场景建模方法,采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建立了三维虚拟电气设备及虚拟变电站,并且通过VRML的Script节点调用Java程序实现了交互功能。应用三维图形技术为变电站仿真系统构造虚拟环境能大大提高变电站场景的真实感,同时,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与虚拟变电站连接起来模拟变电站的各种运行状态,为变电站仿真培训工作带来技术飞跃。该系统不仅具有三维显示、实时交互及动态仿真等特点,还可以在PC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因此具有经济、高效、便于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电视信号三维频谱的结构与特征,对改进型清晰度电视中所采用的三维亮色分离技术进行了数学分析,由理论结果和数值计算得到三维亮色分离的滤波特性.按照运动检测和垂直相关检测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检测的自适应三维亮色分离方法,通过对图象进行实时动态检测,能使亮色分离自动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改善图象的重现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